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039-2014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3 T 2039-2014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2039-2014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220 B 4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0392014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技术规程 2014 - 07 - 07发布 2014 - 07 - 3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039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佩国、李蕴玉、贾青辉、张香斋、张艳英、张文香。 DB13/T 20392014 1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本
2、标准适用于养猪场(户)、动物疫病诊疗单位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546 猪萎缩性鼻炎诊断技术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503
3、3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以猪鼻炎、鼻中隔弯曲、鼻甲骨萎缩及病猪生长迟缓为特征的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3.2 泪斑 因鼻泪管阻塞,流出的眼泪与灰尘粘在一起,在内眼角下皮肤所形成的月芽形放射状条纹。 4 诊断 4.1 病原 4.1.1 病原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运动性,分、 三个菌相,其中相菌具有高度致病性和免疫原性。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DB13/T 20392014 2 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呈两极染色,不溶
4、血,无运动性,根据特异性荚膜抗原分为A、B、D、E四个血清型,本病中的病原主要为D型或A型,以D型菌株更为常见。 4.1.2 单独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可引起猪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萎缩的鼻甲骨可以再生。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后继发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或感染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常引起猪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呈现不可逆的严重鼻甲骨萎缩。 4.2 流行病学特点 4.2.1 病猪、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菌猪通过直接接触以及飞沫传播,经呼吸道感染。多由带菌母猪传染给仔猪,不同月龄猪再通过水平传播扩大到全群。猫、鼠、兔和狗等也可带菌传播本病。 4.2.2 各日龄猪均有易感性,尤以仔猪最为易感
5、,发病率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9周龄以上的猪感染后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成为带菌者。 4.2.3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两季多发。 4.2.4 传播较缓慢,多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4.2.5 猪舍卫生条件差、温度过低、密度过高、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及其它不良饲养管理因素可诱发或加剧该病的发生。 4.3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按NY/T 546的规定执行。 4.4 病理剖检变化 病理剖检变化如下所示: a) 对4周龄以上死亡或屠宰年龄的猪在第1臼齿和第2臼齿间横断,特征性的病变是鼻中隔软骨和鼻甲骨的软化和萎缩,尤以鼻甲骨的下卷曲萎缩最为常见。严重病例鼻甲骨完全消失,鼻中隔弯曲,鼻腔呈空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T20392014 传染性 萎缩 鼻炎 防治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