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9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9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91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9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这一关于学习过程的论述出自( ) 。(A)论语(B) 墨子(C) 孟子(D)荀子2 随着“独尊儒术 ”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 )。(A)设置博士(B)守师法家法(C)建立察举制度(D)创办太学3 下列唐代中央官学中,对学生入学年龄限制最为宽松的是( )。(A)国子学(B)太学(C)四门学(D)广文馆4 明朝各地设立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是( )。(A)武学(B)医学(C)阴
2、阳学(D)社学5 颜元特别强调学校应该培养( )。(A)实才实德之士(B)读书明理之人(C)博学多行之士(D)明体达用之才6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是( )时期的历史写实。(A)战国(B)春秋(C)西汉(D)商代7 西晋时期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中央官学,这所学校被称为( )。(A)太学(B)国子学(C)郡国学(D)宫邸学8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张之洞的劝学篇(B)康有为的大同书(C)粱启超的变法通议(D)严复的救亡决论9 在中国近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取消大学预科始于( )。(A)壬寅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 1922 年新学制(D)戊辰学制
3、10 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是( )。(A)实利教育(B)道德教育(C)美感教育(D)军国民教育11 1932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 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中主要举措是( ) 。(A)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B)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C)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D)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12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两者的关系是( )。(A)生活可以取代教育(B)教育是生活的中心(C)教育不能改造生活(D)生活是教育的中心13 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B)鼓楼实验幼稚园(C)育才学校(D)山海工学团14 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
4、人的“灵魂转向” ,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奥古斯丁15 在中世纪,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得以保存和传播的是( )。(A)拜占庭教育(B)阿拉伯教育(C)基督教教育(D)世俗封建主教育1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 。(A)实施贵族式精英教育(B)重视古典人文学科(C)实施世俗性的义务教育(D)重视教育的群众性和普及性17 拿破仑执政时期所建立的帝国大学实质上是( )。(A)帝国的最高教育领导机构(B)由帝国建立的大学(C)帝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称(D)
5、由帝国统辖的大学18 夸美纽斯提出直观性教学,其依据是( )。(A)泛智论(B)感觉论(C)天赋轮(D)性善论19 赫尔巴特将教育过程分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A)统觉、教学和训育(B)兴趣、教学和训育(C)联想、教学和训育(D)管理、教学和训育20 英国近代最早提出科学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洛克(B)斯宾塞(C)怀特海(D)罗素21 1944 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决定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是( )。(A)巴特勒法案(B) 巴尔福教育法(C) 费舍教育法(D)福斯特教育法22 1966 年,受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影响,苏联开始新一轮教育改革,矛头
6、直指1958 年教育改革的消极影响,即( )。(A)片面强调提高智力水平,忽视基础知识教学(B)片面强调基础知识教学,忽视提高智力水平(C)片面强调生产劳动教学,忽视理论知识教学(D)片面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忽视生产劳动教学23 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欧美掀起了一场主张恢复西方传统教育核心价值的取向,反对进步教育和新教育的运动,形成了“新传统教育” 思潮。新传统教育主要包括( )。(A)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D)新托马斯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24 下列选项
7、中,代表人物与教育方法相对应的是( )。(A)沃特与葛雷制(B)帕克赫斯特与设计教学法(C)帕克与道尔顿制(D)华虚朋与昆西教学法二、简答题25 简述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意义。26 简述“智者派 ”的教育贡献。27 简述赫尔巴特形式阶段论。必答题28 论述民国初至 20 世纪 20 年代的学制改革。29 论述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意义。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9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
8、史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春秋时期,官学衰落,学术下移,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历史现象。【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子学是西晋时期建立的一种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主要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和尊贵。【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蔡元培所提出的五育虽然各种教育作用不同,是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但是五育是有重点的,是以道德教育为根本的。【知识
9、模块】 中外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晓庄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第一个学校,以培养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老师为总目标。【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宾塞是 19 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
10、家和教育家,他是反对当时英国学校古典主义教育、提倡科学教育的主要人物之一。【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帕克倡导昆西教学法,帕克赫斯特创立道尔顿制,沃特创立葛雷制,华虚朋创立文纳特卡制。【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二、简答题25 【正确答案】 稷下学宫的性质是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它的特点是:学术自由,待遇优厚。稷下学宫起源于养士。是养士之风的一个缩影,它的意义在于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模拟 9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