[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2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2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24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2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决定“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 1979 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是在( )(A)十一届二中全会(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五中全会(D)十一届六中全会2 1979 年 4 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八字方针,即( )(A)“调整、改革、整顿、提高”(B)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 “调整、改革、充实、提高”(D)“调整、巩固、整顿、提高”3 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
2、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他首次提出的概念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4 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C)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5 邓小平提出“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6 1984
3、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C)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7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8 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9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
4、经济体制(D)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 提出必须按照“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的要求,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是( )(A)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B)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C) 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D)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11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是在( )(A)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B)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D)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12 首次明确提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是(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八大二、多项选择题
5、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3 为了冲破“ 两个凡是” 的严重束缚,邓小平 ( )(A)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B)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C)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D)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4 1978 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A)否定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观点(B)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C)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D)表明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
6、开始了拨乱反正15 以下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冲破了长期“ 左” 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C)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D)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1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有( )(A)结束了粉碎“ 四人帮” 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B)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7、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有( )(A)“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B)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C)农村联产责任制尚未普及(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问题尚未解决18 下面有关毛泽东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19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评价有( )(A)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B)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
8、家和理论家(C)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D)错误是第一位的,功绩是第二的2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内容有( )(A)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B)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以及贯穿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了科学概括(C)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彳牛作出了基本结论(D)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21 1986 年 9 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要( )(A)
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C)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3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A)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B)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
10、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 )(A)农村村民委员会(B)城市居民委员会(C)学校学生会(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25 2013 年 1 月,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以下对这两个时期的评价正确的有( )(A)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 20 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C)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
11、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D)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26 公民未能依法履行义务,根据情节轻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包括(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D)政治责任27 公民的普通权利包括( )(A)物权(B)婚姻自由权(C)宗教信仰权(D)人身自由权28 关于劳动权利的论述。正确的是( )(A)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B)在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 18 周岁(C)公民的劳动权受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12、,所以是公民的一项权利(D)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所以劳动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2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先用两三天的时间讨论从 1979 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 977 年至 1 978 年我国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13、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八字方针,用三年时间调整国民经济,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认真清理过去在这方面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影响。这次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集中力量先把农业搞上去。B 是 1961 年 1 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的决定。【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首次提出“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概念。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12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