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6狭义相对论基础.ppt
《大学物理6狭义相对论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6狭义相对论基础.ppt(10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五篇 近代物理学基础,19 世纪末,以经典力学、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为主要支柱,经典物理学达到了完整、系统和成熟的阶段。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建成,物理学理论上,屑或小气泡,可以对它们进行研究和分类,步精确化的问题。也许,在某个角落还有一粒尘,近于采取最终稳定的形式。今后的任务只是进一,的一些基本的、原则的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接,晴朗的物理学天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1.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得到以太漂移的“零结果”,2. 气体比热问题上经典理论能量均分原理失败,遇了困难,十九与二十世纪之交时,开尔文(威廉汤姆孙),经典物理学所赖以建立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严重挑战,,宣告寻找宇宙
2、绝对参考系的企图失败了,此外,在黑体辐射问题上,经典理论也同样遭,这两朵乌云终于降下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暴风雨,相对论诞生,量子论诞生,相对论和量子论是现代科学与文明的两大基石,爱因斯坦(1905),普朗克(1900),玻尔(1912),第十五章 狭义相对论基础,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15-6 相对论动力学基础,15-5 洛伦兹速度变换法则,15-4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15-3 爱因斯坦假设 洛伦兹变换,15-2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15-1 力学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变换 经典力学时空观,物理学中将牛顿运动定律所适用的参考系称为惯性系。相对于某一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一切参考系,牛顿运动定
3、律同样适用,因而也都是惯性系。这就是说,研究一个力学现象时,不论取哪一个惯性系,对这一现象基本规律的描述都一样。这就是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它还可以表述为: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要求:描述力学基本规律的公式从一个惯性系换算到另一个惯性系时,形式必须保持不变。伽利略变换满足了这种换算关系 。,15-1 力学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变换 经典力学时空观,一、伽利略变换在一个坐标系中的某一事件要用四个坐标 x、y、z、t 来描述,称为时空坐标。设S系是惯性参照系, S系相对于S系沿X轴以速度 u 运动,开始时 O 和 O重合。现在,在两个坐标系中描述P点某事件的时空坐标分别为(x,y
4、,z,t)和(x ,y ,z ,t ),它们之间满足如下关系:,u,上面两组方程分别称为伽利略变换及其逆变换。 伽利略变换的矢量形式为:,或,二、经典力学时空观棒长为 l ,静止放在S系中。分别在S系和S系中测量其长度。 S系中测得:,S系中测得:,A,B,由上面结果可见,在伽利略变换下,一切惯性系中测得的长度都是相同的,即空间是绝对的,与参照系无关。设有两事件P1和P2,S系中的观察者测得两事件发生的时间为t1和t2, S系中的观察者测得两事件发生的时间为t1和t2,由伽利略变换有:,可见在两个参照系中时间和时间间隔也是相同的,即时间是绝对的,时间间隔也是绝对的,与参照系无关。因此我们得出结
