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04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04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04年工程硕士(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4年工程硕士( GCT)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觊 (j)觎 胴 (tng)体 恫 (dng)吓 纨 绔 (k)子弟 ( B) 忤 (ch)逆 扒 (p)窃 伉 (kng)俪 垂 涎(xin)三尺 ( C)不 啻 (ch) 谄 (chn)媚 隽 (jun)永 稗 (bi)官野史 ( D) 刹 (ch)那 篡 (cun)改 狙 (z)击 岿 (ku)然不动,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此事的处理要恰如其分,当心过尤不及。 ( B)物
2、质条件好了,但仍要厉行节约,反对奢靡。 ( C)老王仍在犹疑,不肯将计划合盘托出。 ( D)他城府很深,有话从不直接了当地说。 3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一文不 名 (占有 ) 贪得无 厌 (厌烦 ) 奇货可 居 (囤积 ) ( B) 文 (掩饰 )过饰非 一衣 带 (连带 )水 通宵达 旦 (清晨 ) ( C)原形 毕 (最终 )露 不 速 (邀请 )之客 贪赃 枉 (歪曲 )法 ( D)令人 发 (头发 )指 负 (依仗 )隅顽抗 怨天 尤 (归咎 )人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势下,对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 B)这些经验值得广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 ( C)在客观事实面前,谁也无法否认他的确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工作。 ( D)老王看到了领导的批示,才使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5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去年夏季,安徽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 B)据电台报道,治理整顿以来,三分之一不合格娱乐场所被关闭。 ( C)他是刚到这里来 工作的大学生,很多人还不了解。 ( D)两个公司的员工都来了,这两个公司的领导也来了。 6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
4、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长征的伟大意义。 ( B)蜡烛一生虽然短暂,却把毕生心血化为光明来照亮别人。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颂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 (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用夸张的 修辞手法,形容愁多易老。 (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对敌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 7 下面的诗词名句,如果依照宴会送行、握手道别、别后思念、再度相见的次序排列,正确的排序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问姓惊初见
5、,称名忆旧容。 ( A) ( B) ( C) ( D) 8 给青年歌德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作品是他的书信体小 说 _。 ( A)浮土德 ( B)少年维特之烦恼 ( C)新爱洛伊丝 ( D)诗与真 9 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 ( A)史记 ( B)通典 ( C)资治通鉴 ( D)通鉴纪事本末 10 下列国家中,其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的是: ( A)加拿大 ( B)印度 ( C)法国 ( D)澳大利亚 11 “合理使用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地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下列行为属于 “合理使用 ”的是: ( A)报纸转载其他报刊上刊登的
6、文章。 ( B)甲为撰写博士论文,复印乙已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 ( C)某辅导班因市场上没有某教材,为学生复印该教材 30份。 ( D)某人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他人著作中的内容,没有注明出处。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中不包括: ( A)配偶 ( B)子女 ( C)父母 ( D)兄弟 13 在下列税种中,属于资源税种的是: ( A)营业税 ( B)所得税 ( C)房产税 ( D)城镇土地使用税 14 管理者在做以下工作时,一般需遵循的正确程序 是: 分析评价各方案 确定决策目标 选择满意的方案并实施 认识和分析问题 拟订备选方案 ( A) ( B) ( C) ( D)
7、15 散光是一种常见的视力缺陷,发生散光后,光无法聚焦,其形成原因是: ( A)角膜或晶状体弯曲度不均匀 ( B)眼球前后径过短 ( C)角膜弯曲度变小 ( D)视网膜与晶状体间的距离过长 二、填空题( 15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记者的不断追问,使他陷入十分尴尬的 _。 自出生以来,他第一次在北京 _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画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_着几个衣衫褴褛的人。 ( A)地步 度过 装点 ( B)地步 渡过 点缀 ( C)境地 度过 点缀 ( D)境地 渡过 装点 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
