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4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4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42及答案与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 24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法学在什么时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古希腊(B)古罗马(C)古中国(D)中世纪2 罗马法复兴时期,以研究和恢复罗马法为核心的是以下哪一个法律流派( )(A)罗马法学派(B)社会法学派(C)注释法学派(D)分析实证主义法学3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历史法学派的观点( )(A)法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B)法像语言、风俗、政治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的(C)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
2、必然关系(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4 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指( )(A)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B)不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D)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5 以下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奴隶制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私有制类型的法(B) 唐律是封建制法的典型代表(C)资本主义法产生于封建社会发展末期(D)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是资产阶级法产生的前提6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具有规范性(C)法是正
3、义的体现,具有超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7 侵权责任法第 41 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这一规定体现了法的什么作用 ( )(A)确定性指引作用和个别性指引作用(B)不确定性指引作用和个别性指引作用(C)确定性指引作用和规范性指引作用(D)不确定性指引作用和规范性指引作用8 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 )(A)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意义(B)是否产生、变更或消灭法律关系(C)是否与人的主观意志有关(D)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9 下列对于法律草案经表决通过后如何产生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所有法律自通过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4、B)所有法律在颁布之前不产生法律效力(C)所有法律自颁布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D)所有法律只对赞成其通过的人产生法律效力10 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 )(A)公法和私法(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C)制定法和判例法(D)普通法和衡平法11 根据法律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划分为(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调整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D)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12 在我国,对法律渊源的理解,一般是指( )(A)法律的理论渊源(B)法律的形式渊源(C)法律的历史渊源(D)法律的文件渊源13 以下选项属于法律部门划分的首要原则
5、的是( )(A)合目的性原则(B)客观原则(C)辩证发展原则(D)相对稳定原则14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D)我国古代法律是“ 诸法合体” ,不存在法律体系15 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是( )(A)实体性法律关系(B)构成性法律关系(C)调整性法律关系(D)保护性法律关系16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分类标准是( )(A)宪法是否具有书面形式(B)宪法是否具有
6、条文形式(C)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形式(D)宪法是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17 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8 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的宪法修正案是( )(A)1988 年宪法修正案(B) 1993 年宪法修正案(C) 1999 年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19 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 “三大任务”(D)爱国主义20 以下案件中属于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选项是( )(A)外国人犯罪的案件(B)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C)危害国家安全案件(D)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
7、的第一审民事案件21 乡级人大会议可以由下列哪一个主体负责召集( )(A)本级人大常委会(B)本级人大主席团(C)县级人大常委会(D)县级人大主席团22 根据我国宪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权益(B)国家保护华侨的合法的权利和权益(C)国家保护华侨的合理的权利和权益(D)国家保护归侨和侨眷的正当的权利和权益23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任免的是( )(A)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B)国务委员(C)审计长(D)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24 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是( )(A)年满 40 周(B)年满 45 周岁(C)年满 50 周岁(D)年满 55 周岁25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不超过( )(A)2 000 人(B) 2 500 人(C) 2 998 人(D)3 000 人26 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提出罢免要求的最低人数是( )(A)10 人(B) 30 人(C) 50 人(D)70 人27 以下罪名中,不属于商朝的罪名是( )(A)乱政(B)疑众(C)不孝(D)僭越28 西周时期设有专职官员管理立契事宜,称为( )(A)司寇(B)司契(C)司约(D)质人29 秦朝法律规定,多少人以上的共犯是重大犯罪( )(A)3 人(B) 4 人(C) 5 人(D)6 人30 以下不属于汉朝的罪名是( )(A)附益罪(B)失阑罪(C)非正罪(D)奸
9、党罪31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划分成 13 个州,每州分派一名( )行使监察权(A)太守(B)刺史(C)州牧(D)御史32 大统式是历史上最早以“式” 为形式的法典,它由哪一个政权编定 ( )(A)北魏(B)东魏(C)西魏(D)南陈33 十恶重罪中,告发或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世而别籍异财的罪名是( )(A)不睦(B)内乱(C)大不敬(D)不孝34 以下关于唐朝限制婚姻缔结的选项,错误的是( )(A)同姓不婚(B)严禁与逃亡女子为婚(C)监临官不得娶监临之女为妻(D)良贱之间不得为婚35 建隆四年,宋太祖创立折杖法,其中把流刑折为( )(A)臀杖(B)脊杖(C)脊杖后于本地
10、配役一年(D)脊杖后于本地配役三年36 元朝的最高宗教审判机关是( )(A)大宗正府(B)刑部(C)宣政院(D)理藩院37 明朝掌握军事指挥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兵部(B)枢密院(C)五军都督府(D)都察院38 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全国性会试几年举行一次( )(A)2 年(B) 3 年(C) 4 年(D)5 年39 清末年间,哪一部法律文件废除了缘坐制度( )(A)钦定宪法大纲(B)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C) 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40 清末年间,哪一部法律文件抛弃了律例合编的编纂形式( )(A)钦定宪法大纲(B)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C) 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二、多项选择题第
11、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41 当法的基本价值之间发生冲突,处于优先地位的是( )(A)人权(B)自由(C)平等(D)正义42 下列属于行政法部门中的一般行政法的是( )(A)行政诉讼法(B)公务员法(C)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行政复议法43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不意味着其行使司法权不受监督。以下选项属于对司法权监督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B)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C)行政机关的监督(D)司法机关同级之间的监督44 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法律关系
12、客体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A)得到法律认可(B)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C)具有经济价值(D)具有独立性45 以下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律师应当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B)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C)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一律不受法律追究(D)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46 下列关于 1982 年宪法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了行政和军事系统的个人负责制(B)恢复了国家主席的建制(C)废除了国家领导人的终身任职制(D)加强了对全国人大职权的限制47 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