5、论:经典力学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它们毫不相关、相互独立。这样的时空观叫绝对时空观。,萨尔维阿蒂的大船,跳向船尾不会比跳向船头来得远,蝴蝶和苍蝇随便地到处飞行,水滴入罐,不会滴向船尾,鱼在碗中悠闲地游动,你无法从其中发生的任何一个现象来确定,伽利略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32年),船是在运动还是停着不动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三、力学相对性原理,由伽利略变换导出速度变换法则,质点的加速度,即质点的加速度在伽利略变换下是不变量。,S系是惯性系,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即 F = m a 在经典力学中,m被认为是不变量,与参照系无关,即 m = m 力F在伽利略变换下也是不变量,即 F F 而 a = a
6、, 故有 F = m a 牛顿第二定律在S系和S 系中具有相同的形式,或者说牛顿第二定律在伽利略变换下形式不变。 同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由牛顿定律推导出来的其它力学定律也必然在所有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 即在所有惯性系中力学定律都具有相同的形式,或者说在伽利略变换下形式不变,这一结论称为力学相对性原理,只要测出地球相对于以太的绝对速度,15-2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一、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目的,以太 曾被认为是传播电磁波的介质,如果伽利略变换也适用于电磁现象,按照伽利略速度变换法则,就等于找到了以太参考系,就支持以太假说,推论 在以太中光速一定,沿各方
7、向的速度都是 c,麦克斯韦方程组只在相对于以太静止的参考系中成立,在相对以太运动的参考系中光沿各方向的速度不同,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原理,等于光对以太的速度 减去地球对以太的速度,则几种特殊情况下的速度关系为,相对于以太光速一定,沿各方向速度大小都是 c,与 同向,与 反向,与 垂直,根据伽利略速度变换法则,光对地球的速度,迈克耳孙干涉仪原理,光束在G1和M2之间,光束在G1和M1之间,两光束光程差为,干涉仪旋转90移过视场的,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给定条件下,往返所需时间为,往返所需时间为,条纹数应为,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装置,平面镜,平面镜,补偿 玻璃片,半镀银玻璃片,光源,望远镜,可调平面镜
8、,光源,望远镜,可调平面镜,平面镜,平面镜,平面镜,平面镜,半镀银玻璃片,补偿玻璃片,水银,厚砂岩板,铸铁水银槽,水平仪,木制浮体,三、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结果的意义,实验结果是否定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结果表明:,以太假设并不成立,在惯性系中光沿各方向的传播速度相同,结论与伽利略变换相矛盾,没有看到任何预期的条纹移动,后来又有许多人在不同条件下反复重做了该实验,结论没有任何变化,经典物理学出了问题,意味着绝对时间、绝对空间、伽利略变换等等都是有问题。就像一朵乌云一样遮住了物理学晴朗的天空。一部分人感到沮丧,我们顶礼模拜的牛顿 定律尽然不灵了,这岂不是科学的毁灭吗!,是谁冲破了旧的传统的思想的
9、束缚呢!,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时间、空间,人们都说弄清了,不再研究,我从小就没有弄懂,长大以后就继续究。就研究出相对论” 。正是这样一个人,1905年,年仅仅26岁的爱因斯坦提出了两条假设,创建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又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当然现在已不是什么假设,而是两条基本的原理。,一、爱因斯坦假设 (1)相对性原理在所有惯性系里,一切物理定律都具有相同的形式。这是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推广。即在所有惯性系里,不但力学定律成立,而且电磁定律、光的定律、原子物理定律和其它物理定律都同样成立。爱因斯坦认为,相对性原理是自然界中一条普遍的原理,在任何惯性系