8、,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 我们到了脑筋疲倦的时候,往往随意地将课本以外的书籍取来阅看 , _这书籍就成了常和我们亲近的一种消遣品。 _我们 _以它当作消遣品,没有什么大关系,也就没有严格的选择。 ( A)因此 因为 虽然 ( B)但是 因而 既然 ( C)但是 因而 虽然 ( D)因此 因为 既然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在 _关于在中小学实行统一收费的若干规定 _的听证会上 _各方代表争论的焦点是 _一费制 _能否真正彻底解决中小学乱收 费问题 ( A) “ ” : “ ” ? ( B) : ? ( C) , “ ” 。 ( D) “ ” , 。 19 在下
9、面横线处,填上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述。 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 以上文字 _。 ( 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了众 志成城、锲而不舍的力量 ( B)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反映了浪花改变自然环境的现象 ( C)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众志成城、锲而不舍的力量 ( D)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反映了浪花改变自然环境的现象 20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话。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堂皇的口号,不是一曲浪漫的旋律。它需要直面更多的难题,_。 ( A)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
10、求是的科学品格,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 B)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付出更多 的代价,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 ( C)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 ( D)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 21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成语。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广博与精专的辩证结合。专与博都是相对的,应该 _,协调发展。 神话能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迷信则是使人们屈服于 “妖魔鬼怪 ”。我们绝不能把神话与迷信 _。 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应该 _,而应该奋勇前进。 ( A)
11、融会贯通 相提并论 犹豫不决 ( B)交相辉映 同日而语 举棋不定 ( C)相辅相成 混为一谈 畏缩不前 ( D)兼而有之 一视同仁 贪图安逸 22 “_,却话巴山夜雨时 ”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名句。 ( A)何当共剪西窗烛 ( B)只恐夜深花睡去 ( C)白发无情侵老境 ( D)书当快意读易尽 2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千古绝唱,出自文天祥的 _。 ( A)指南录 ( B)过零丁洋 ( C)正气歌 ( D)和中斋韵 .功业飘零五丈原 24 我爱这土地是中国现代诗人 _的名诗。 ( A)舒婷 ( B)郭沫若 ( C)艾青 ( D)顾城 25 发出 “救救孩子 ”呼声的鲁迅作品
12、是 _。 ( A)故乡 ( B)社戏 ( C)狂人日记 ( D)孤独者 26 在中国古代社会,赋役制度几经变化,明朝张居正进行赋役改革,推行了_。 ( A)两税法 ( B)方田均税法 ( C)一条鞭法 ( D)摊丁入亩 27 正式定国号为元的元朝皇帝 是 _。 ( A)成吉思汗 ( B)忽必烈 ( C)窝阔台 ( D)蒙哥 28 在经济学中,生产者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入,称为 _。 ( A)会计成本 ( B)社会成本 ( C)隐含成本 ( D)机会成本 29 在流速、流量与含沙量等因素影响下,流水作用改变着地表形态。一次暴雨可使黄土高原的某些沟谷谷地向源头方向伸长
13、数十米,即沟谷源头前进数十米。这主要体现了流水的 _。 ( A)渗透作用 ( B)搬运作用 ( C)堆积作用 ( D)侵蚀作用 30 植物根尖的分生区和根本身比起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很重要。分生细胞是幼嫩的、尚未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着 _能力,不断提供新细胞,补充根冠,并产生新细胞,使根得以生长。 ( A)输导 ( B)分裂 ( C)延伸 ( D)伸长 三、阅读理解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真好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14、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 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 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呜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 ?决不
15、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 !正是这个小家伙 !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的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 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
16、接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 “嗒嗒 ”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 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 _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17、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 !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选自冯骥才珍珠鸟,真爱,长春出版社, 1995) 31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 ( A)也 ( B)却 ( C)竟 ( D)就 32 第一自然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是: ( A)珍珠鸟 ( B)朋友 ( C)温暖 ( D)真好 33 描写雏鸟对作者十分信赖的最典型细节是: ( A)在其杯上喝茶 ( B)在其稿纸上跳动 ( C)啄其笔尖和手背 ( D)在其肩上熟睡 34 对作者的感受,表述
