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响度决定于(A)声波波幅的大小(B)声波基频的高低(C)声波波形的谐波频谱(D)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2 对呈现的较弱声音的听觉感受受到另一个较强的声音影响的现象是(A)多普勒效应(B)听觉疲劳现象(C)听觉适应现象(D)听觉掩蔽效应3 当快速行驶的汽车从远处朝向我们行驶,经过我们身边和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到朝向我们时听觉感受加强、声音频率提高,而当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受到听觉感受减弱、声音频率降低。这种现象是(A)多普勒效应(B)听觉疲劳现象(C)听觉适应现象(D)听觉掩蔽效应4 两个不同频率声音分别作用
2、于两耳时会产生(A)频段掩蔽(B)异步掩蔽(C)中枢掩蔽效应(D)实时掩蔽5 随着年龄的提高,个体会逐渐表现出听力损伤的现象,其特点是(A)与低频声音相比,对高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男性下降得更快(B)与高频声音相比,对低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男性下降得更快(C)与低频声音相比,对高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女性下降得更快(D)与高频声音相比,对低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女性下降得更快6 当几个相同的声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一般不一定能分辨出几个先后达到达到的声音,这种现象称为(A)哈斯效应(B)多普勒效应(C)掩蔽效应(D)人耳听觉的非线性7 关于听觉方向和远近定位的描述正确的
3、是(A)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的准确度都较高(B)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的准确度都较差(C)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的准确度较高,人耳判断声源的远近的准确度较差(D)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的准确度较低,人耳判断声源的远近的准确度较高8 通过双耳线索进行听觉定位时,关于时间差和强度差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A)当声音频率高于 1 400 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 1 400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B)当声音频率高于 1 400 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 1 400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C)当声音频率高于 1 400 赫兹时,时间差和强度差起同样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 1
4、 400 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D)当声音频率高于 1 400 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 1 400赫兹时,时间差和强度差起同样作用9 关于噪音掩蔽对语音知觉的影响效果的表述正确的是(A)当语音比掩蔽噪音的强度大 100 倍时,噪音对语音知觉没有显著影响(B)当语音比掩蔽噪音的强度大 10 倍时,噪音对语音知觉没有显著影响(C)当语音与噪音强度接近时,大约 75的语音能够被正确知觉(D)当语音与噪音强度接近时,大约 25的语音能够被正确知觉10 研究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的仪器是(A)语图仪(B)音笼(C)听力计(D)双通道耳机11 转盘闪烁方法用来考察(A)临界闪烁频率(B)
5、联觉现象(C)似动现象(D)诱动现象12 视力表用来测定(A)明适应(B)暗适应(C)视敏度(D)临界闪光频率13 使用阈限法的研究表明,视杆细胞在极端黑暗转入极亮的条件下,其感受性下降(A)100 万倍(B) 10 万倍(C) 1 万倍(D)1000 倍14 关于用色轮混合颜色的描述正确的是(A)混合色的亮度是各种混合成分亮度之和;遵循颜色混合的三条规律(B)混合色的亮度是各种混合成分亮度之和;不遵循颜色混合的三条规律(C)混合色的亮度介于混合成分亮度的中间;遵循颜色混合的三条规律(D)混合色的亮度介于混合成分亮度的中间;不遵循颜色混合的三条规律15 人们能够在不必分清楚情景或者任务具体发生
6、了什么改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意识到或知觉到情境中已经有部分特征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是(A)“盲视”现象(B)错觉(C)注意瞬脱(D)幻觉16 实体镜通过用来考察深度知觉的(A)物理线索(B)肌肉线索(C)单眼线索(D)双眼视差17 根据赫尔姆霍茨三针原理制成的仪器是(A)霍瓦一多尔曼(HawardDolman) 仪(B)似动现象研究装置(C)动景器(D)长度和面积估计器18 大小常性测量器测定大小常性的原理是(A)比配法(B)最小变化法(C)恒定刺激法(D)平衡法19 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测定线段长度的感觉阈限和估计面积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平衡法(B)最小变化法(C)恒定刺激法(D)平均差误法2
7、0 巴甫洛夫通过大量实验,提出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A)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配对(B)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C)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反复配对(D)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二、多选题21 影响听觉方向定位的因素包括(A)听觉刺激达到双耳的时间差异(B)听觉刺激达到双耳的强度差异(C)连续听觉刺激条件下双耳相位差(D)视觉22 下面关于听觉掩蔽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有(A)对中等强度的纯音来说,最有效的掩蔽是出现在该频率附近的纯音(B)低频的纯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频的纯音,高频的纯音对低频的纯音的掩蔽效应要弱一些(C)被掩蔽音和掩蔽音之间的绝对强度的高低会影响产生听觉掩蔽的被掩蔽音和掩蔽音之
8、间的相对强度差异(D)较听觉敏感的频率范围,在听觉不敏感的频率范围内,产生听觉掩蔽的被隐蔽音和掩蔽音之间的强度差异要大一些23 语音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A)音调(B)音强(C)音色(D)音长24 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包括(A)语音相似性(B)语音强度(C)语境(D)句法25 色光混合的规律包括(A)互补律(B)间色律(C)替代律(D)对立律26 无意识知觉研究的范式有(A)Stroop 效应范式(B)错误再认范式(C)排除测验范式(D)空间线索范式27 在无觉察知觉的研究中,控制自变量的方法有(A)通过注意分配控制意识(B)通过刺激条件控制意识(C)通过情绪调整控制意识(D)通过反应方式控制意识
9、28 下列选项中,支持知觉间接性观点的是(A)“视崖”知觉实验(B)三维图形知觉测验(C)不可能图形(D)知觉恒常性实验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2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响度又称声强、音量或者声压级,它主要反映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是由声波波幅的大小决定的。音高也称音调,是人耳对音调高低的主观感受。音高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音色是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决定的,单一频率产生的声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声音称为复合音。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音长。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2 【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实验心理学 模拟 2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