10、里的任何物理现象都不能确定该惯性系是静止还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所谓“绝对参照系”是不存在的,当然也不存在什么“绝对运动”。,15 - 3 爱因斯坦假设、洛仑兹变换,比如说有两个彼此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照系K和K系,力学规律,K系,K系,电学规律,这就是说:一切惯性系都是彼此彼此、半斤八两、谁 也不比谁特殊,一切惯性系都是平权的。这意味着不能通过本参照系的实验确定本参照系与其它参照系有什么不同。没有一个特殊地位的参照系,否定了绝对参照系的存在。当然要找到对电磁波的速度有特殊值的参照系是找不到的。,(2)光速不变原理 在一切惯性系里所测得的光在真空中沿各方向传播的速度都相等,都等于 c
11、= 3108 m/s ,与光源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也就是说任何惯性系去测量光速都是C,与光源及参照系的运动无关。,这两条原理,爱因斯坦当初是作为科学假设提出来的,后被很多的实验所证实,而成为举世公认的科学原理。这两条原理只涉及惯性系,相对论的这部分内容称为狭义相对论,它们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由这两条原理,可以推出在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坐标系里时空的新的变换关系,这个变换称为洛仑兹变换。由洛仑兹变换在一定条件下 还可以得到伽利略变换。,注意:,A)惯性系;B)真空中(介质中的光速v=C/n),2)不要认为狭义相对论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直接结果,它是近半个世纪大量实验的总结;当然迈克尔逊-
12、莫雷实验对确认狭义相对论有重要影响。,1)光速不变原理适用的条件,那么,对应狭义相对论的坐标变换又是什么呢?,二、洛仑兹变换( Lorentz Transfomation),设有惯性参照系K、K,若空间某点P发生一件事,其时空坐标为,(以后不加声明均指这种参照系),根据相对性原理,从S系及S 系观察同一事件的结果必须一一对应,因此这个变换必须是线性的。对于低速运动,这个变换必须化为伽利略变换。满足以上要求的一般变换为:,根据相对性原理, S系和S 系应是等价的,方程应具有相同的形式 ,即 k = k 。所以上面两个方程应为:,因为两个参考系只沿x方向有现对运动,故有:,设 t = t = 0
13、时,O点与 O 点重合,此时发出一光脉冲信号沿X轴正向传播,当光到达同一位置时,根据光速不变原理有:,(2),方程(1)两式相乘得: 方程(2)两式相乘得:,将 k 值代入方程(1)中得 两坐标间的变换关系:,上面两式消去 x 或 x得时间之间的变换关系:,洛仑兹变换的正、逆变换:,由洛仑兹变换可见,在两坐标系中,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了,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可分割;时间也不再是相同的、绝对的了。,就是说伽利略变换是洛仑兹变换在低速时的近似公式。可见洛仑兹变换有更为普遍的意义。当 u c 时 为虚数,洛仑兹变换失去意义。所以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能大于光速 c ,光速是速度的极限。,洛仑兹变
14、换变成了伽利略变换:,当 时 此时,,本节从洛仑兹变换式出发,导出同时性的相对性、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即“时间延迟”、“时钟变慢”)、空间的相对性(即“长度收缩”),说明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力学时空观的主要区别。,15-4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一、空间的相对性 (长度收缩),在相对静止参照系中测得的物长,在相对运动参照系中测得的物长,由上面分析可知: 在相对于物体静止的参照系中测得的物体的长度称为物体的固有长度,这是测得物体长度的最大值。在相对于物体运动的惯性系中测得的物体的长度沿运动方向缩短了,这就是相对论的长度收缩效应。注意:长度收缩效应只发生在有相对运动的方向上。例如:地球上的物体长1米
15、 l = 1 m ,飞船以u = 0.8C的速度相对地球沿物体长度方向运动,则在飞船上测得物体的长度变短了,此时有,同理若飞船上的物体长1米 l = 1 m,在地球上测得的长度仍然变短了,仍有,例1、若S 系相对S系的运动速率为 ,在S系中棒长为 l = 1 m,与X 轴间夹角为 = 45,求在S系中测得此棒的长度是多少?棒与OX轴的夹角是多少?,解:在S 系中棒在X 轴和Y 轴上的分量分别为:,在S系中看 :Y方向不变即:X向向缩短了: 所以棒长为,棒与X轴间的夹角:,可见在S系的观察者来看,运动着的棒不仅长度要收缩,而且棒还要转向。,二、同时性的相对性,,,在,s,系中,x,2,x,1,、
