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项目建设方案.doc
《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项目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项目建设方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TONGTECH 2014 -2- 目录 1 .建设目标 . 3 2 .建设原则 . 3 3 .平台架构 . 4 3.1 平台总体逻辑架构图 . 4 3.2 平台功能架构图 . 6 3.3 部署拓扑图 . 7 4 总体技术要求 . 9 4.1 基础支撑软件选型 . 9 4.2 技术路线要求 . 9 4.3 总体性能需求 . 11 5 .建设内容 . 11 5.1 数据共享交换子系统 . 11 5.2 共享数据目录管理子系统 . 25 5.3 共享数据管理子系统 . 26 5.4 平台服务门户 . 27 5.5 安全保障建设 . 28 5.6 标准规范建设 . 30
2、6 投资概算 . 31 -3- 1 .建设目标 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在 政务信息规划 整体框架下,依托现有政务网络资源, 建设覆盖 全市所有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交 换平台 (以下简称“平台”) , 建立相关部门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的管理制度,规范相关系统、数据、技术接口形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长效机制。 通过平台建设,可以打通 分散在 政务外网 、 政务专网的 各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交互,为“政务主题 应用”服务,满足 合肥信息资源中心 建设需要。并可以为基于城市级 人口、法人 、 空间地理 形成 城市 基础信息库、专题信息库,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提供服务。 2 .建设原则 平台
3、作为 合肥信息资源中心 跨部门 业务协同 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性、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原则 。建设标准上应遵循国家和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关标准及要求,体现以下原则: ( 1) . 标准性 设计应该遵循相应的国际、国内、地方或行业标准。 按照 国标 GB/T 2106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 GB/T 21063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GB/T 28168 消息传输等相关规范,以及 当前 国际 主流的 Webservice、 SOA参考架构等进行设计,并建立数据交换标准规范体系,保障平台可靠稳定长效运行。 ( 2) . 安全性 项目建设应对数据、应用的安全性进行充分考
4、虑,充分利用 接入系统认证、用户角色管理、数据加解密、服务安全认证、签名验签、操作事后审 计、 内外网不同网段之间等安全技术手段确保平台安全可靠运行。 ( 3) . 稳定性 为保障平台的稳定可靠运行,平台建设 的底层核心技术是关键。 核心技术必须是经过多年验证应用的成熟技术,必须采用 成熟、稳定、可靠的商用 中间件技术支撑软件。 ( 4) . 可扩展性 随着 合肥信息资源中心 建设 的逐步推进,接入系统类型和部门逐步增多,平台必须 支持 大规模运行需要,并随着业务应用发展进行接入量 、 并发量 的 动态扩展,不 影 响已完成平台的运行 。 -4- ( 5) . 易用性 平台建设充分考虑 面向用
5、户的易用性,将底层技术 核心 进行二次封装,采用B/S架构实现数据交换 的 Web配置、共享数据 目录和 共享 服务的 B/S 注册管理及调用 。 3 .平台架构 3.1 平台总体 逻辑架构图 平台 采用多层体系架构设计,通过基础支撑和功能应用子系统实现 遵循 SOA体系的、分层的、松耦合、服务化的先进性设计。 不但有利于保证平台的业务无关系和相对独 立性,使平台和业务分离开来,独立于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之外,而且 有利于保证平台的先进性、灵活性、稳定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有利于平台的快速建设实施、迅速应用见效。平台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数 据 共 享 交 换信 息 共 享 交 换 平 台展现层
