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危害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危害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2 下列刑法基本原则中,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自负原则(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3 铁路扳道工不按时搬道岔,致使火车
2、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A)法律规定的义务(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C)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D)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4 甲于:1984 年 3 月 5 日(农历二月初三)出生,到下列哪一个时间才算已满 14 周岁?( )(A)1998 年 3 月 5 日(B) 1998 年 3 月 6 日(C) 1998 年农历二月初三(D)1998 年农历二月初六5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C)单位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为了单位的利益(D)单位应当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
3、6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B)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D)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7 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A)有影响(B)原则上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有影响的可能性(C)原则上是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没有影响的可能(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8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构成逃税罪(B)携带凶器盗窃的构成抢劫罪(C)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抢劫罪9 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 )。(A)目标的错误
4、认识(B)手段的错误认识(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D)行为误差10 郝某为泄私愤报复单位领导,将本单位仓库浇上汽油点燃后,逃离现场。适逢消防队路过,将火扑灭。郝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中止11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A)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2 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A)牵连犯(B)吸收犯(C)想象竞合犯(D
5、)异种数罪13 想象竞合犯之所以被认为是实质的一罪,是因为( )。(A)只触犯了一个罪名(B)只造成了一个危害结果(C)只侵犯了一个客体(D)只有一个行为14 明知对方是境外间谍组织而为其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构成( )。(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背叛国家罪(D)间谍罪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两罪15 使用暴力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应( )。(A)按照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B)按照非法拘禁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数罪并罚(C)按照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D)以
6、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16 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应构成( )。(A)非法经营罪(B)侵占罪(C)盗窃罪(D)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17 甲因与丙有矛盾,故邀乙相助打丙。到丙家后,乙冲过去给丙一拳,致丙口鼻流血;甲随即刺丙一刀,造成丙重伤。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 )。(A)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罚(B)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处罚(C)乙不构成犯罪,因为其拳击未造成轻伤以上的结果(D)对乙应当按照主犯处罚18 公安人员张某在审讯犯罪嫌疑人高某时,对其捆绑吊打,致高某颅内大面积出血而死亡。对张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7、 )。(A)按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B)按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C)按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D)按过失致人死亡罪从重处罚19 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走私活动,情节严重,甲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B)挪用公款罪(C)走私罪(D)挪用公款罪和走私罪20 某事业单位负责人甲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150 余万元贷给另一公司,所得高利息归本单位所有。甲未谋取个人利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挪用公款罪(B)甲构成挪用资金罪(C)甲构成挪用特定款物(D)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0 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8、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21 刑法第 6 条关于属地管辖原则中的“法律有特别规定” 的情形包括( )。(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B)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时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C)港澳地区不适用全国性刑法(D)特别刑法的规定22 关于危害行为的正确表述是( )。(A)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的必备条件(B)危害行为必须是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的行为(C)危害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D)在身体受到外力强制下形成的对社会造成损害的行为,也属于危害行为,只是因为行为人不具有罪过而不构成犯罪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预
9、备阶段可以成立犯罪中止形态(B)停止在犯罪实行阶段的形态属于犯罪未遂(C)犯罪预备形态和未遂形态中犯罪行为停止下来的原因都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D)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相区别的基本标志24 属于犯罪集团成立条件的有( )。(A)犯罪人数三人以上(B)所建立的犯罪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C)犯罪具有行业性或地域性(D)成立组织的目的在于实施犯罪25 应当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是( )。(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26 我国刑法总则规定的罚金执行方式有( )。(A)一次缴纳(B)分期缴纳(C)强制缴纳
10、(D)减免缴纳27 对犯罪分子适用的酌定减轻处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A)犯罪分子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B)案件具有特殊情况(C)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犯罪分子无悔罪表现28 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C)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D)未经考察机关的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29 下列犯罪中属于占有型的侵犯财产罪的有( )。(A)聚众哄抢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C)抢夺罪(D)挪用资金罪30 知悉国家秘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境外
11、组织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A)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一罪定罪处罚(B)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定罪处罚(C)属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想象竞合犯(D)既侵犯了国家保密制度,又危害到国家安全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1 蔡某,男,32 岁,原系国有企业的采购员。杜某,女,28 岁,某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蔡某于 2000 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4 年。2002 年 10 月,蔡某又起意强奸厂里的同龄女青年平某,并同自己的姘妇杜某商量,由杜某以请平某帮助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平某诱至杜某家中
12、。晚饭时,蔡、杜二人设法用酒将平某灌醉,杜某故意离家去别处睡觉。蔡某正欲行奸时,平某惊醒,大喊救命。蔡某唯恐被邻居发觉,用手扣住平某的嘴,被平某狠咬一口。蔡某又生恶念,用手猛扼平某的颈部,致平某窒息死亡。杜某次日回家,发现平某已死,当晚,蔡、杜二32 孙某,男,31 岁,农民。2004 年 6 月,孙某写信给当地一专业户:“借 3 万元钱给我买房子,10 日下午 5 时 40 分你一人到某公园假山后找我,如果不带钱或带来他人,我们就要绑架你的女儿。”10 日,孙某按自己定的时间来到某公园,远远看到假山旁有一人提包在等人,在他试图接近该人时,发现公园内游人较多,且假山旁经常有人出现,于是,他在公
13、园内转了 3 小时左右,终未接近该人,只好放弃,走到公园门口处,被公安机关抓获。问:(1)孙某构成什么罪 ?(2)该罪的犯罪停止形态是什么?(3)如果孙某是在将被害人的女儿劫持后写信的,33 乙为了购买汽车向甲借了 3 万元钱,甲多次向乙索要,乙以种种借口推脱不还。2004 年 7 月的一天,甲得知乙要将 3 万元货款存入银行,在乙去银行的途中,甲将乙拦下索要 3 万元,乙不还,两人发生争执,甲便拿出水果刀威胁乙,随后甲将乙刺倒在地后拿走乙身上的 3 万元钱。经鉴定乙为重伤。甲被抓获后,提出他拿走的 3 万元钱是乙非法买卖外汇的违法所得,并提供了乙非法买卖外汇的地点和交易人。公安机关查证属实并
14、将乙抓获。公安机关在对乙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发现,乙于1990 年因为犯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3 年 1 月 30 日经裁定予以假释。问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行为或者危害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情形。故选 C 页。【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
15、刑相一致原则。罪责自负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这是理论上归纳的原则,而不是法定的原则。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不作为的义务来源为三个:(1)法律规定的义务;(2)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3)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铁路扳道工的职责就是扳道岔,所以其义务的来源是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故选 D 页。【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计算期限以公历为准。所以应当排除 C 页和D 项。同时,已满周岁,必须在其生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6、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私营企业犯罪的,如果该私营企业没有法人资格,那么不能视为单位犯罪。单位犯罪具有法定性,只有在刑法分则将单位规定为具体犯罪的犯罪主体的情况下,单位才能构成该具体犯罪。故选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的刑法理论的通说,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具有相对性,只能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法律认识错误原则上不影响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对法律认识错误造成了对社会危害性的认识错误,那么也会影响到刑事责任。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法律硕士 专业 综合 刑法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