13、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的阶级本质(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于我国的革命斗争中(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实行民主管理的最好方式48 “六赃”罪中属于一般主体的犯罪有 ( )(A)强盗(B)窃盗(C)受财不枉法(D)坐赃49 唐朝的“三司使 ”由哪些官员组成 ( )(A)大理寺评事(B)监察御史(C)大理寺卿(D)刑部员外郎50 宋朝官员的考课方法有( )(A)上计(B)磨勘(C)历纸(D)四善三最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51 简述法律解释的特点。52 简述我国宪法中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规定。53 简述大清民律草案
14、的立法原则。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53 近日,发生在东莞的比亚迪车与大众朗逸车“斗气” 撞车事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比亚迪车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显示,一辆大众朗逸轿车在尝试向右超车的过程中多次压实线强行变道,最终被比亚迪车顶撞失控发生侧翻。从事故的责任认定书来看,大众朗逸车违规变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比亚迪车无责。事后,一名疑似为比亚迪车主的网友在网络上讲述撞车的经过,并表示朗逸车已经是他撞过的第 7 辆车。同时他还强调,一般都是别人负全责他才会撞上去,否则不会撞别人。从网友评论来看,尽管视频
15、反映出比亚迪车主在与大众朗逸车主的“斗气” 中并未明显减速,但支持比亚迪车主的声音仍然占了上风。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4 守法的态度有什么类型?材料中比亚迪车主的守法态度属于哪种类型?55 请从守法的原因角度,分析网友为什么支持比亚迪车主。56 材料 1:我国宪法第 126 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材料 2: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人民投诉的内容,要求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某一已审结的重大案件的审判结果向其报告案情,并说明理由。材料 3:某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其所在选区选民反映的情况,
16、要求该县人民法院正在承办某一具体案件的法官向其汇报该案案情,并要求其表明结论。问题:请根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的关系,以及宪法关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规定,对材料 2、3 的行为进行分析。56 诸部曲殴伤良人者,加凡人一等。加者,加入于死。奴婢,又加一等。若奴婢殴良人折跌支体及瞎其一目者,绞;死者,各斩。唐律疏议根据上述文字,回答下列问题:57 以上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其基本内容是什么?58 该原则体现了唐律的什么特点?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59 联系中国实际,论述影响法律实现的因素。60 试论国家机构的概念和特点。要求:观点明
17、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 24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中国,法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相当的发展,出现了法家、儒家等许多直接或间接探讨法律问题的学派。在西汉中期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的法律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法学衰微。鸦片战争以后,在法学领域中开始传入了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思想。在西方,法学最早导源于古希腊,到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了法学派别
18、,编写了法学著作。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世纪欧洲,法学成为神学的一个分支。12 世纪至 16 世纪是罗马法的复兴时期,出现了以研究和恢复罗马法为核心的新的法学流派,主要是意大利的注释法学派。17 世纪至 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思想、理论和学说,如:古典自然法学派(17、 18 世纪,对应教材的理性论,恶法非法)。之后,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许多资产阶级法学流派,如:历史法学派(18、19 世纪,对应教材的民族精神论)、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19 世纪,对应教材的命令说,恶法亦法)、社会法学派(19 世纪
19、末,对应教材的社会控制论)、新自然法学派(19 世纪末,二战结束后,是对二战时期恶法亦法的反思;又称复兴自然法学派)等。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德国历史法学派创立人卡尔冯萨维尼在其论当代在立法和法理学方面的使命中指出:自古以来,法就像语言、风俗、政治一样,是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法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随着民族的加强而加强,最后随着民族个性的消亡而消亡。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我国,狭义的法律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中全国人大制定的是基本法律,常委会制定的是非基本法律;广义的法律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20、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封建社会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现和逐步成长,法律领域中也发生了某种变化,除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成长的法律外,在一定条件下也出现了一些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尽管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但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法是在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以后才产生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是资产阶级法产生的前提。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
21、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性指引,它不同于个别性指引。规范性指引虽然很抽象,存在针对性弱的一面,但是它能避免个别性指引在时间、精力和经济上带来浪费,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高效率的优势,是建立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根据法律规范中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分为确定性指引和不确定性指引。前者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是确定的,不允许存在选择余地,包括:命令性规则、禁止性规则;后者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是随行为人的主观意愿而定的,允许自行选择,如:授权性规则。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
22、分为法律实践和法律行为,这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分类。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的,且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根据是否由人的行为而引起,可以分为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法律行为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因此,相对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区别是本题的关键点。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生效的时间主要有三种形式:自法律颁发之日起生效;由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对此类知识点应加强理解和记忆。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是以法律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为标
23、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因此又称制定法。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教材注意事项:在法理学中,成文法的定义是表现为条文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宪法学中,成文宪法的定义是表现为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条文形式与法典形式均为成文法的表现形式,其中法典是成文法的最高形态。)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关于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法律关系的分类,以下几个分类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按照规则的内容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按照涉及的内容和问题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
24、序性原则。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按照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与诉讼法律关系。按照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按照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的大小,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渊源一词有多种含义,如法的历史渊源、法的理论渊源、法的形式渊源、法的文件渊源等。法的渊源可以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渊源。法的实质意义上的渊源是指法的真正来源、根源和发源,是法产生的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法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模拟 24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