18、 得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只有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境界。 ( B)没有信赖,就不能创造出美好境界。 ( C)信赖,常常可以创造出美好境界。 ( D)人际之间的信赖都能创造出美好境界。 35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中国民族的同一性不但远超过其他许多国家 94%的人口为汉族 并且作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 (虽然其间或有分裂中断 ),至少可能已有两千年历史之久。更重要的是,在两千年中华帝国岁月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并在绝大多数关心天下事的中国人心目当中,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与典范。 它认 为 相当正确的看法 自己的古典文明、艺术和文字,以及社会价值系统,是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对
19、 _尤其恩深泽重。像这样一个文化大国,不论由集体角度看,或从个人地位与其他任何民族相比,自然毫无半点知识文化不如人的自卑感觉。而中国周围的邻近国家,也没有一国能对它造成丝毫的威胁;再加上中国发明了火药,更可高枕无忧,轻而易举将犯境的野蛮人拒之边外。于是中国人的优越感,更获得进一步的肯定,虽然这种心态,曾使得它在面对西方帝国的扩张时,一时措手不及。 19世纪时,中国在科技上的落后,变得再也明显不 过 因为科技不如人,便直接表现为军事上的不如人。但是这种落后现象,事实上并非由于中国人在技术或教育方面无能,寻根究底,正出在传统中国文明的自足感与自信心。因此中国人迟疑不愿动手,不肯像当年日本在 186
20、8年进行明治维新一样,一下子跳入全面欧化的 “现代化 ”大海之中。因为这一切,只有在那古文明的捍卫者 古老的中华帝国 成为废墟之上才能实现;只有经由社会革命,在同时也是打倒孔老夫子系统的文化革命中,才能真正展开。 (选自 英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 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35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最合适的国家。 ( A)泰国 ( B)缅甸 ( C)马来西亚 ( D)日本 36 上述文字的主旨是: ( A)中国的同一性和优越感反倒妨碍了现代化进程。 ( B)中国发明了火药,因此可以高枕无忧。 ( C)中国人的优越感在现代获得进一步肯定。 ( D)中国在两千多年时间里曾是
21、世界文明的中心与典范。 37 作者对古代中国是 “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 ”一说表示: ( A)模棱两可 ( B)部分赞同 ( C)批判地赞同 ( D)完全反对 38 按作者观点,中国现代选择 “社会革命 ”与 “文化革命 ”道路; ( A)是出于历史的偶然 ( B)是出于历史的必然 ( C)与古典同一性无关 ( D)原本完全可以避免 39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现在许多人有大恐惧;我也有大恐惧。 许多人所怕的,是 “中国人 ”这名目要消灭;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 “世界人 ”中挤出。 我以为 “中国人 ”这名目,决不会消灭;只要人种还在,总是中国人。譬如埃及犹太人,无论他
22、们还有 “国粹 ”没有,现在总叫他埃及犹太人,未尝改了称呼。可见保存名 目,全不必劳力费心。 但是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智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这事极须劳力费心。而 “国粹 ”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 “粹 ”太多。粹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 有人说: “我们要特别生长;不然,何以为中闰人 !”于是乎要从 “世界人 ”中挤出。 于是乎中国人失了 _,却暂时仍要在这世界上住 !这便是我的大恐惧。 (选自鲁迅热风 .随感录三十六,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39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最合
23、适的词语。 ( A)自我 ( B)地位 ( C)国粹 ( D)世界 40 此文的主旨是: ( A)认为 “中国人 ”这名日不会被消灭 ( B)恐惧中国人失掉自身 ( C)倡导新的 “世界 ”眼光 ( D)如何从根本上保存国粹 41 根据这篇文章,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粹 ”多并不妨碍融人现代世界。 ( B)埃及犹太人无论是否还有 “国粹 ”,其名称不变。 ( C)保存名目,全不必劳力费心。 ( D)太特别,便难与其 他民族协同生长。 42 根据作者原意,中国人要在现代世界挣得地位,最重要的是: ( A)小心保存国粹 ( B)具有进步意识 ( C)保持恐惧心理 ( D)善于追求
24、特别 43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四道题。 据明人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述,昔日的永乐大钟,日供六僧击之, “昼夜撞击,声闻数十里,其声宏宏,时远时近,有异他钟 ”。如此美妙绝伦的钟声是怎么形成的呢 ? 从外表上可以明显看出,大钟的钟壁上下厚度不同,钟腰的厚度是 94毫米,而钟口的壁厚是 185毫米。测音表明,不同厚度的各个部位,都会产生相 应的频率振动,发出不同的声音,而这众多分音的汇集就是一首雄伟的交响曲。 加上永乐大钟合理的合金成分比率,优雅钟声的出现就不是偶然了。明永乐大钟的成分中含铜 80.5%、锡 16.4%及少量其他元素。当含锡量在 16%左右时,就能保证钟体强度、韧度适度,保持钟声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04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