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对单一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 )。(A)个案法(B)调查法(C)测验法(D)实验法2 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并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的神经是( )神经。(A)植物性(B)脑(C)脊(D)自主3 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再现(B)识记(C)回忆(D)保持4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属于( )原因。(A)不稳定的(B)可控的(C)外在的(D)内在的5 下列能力中,( ) 能力是一般能力。(A)运动(B)绘画(C)音乐(D)观察二、名词解释每小
2、题 2 分。6 似动知觉7 记忆表象8 技能9 标准化测验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10 简述知觉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11 简述意志行动的主要特点。12 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13 联系实际,论述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14 结合实际论述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的含义分别是:个案法是指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研究的方法;调查法是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用
3、来了解个体和群体的基本情况的方法;测验法是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后三种方法均不符合题意,只有个案法是针对单一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并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脊神经主要分布在躯体和四肢,植物性神经就是自主神经。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回忆与再认的前提,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回忆和再
4、认。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在识记后的环节。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其中控制点分为内控因素包括能力、努力,和外控因素包括任务难度、运气;稳定性分为稳定因素包括能力、任务难度,和不稳定因素包括努力、运气;可控性分为可控因素包括努力,和不可控因素包括能力、任务难度、努力。能力属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内在因素。因此,正确答案为 D。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能力按其适应活动范围,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从事一切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综合。主宴包括: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像力);
5、创造力等。四个选项中,只有 D 选项符合。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6 【正确答案】 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它是指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人眼观察到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现象。引起似动知觉的情况是: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在暗室内,注视着静止的光点,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7 【正确答案】 记忆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
6、前时,人们在大脑中重现该事物的形象。记忆表象必须以感知为基础,离开感知,人的记忆表象无法形成。例如,提到西游记,大脑中就会出现孙悟空等的形象。但不能简单地把表象看成是知觉的翻版或重复。因为它经过了信息加工,是经过信息加工后的知觉痕迹。记忆表象有三个基本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模糊片断性。8 【正确答案】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技能包括在知识经验基础上,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技能,也包括按一定的方式经多次练习使活动方式的基本成分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技能,即技巧性技能或熟练技能。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智力技能
7、(心智技能)、动作技能两种,人们通常所说的技能是指动作技能。9 【正确答案】 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等等。要与心理测验的标准化相区分。心理测验的标准化是指心理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且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及常模资料。心理测验的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施测和评定过程,它包括了全过程的标准化。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10 【正确答案】 (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的过程。例如
8、,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因此,支配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就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2)知觉选择性的制约条件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是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新异
9、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11 【正确答案】 意志行动指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意志行动是人所特有的,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人的意志行动,需要根据预期的目的,形成卜定的行动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目的的行动。因此意志行动和预定的目的分不开,没有目的,就没有意志行动。本能行动、习惯性动作,以及其他一些不自觉的行动都不是意志行动,它们是没有目的、没有意识的不随意运动。(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表现在随意运动中,读书看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教育 硕士 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