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doc
《【实验报告】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Page 1 实验五: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人: 同组人: 【实验目的】 1 学习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2 了解加速或延缓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实验原理】 血液凝固是一个酶的有限水解激活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多种凝血因子参与。根据凝血 过程起动时激活因子来源不同,可将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内源性激活途径是指参与血液凝固的所有凝血因子在血浆中,外源性激活途径是指受损的组织中的组织因子进入血管后,与血管内的凝血因子共同作用而启动的激活过程。 【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 清洁小试管 7个、小烧杯 2个、竹签、秒表、试管架、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动脉夹、
2、塑料动脉插管、线、棉花、水浴槽、冰盒 液状石蜡、肝素、草酸钾 12mg、脑匀浆液 0.1ml、生理盐水 【实验过程】 1、 动物麻醉及颈部手术 (此部由助教老师操作) 取一只动物 ,称重。按 1g/kg体重的剂量将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观察动物肌张力、呼吸与角膜反射的变化。动物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剪去颈部手术野的毛,沿颈正中线在喉头上一指至锁骨上一指的地方作一 5 7cm的皮肤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 2、 颈总动脉插管 (此部由助教老师操作) 在气管两侧辨别并分离颈总动脉,颈总动脉下方穿两条线备用。在左侧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夹一动脉夹,在动脉夹远心端距动脉夹约 3
3、cm处结扎。用小剪刀在结扎线的近侧(结扎线与动脉夹之间)沿向心方向剪一小斜口(约占管径的一半),向心脏方向 插入动脉插管,由备用的线结扎固定。取血时将动脉夹松开即可。 3、 血液凝固的加速和延缓 观察 1. 打开兔颈总动脉夹,血液从动脉插管流出,弃去第一份 1mL动脉血后,向每个试管中注入 1mL兔动脉血,并摇匀。 2. 自血液流出动脉插管开始计时。除第 1 管外,其他各管每隔 15 秒钟将试管倾斜一次,观察液面是否倾斜即血液是否流动,直到试管内血液不再流动为止,记录凝血时间。 3. 当第 2管已经凝固时,再倾斜第 1管看血液是否凝固,若尚未凝固则按上述方法每隔 15 秒钟倾斜一次,直到血液凝
4、固为止,记录凝血时间,即为该兔血的凝固时间。 4. 以第 2管为对照,各管 观察其他各管中血液凝固时间。 5. 向第 9管中滴加 2氯化钙 2滴,观察血液是否凝固。 6. 取出第 5管中的玻棒,用水洗净,观察附着在玻棒上的纤维蛋白。 注意事项: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Page 2 a) 取放试管时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试管的上端,不要握住试管的底部,以免手的温度影响结果。 b) 每支试管口径及采血量要尽量一致,不可相差太大。 c) 记录凝血时间要准确。 d) 判断凝血的标准要前后一致。一般以倾斜试管达 45时,试管内血液不见流动为准。 【实验结果及相关讨论】 管号 实验条件 凝血时间 (一组) 凝血
5、时间 (二组) 现象解释 1 加入 0.1肝素溶液0.1mL( 6滴) 大于20min 大于20min 肝素是抗凝剂,能不可逆的阻止血液凝固。 由于肝素钠具有带强负电荷的理化特性,能干扰血凝过程的许多环节,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其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 AT-)结合,而增强后者对活化的 a、 a、 a、 a和 a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从而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中和组织凝血活素(因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它对血中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测定均无影响。 2 加入 2草酸钾溶液0.1mL
6、 ( 6滴) 大于20min 血液凝固的多个环节中都需要钙离子的参与,故通常用枸橼酸钠、草酸钠和草酸钾作为体外抗凝剂,它们可与钙离子结合而除去血浆中的钙离子,从而起到抗凝作用 。理论上当继续向血液中加入 CaCl2溶液, CaCl2中的钙离子会起到 凝血因子 IV 的作用, 从而使再次启动凝血过程,血液凝固。草酸盐是可逆性抗凝剂。但本次实验中加入 CaCl2后并没有出现凝血现象,可能是 CaCl2溶液配置有问题,或者由于操作不当,凝血因子已经完全失活。 3 室温( 6滴生理盐水) 静置 7min30s 7min30s 血液流出血管后,很快会凝固。血液流出血管后血小板 4 室温( 6滴生理盐水)
7、 每隔 15S 倾斜 45 4min 5min 倾斜可加速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过程,并加大血小板释放的凝血因子与血细胞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了凝血的过程。该过程是内源性凝血过程。 5 细玻璃粉少许( 6滴生理盐水) 2min45s 3min 玻璃粉是异物,可激活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启动凝血 过程。 6 脑组织浸出液( 6滴) 15s 30s 脑组织液中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外源性凝血途径 的特异性抑制剂,因而能加速凝血过程 。 7 置于 40水浴( 6滴生理盐水) 165s 165s 适当升高温度,能增加酶的活性,加快凝血过程。 8 置于 10水浴( 6滴生理盐水) 大于20min 降低温度可以降低
8、酶的活性,延缓凝血过程。 9 竹签搅拌( 6滴生理盐水) 有富有弹性的纤维蛋白纠缠在竹签上 同上 在竹签的搅动下,特别是缠上线的接触面粗糙的竹签,能加速凝血过程,使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而纠结在竹签上,形成一层蛋白膜。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Page 3 机体凝血系统包括凝血和抗凝两个方面,两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正常机 体维持体内血液流动状态和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机体的正常止凝血,主要依赖于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正常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其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是生理性止凝血的重要成分 ,(见图 1)。抗凝系统不仅包括抗凝因子,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报告 血液 凝固 及其 影响 因素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