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试卷]剩余价值的生产与流通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财经类试卷]剩余价值的生产与流通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类试卷]剩余价值的生产与流通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剩余价值的生产与流通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l 个最符合题意。1 剩余价值和利润不能直接等同的原因在于,剩余价值是相对于( )而言的。(A)全部预付资本(B)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D)平均成本2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C)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的垄断3 在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A)生产出剩余价值(B)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C)创造剩余价值(D)实现剩余价值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B)利润转化为平均
2、利润(C)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劳动力成为商品5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第二部类要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是( )。(A)(c+v+m)=(v+v+m/x)+(v+ v+m/x)(B) (v+m)= c(C) (v+v+m/x)=(c+c)(D)(c+v+m)=(v+m)+(v+m)6 ( )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A)商品流通(B)商品生产(C)商品市场(D)商品批发7 货币和资本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购买商品(B)能否带来剩余价值(C)能否作为支付手段(D)能否作为流通手段8 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健康的人体内(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
3、值的源泉(C)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D)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历史因素的影响9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C)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D)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10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11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
4、结果(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结果12 剩余价值率为( )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生产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全部资本的比率13 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社会产品价值是由( )构成。(A)c 和 v(B) c 和 m(C) v 和 m(D)c、v 和 m14 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的价值(B)商品的价格(C)剩余价值率(D)平均利润率15 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商品价值的形成(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C)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D)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 c+m 转化为生产成本16 有关生产
5、价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价格是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B)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来的,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C)生产价格的形成是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在不同生产部门进行平均分配的结果(D)生产价格形成后,生产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否定了价值规律17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为商品价格随供求变化以( )为中心上下波动。(A)商品的价值(B)商品的生产价格(C)垄断价格(D)成本价格18 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A)商品贱买贵卖的差额(B)从事商品销售的劳动创造的价值(C)商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的差额(D)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
6、值的一部分19 利息的本质是( ) 。(A)现时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时差值(B)保有流动性持有现金而付的代价(C)出借资金的报酬或使用资金的代价(D)剩余价值的一部分20 资本主义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取决于(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D)等外地的生产条件21 有关资本主义地租,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经济关系(B)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式(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D)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22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A)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
7、于工业部门(B)土地经营权的垄断(C)土地的优劣差别(D)土地私有权的垄断23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优劣差别(B)土地的有限(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D)土地私有权的垄断24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产品价格决定于农业生产中的( )。(A)社会平均生产条件(B)优等地的生产条件(C)中等地的生产条件(D)劣等地的生产条件25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有(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26 资本的周转速度与( )。(A)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
8、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D)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27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v+m)=c(B) (c+v+m)=c+ c(C) (c+v+m)=(v+m)+(v+m)(D)(v+v+m/c)=(c+ c)2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绝对过剩(B)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相对不足(C)生产对于人们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过剩(D)生产对于人们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二、多项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l 个错项。错选,
9、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29 产业资本循环的具体形式有( )。(A)借贷资本的循环(B)货币资本的循环(C)生产资本的循环(D)流动资本的循环(E)商品资本的循环30 从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转化为资本(B)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C)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必须能带来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只能发生在流通第一阶段购买商品的价值上(E)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31 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有( )。(A)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B)劳动者维护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
10、价值(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E)劳动者社会交往所需要的费用32 剩余价值( ) 。(A)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B)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C)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D)是资本家风险投资劳动的报酬(E)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33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生产资料价值下降(B)劳动力的价值提高(C)必要劳动时间缩短(D)剩余劳动时间延长(E)产生相对剩余价值34 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有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它们的区别表现在( )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
11、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物质基础不同(C)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不同(D)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E)是否要把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问和剩余劳动时问35 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A)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B)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C)价值量不发生增值的资本(D)价值发生增值的资本(E)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36 相对剩余价值是( ) 。(A)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日实现的剩余价值(B)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问实现的剩余价值(C)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E)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3
12、7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包括(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D)绝对剩余价值是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E)相对剩余价值是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38 平均利润率是( ) 。(A)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预付资本总额之比(B)一个部门的剩余价值总额与该部门预付资本总额之比(C)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D)部门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E)各部门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39 下列有关平均利润的说法正确的有( )。(A)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解决价值理论与现实运动的矛盾的关键(B)
13、其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掩盖了利润来源和本质(D)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与他所雇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量上一致(E)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生产价格低于价值40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生产价格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B)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C)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的变化(D)按生产价格交换等同于按等量价值交换(E)从全社会来看,全部平均利润的总和等于全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41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剩余价值可以分割为( )。
14、(A)商业利润(B)生产成本(C)利息(D)资本主义地租(E)劳动力价值42 商业利润( ) 。(A)是在买卖过程中产生的(B)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C)数量上等于平均利润(D)存在的情况下,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产业利润与商业利润之和(E)通过购销价格差额实现43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有(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土地取得价格不同(D)土地私有权的垄断(E)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44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时间的组成部分是( )。(A)劳动时间(B)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C)正常停工时问(D)罢工时间(E)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15、45 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时间(B)资本从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到再危机所要经历的时问(C)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D)正常的停工时问(E)商品的销售时间46 下列关于资本周转表示正确的有( )。(A)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B)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C)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是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E)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必须减少非劳动时间47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是(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实现(B)社会生产分为三大产业(C)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D)社会总产量价值由 c+v+m 构成(E)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剩余价值的生产与流通练习
16、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l 个最符合题意。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但是二者又不能直接等同,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利润则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态或转化形式。【知识模块】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流通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在工业中,部门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资本家只能按生产价格出售商品。农业则不同,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利润的平均化过程,使农产品可以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从而使农业部门中长期稳
17、定地存在超额利润,形成为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绝对地租。【知识模块】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流通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产业资本的循环必须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出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知识模块】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流通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资本的最根本特点在于,资本要能带来价值增值(剩余价值),而根据价值规律,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的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要解决此矛盾,只有靠一种特殊的商品来实现,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创造
18、自身价值的同时,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知识模块】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流通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v+ v+m/x)=(c+ 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从这一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c+v+m)=I(c+ c)+(c+ c);(c+v+m)=(v+v+m/x)+ (v+ v+m/x)。以上三个实现条件,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经类 试卷 剩余价值 生产 流通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