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3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3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30及答案与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23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毛泽东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概念的著作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 发刊词 (C) 论联合政府(D)新民主主义论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3 资本总公式 GWG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要求的矛盾,存在于(A)形式上(B)实质上(C)既存在于形式上又存在于实质(D)有时存在于形式上
2、有时存在于实质上4 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A)内在动力和源泉(B)状态和形式(C)方向和道路(D)原因和结果5 1945 年,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一切 1_作的指针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洛川会议6 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 ,毛泽东青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决心“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充分表现了革命领袖志存高远,在年轻时就( )(A)形成了正确的人生目的 (B)完成了人生修养的过程(C)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D)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7
3、2007 年和中国正式开始交流年的国家是(A)日本(B)越南(C)韩国(D)印度8 资本的本质是( )(A)购买劳动力的货币(B)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C)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D)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9 明代的王守仁认为,“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这一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辩证法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0 现代西方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凡象皆气也” ,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旧唯物主义观点11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A)同西
4、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12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2002 年单选理科卷)(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3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并且与围湖造田使许多湖泊蓄水能力大大降低有关。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一因多果(B)一果多因(C)同因异果(D)同果异因1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5、中,重点在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它必须( )。(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人民执政(C)坚持公有制(D)坚持产品经济15 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特点是( )。(A)发扬人道主义,提倡以人为本(B)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C)高扬人的主体精神(D)反对科学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16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6、17 作为借贷资本来源的闲置的职能资本主要包括( )(A)流动资本周转中的闲置资本(B)固定资本的折旧费(C)用于消费的剩余价值(D)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18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取得了伟大的成功,这些成功包括( )(A)工农运动的复兴(B)黄埔军校的建立(C)广东革命政府的改组(D)国民革命军的组织和训练19 邓小平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对真理标准问题作了新的发挥,把实践标准具体化为(A)生产力标准(B)生产关系标准(C)群众利益标准(D)个人利益标准20 在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生产集中和合并采取的形式有(A)纵向合并(B)工业和农业合并(C)横向合并(D)混合合并21 中共中央关
7、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制定“十一五”规划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基本要求包括(A)坚持发展是硬道理(B)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22 2003 年 10 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制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
8、实践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 )。(A)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B)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C)共性和个性的统一(D)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民族发展道路的统一 24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是(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B)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要求(C)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D)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要求25 论十大关系阐述了政治方面的关系问题,包括( )(A)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方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巩固各民族团结(B)在党和非党关系方面,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C)在是非关系方面
9、,要分清是非,对待犯错误的人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D)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方面,认为反革命已大为减少,今后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26 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 范围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27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必须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在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围绕这个中心要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这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体现的哲学
10、原理有(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B)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C)辩证法的“重点论” 和“ 两点论”的统一(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2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A)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B)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C)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D)科学技术可以一视同仁地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29 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E)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30 十七大以来,党对兴起社会主义文
11、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这是基于(A)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B)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C)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D)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31 1925 至 1927 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A)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D)它是在以国共合体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3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 ( )。(A)立党之本(B