16、,处同时发生两事件,事件1:,事件2;,t,1,x,1,(,),,,t,2,x,2,(,),x,2,x,1,s,s,t,1,t,2,粉 笔 落 地,小 球 落 地,u,所以,同时性是相对的。,例1、一列0.5公里长(按列车上的观察者测量)的火车, 以v=0.6c 的速度行驶。地上的观察者测得有两个闪电同时击中火车的前后端,则火车上的观察者看,这两个闪电是否同时击中火车两端?若不同时击中,时间间隔为多少?,解:设闪电击中车头为A事件,击中车尾为B事件。在S系中(地上)看:A事件发生的时间为: B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因为在S系 中同时发生),(表示A事件发生在B事件之后),结论:在火车上的观察者
17、看,这两个闪电并不同时击中两端,先击中车尾,后击中车头,时间间隔为10-6秒。再如:在高速 u 运动的车厢中部有一盏灯,点亮时光同时向车头车尾传去。在车厢上的观察者看是同时到达的,但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因为车厢以 u 运动,车头远离光运动,车尾迎着光运动,所以光应先到达车尾,后到达车头。,例2、 在S系中,一闪光灯在x=100km,y=10km,z=1km处于t=510-4s时刻发出闪光。S系相对于S系以0.80C速度沿x轴负向运动。求这一闪光在S系中发生的地点和发生的时刻。,解:此题是已知某一事件在一个惯性系中的时空坐标,利用洛仑兹变换来求另一个惯性系中的时空坐标。不过在此题目中有一点要值得
18、注意: S系是沿x轴负向运动,因此,在应用洛仑兹公式时,u取负号,即,例3、 惯性系S和S为约定系统,u=0.90c。在s系的x轴上先后发生两个事件,其空间距离为1.0102m,时间间隔为1.0 10-6 s。求在S系中观察到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和 u,根据洛仑兹变换有,解:在这个约定系统中,s系沿S系x轴正向以0.9c的速度运动。在s系中发生的事件既不同时也不同地,应按洛仑兹变换来求解。已知量为,这就是在S系中发生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例4、 两惯性系K,K沿X轴相对运动,当两坐标原点O,O重合时计时开始。若在K系中测得某两事件的时空坐标分别为 x1=6 104m, t1=210-4
19、s; x2=12 104m, t2=110-4 s,而在K系中测得该两事件同时发生。试问: 1) K系相对K系的速度如何?2) K系中测得这两事件的空间间隔是多少?,解:设K系相对K的速度为u,由洛仑兹变换, K系中测得的两事件的时间坐标分别为,由题意,得,式中负号表示K系沿K系X轴的负方向运动,2) 设在K系中测得两事件的空间坐标分别为x1 , x2 ,由洛仑兹变换,由题意,三、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时间膨胀或时钟变慢),由此得出结论:时间间隔是相对的,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的钟变慢了。这就是相对论的时钟延缓效应。时钟延缓效应是一种普遍的时空属性,不仅机械钟表、分子钟、原子钟是如此,对一切物理过程、
20、化学过程、甚至生命过程都按同一因子 变慢了。因此可以说,运动系统(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时间流逝变慢了(或者说时钟变慢了)。以上结论已为大量实验事实所证实。,例1、静止的介子的平均寿命为 = 2.210-6 s,在一组高能物理实验中,当它的速率为u =0.9966c 时,通过的平均距离为 8千米,说明这种现象。 解:(1)根据经典力学的观点,高速运动时的介子的 平均寿命仍为 = 2.210-6 s ,则它一生中通过的平均距离应是:,由计算可知高速运动时的介子的 寿命比它静止时的平均寿命长12.14倍。于是它走过的平均距离为:,这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此结果显然与实验事实不符。(2)按洛仑兹变换
21、,实验室测得的高速运动的介子的寿命t应比它的固有寿命长:,例2、 离地面6000m的高空大气层,产生一介子以速度v=0.998c飞向地球。假定介子在自身参照系中的平均寿命为 210-6 s,根据相对论理论,试问:1) 地球上的观测者判断 介子能否到达地球?2) 与介子一起运动的参照系中的观测者的判断结果又如何?,解:1) 介子在自身参照系中的平均寿命t0=210-6 s为固有时间。地球上观测者,由于时间膨胀效应,测得 介子的寿命为,即在地球上观测者看来, 介子一生可飞行距离为,可以到达地球,2) 在与 介子共同运动的参考系中, 介子是静止的,地球以速率v=0.998c接近 介子。从地面到 介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物理 狭义相对论 基础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