12、)执政之基(C)力量之源(D)强国之路(E)发展之根33 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的“上海精神” 包括( )。(A)互信、互利、平等、协商(B)尊重多样文明(C)谋求共同发展(D)加强军事联盟三、填空题34 人生观与_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_的重要组成部分。_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人生观是_在个人、自我生存意义上的特殊表现。一般说来,一个人用什么样的观点、方法去观察世界,也就会用什么样的观点、方法观察人生。_不同,人生观也必然不同。_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特别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理论基础。35 就一般人而言,就是要树立并努力去实行_的思想。对于社会的特殊群体共产党员来说,应该树
13、立_的人生观。36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_。37 因果联系有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_ 、_ 、_、_、_、_。3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_、面向_、面向_的,民族的、_、_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从内容上它是包括_和_在内的完整的学科体系;从研究对象来讲,它是关于_、_和_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从阶级属性和功能来讲,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_和_的思想武器;从本质特征上讲,它是以_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学说。40 _是实现社会主
14、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41 _的形成是原始社会转变为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42 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_,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此外_,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 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可以_ _引出真理性的认识。43 _从意识、精神本身去寻找真理的标准,用认识去检验认识,否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尺度。_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因而一般来说都主张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但他们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客观事物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因而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的标准问题。四、名词解释44 运动45 “绝对
15、时空 ”46 劳动对象47 感觉48 推理五、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49 试述如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0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有人认为,在当代,它已经代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请结合上述观点分析说明物质生产与知识经济的关系。51 以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实现的两段论述:材料 1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
16、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 2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摘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简明阐述材料 1 和材料 2 之间的关系。(2)正确认识材料 1 和材料 2 的辩证关系有何重要意义。5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余维欧关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日民族、日民权、日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
17、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变易,而欧洲之人种胥治化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材料 2“一百年以
18、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摘自毛泽东文集第五卷材料 3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
19、合乎人群之需要” ,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摘编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如何理解“就算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所开创的革命事业的“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六、选做题本题满分 10 分。请在 I、I
20、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53 选做题: 下面是关于中日关系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樱花盛开的四月,温家宝总理将访问日本。眺望一衣带水的邻邦,令人想起一个传说。日本皇室世传“三神器”,据说是天孙下界时,天照大神赐予他的天丛云剑、八咫镜和八坂琼曲玉,简称“剑、镜、玺 ”。天照大神的法力就来自三样至宝,即铁剑、铜镜和玉。铁剑象征武力。 日本的武力不可谓不强大:日本的军费开支高居世界第二,人均国防费用世界第一;日本自卫队虽然没有正规军名分,但同英国军队相比,除了在核武器、远程轰炸机、核动力潜艇等少数几个领域外,日本的手事实力已相当于或超过英国。玉象征
21、财富。日本的财富不可谓不富足:2006 年,日本 CDP 总量 4.59 万亿美元,世界第二,人均 CDP 为 3.64 万美元,世界第十;它是世界最大债权国;外汇储备近 9000 亿美元,仅次于中国;它甚至还花钱“买”到了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候选资格。 但安倍要建立“ 强大的日本和可以信赖的日本” ,他手中似乎还少了一样东西那面铜镜。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 2 众所周知,过去 5 年,日本前首相小泉不顾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一再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正走这种开历史倒车的错误行径,导致两国政治安全关系充满冰霜,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6 年 10 月安倍晋三出任
22、新首相后,改变了前任的错误做法,寻求打破“ 政冷经热 ”的不正常局面,将中国作为就任后的首访国家。对此,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给予了肯定和回应,安倍访华也固之成为改善中日关系的“破冰之旅”。 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北京会晤的直接成果是,双方一致同意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上的互惠关系。这一指导性原则确立后,两国关系经历了为期半年“活血化淤”般的疏通,终于迎来了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的“融冰之旅”。 就今天的中日关系而言,“ 融冰” 的意义更为深远。假如说,日本领导人造访北京的“破冰”,是在突破前任设置的政治障碍因为两国之间的“冰冻” 本身就是日本方面造成的。那么,中国领导人亲临东京的“融冰” ,别更是要进一步消
23、除两国关系正常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障碍。这不仅需要中国人民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中国政治领袖非常的政治智慧和诚意,更需要日本政府的诚意、日本政府和人民的“热量” ,才能够扩大“融冰”的成果。 从另一方面讲,与日本新领导人的来华“破冰”相比,中国领导人“融冰”的努力,就不单是 “成行”所能完成的,“融冰”更是一种“ 艰难的过程”。中日之间,无论足在历史认识和战争遗留问题上,还是在现实摩擦和对抗方面,都处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的复杂状态。这种情况决定了“融冰”过程需要在两国相互信箱的基础上,按照“ 战略互惠关系 ”的原则,在政治、安全领域开展新的合作,把经济交流和文化往来推向新的高度。 摘自人民日报
24、 请回答: (1)材料 1 指出要建立“强大的日本和可以信赖的日本,他手中似乎还少于一样东西那面铜镜” 。“那面铜镜”指的是什么? (2)温家宝总理展开对日本政府的“融冰之旅” ,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什么理念? (3)应当怎样发展好中日关系?选做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国际能源机构(IEA)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早前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油价持续高于 40 美元水平,全球的经济增长就会减少 0.5%,至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就更欠。 2005 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走高,2006 年曾一度突破 70美元每桶。之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所回调,但也维持在 60 美元左右的水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模拟 2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