6、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机制信息资源层元 数 据 库虚拟化基础设施层操 作 系 统 、 数 据 库 等 软 件 基 础 设 施平台支撑层应用服务层数 据 共 享 交 换多 维 数 据 服 务网 络 、 服 务 器 、 存 储 等 硬 件 基 础 设 施公 务 员领 导其 他共 享 数 据 目 录 子 系 统数 据 共 享 交 换 子 系 统共 享 信 息 库 管 理 子 系 统虚 拟 化 平 台数 据 目 录 库 前 置 信 息 库 共 享 信 息 库管 理 库E S B 服 务 总 线消 息 服 务 总 线E T L 数 据 集 成数 据 库适 配 器文 件适 配 器协 议适 配 器功 能适 配
7、 器配 置 监 控运 行 管 理数 据整 合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委办局专网其他支撑平台安全体系平 台 服 务 门 户数 据 报 表数 据 交 换 用 户 管 理信 息 发 布J E E 容 器-5- 合肥信息资源中心 信息共享交换 平台 为应 用系统、数 据资源、其他平台、委办局专网应用系统数据集成 服务。 总体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层、平台支撑层、应用服务层、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 平台服务门户 七 大 部分。 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平台建设所需的网络环境、服务器、存储及其他设备,基础设施支持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确保为平台提供稳定可靠的硬件环境,是支撑平台正常运行所
8、必须的重要物理设施 。 2) 信息资源层 信息资源层 实现数据存储 管理, 平台提供前置库服务、元数据库、数据目录库、共享信息库等信息资源 。 3) 平台支撑层 平台 支撑 层 是平台的核心技术模块, 平台建设所需的 JavaEE 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为平台和平台应用管理提供基础运行环境支撑 ; 数据 集成中间件、 集成适配器、 消息中间件、数据集成中间件 ETL等所需的关键技术及中间件软件 。 4) 应用服务层 共享交换应用服务层主要由数据共享交换 子 系统 、 共享数据 目录 子 系统、 共共享 数据 管理 子 系统 组成。为平台提供所需的 交换、数据 目录 及 共享库 等功能。 5) 标准规
9、范体系 平台需要建设 统一的标准规范 体系 , 涵盖数据、技术、管理三个维度,是平台各系统得以顺利建设和长效运行的保障 。 6) 安全保障机制 确保平台安全运行的保障机制,信息安全贯穿于平台的各个 层面,平台各子系统的建设都必须具有相应安全保障措施,以保确保信息资源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用户权限安全 。 7) 平台 服务门户 提供一个共享服务统一出口,实现 平台用户管理、 各子系统的应用集成,并实现数据 目录的条件查询和共享服务的发布和申请 , 对于平台的专题库将可以提供多种 展现方式包括统计报表、 指数指标、 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多种方式。 -6- 3.2 平台 功能架构 图 平台将面向基
10、础支撑、数据交换服务、数据资源 共享 服务、信息共享库管理提供包括基础支撑中间件、平台服务门户、数据共享交换 子 系统、共享 数据目录子 系统,以及 共享信息库功能模块 。功能架构如下: 信 息 共 享 交 换 平 台数 据 共 享 交 换 子 系 统统 一 W e b 配 置统 一 监 控 管 理交 换 基 础 信 息 配 置交 换 业 务 配 置交 换 节 点 配 置交 换 通 道 配 置交 换 网 络 拓 扑交 换 数 据 库共 享 数 据 发 布交 换 订 阅 发 布批 量 发 布 流 程交 换 环 境 监 控交 换 业 务 数 据 监 控节 点 资 源 监 控节 点 状 态 监 控系
11、 统 告 警 监 控交 换 流 程 监 控节 点 交 换 统 计数 据 交 换 统 计流 程 交 换 统 计系 统 管 理角 色 管 理机 构 管 理系 统 配 置前 置 交 换数 据 抽 取适 配 器 触 发 器 时 间 戳 标 志 位交 换 触 发定 时 实 时 手 工 触 发 条 件 触 发共 享 信 息 管 理 子 系 统安 全 机 制数 据 查 询数 据 组 织数 据 桥 接数 据 安 全服 务 安 全数 据 分 级 传 输 加 密应 用 安 全用 户 权 限操 作 审 计 节 点 认 证平 台 服 务 门 户信 息 检 索 应 用 集 成 用 户 管 理信 息 发 布交 换 中 心
12、数 据 过 滤 : 发 布 端 过 滤 、 订 阅 端 过 滤数 据 路 由 : 内 容 路 由 、 节 点 路 由数 据 关 联 : 单 表 , 主 字 表 , 表 + 文 件 , 文 件数 据 传 输可 靠 传 输 机 制断 点 续 传 压 缩 传 输加 密 传 输可 靠 队 列C D C 日 志基 础 支 撑 中 间 件消 息 中 间 件J e e 应 用 服 务 器集 成 中 间 件数 据 集 成 E t l共 享 数 据 目 录 子 系 统元 数 据结 构 目 录数 据 目 录 数 据 查 询数 据 注 册数 据 更 新数 据 加 工批 量 订 阅 流 程集 成 适 配 器( 1)
13、. 平台服务门户: 平台服务 门户依托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信息资源面向平台用户实现信息资源访问、共享利用和使用。可以 使得数据 资源 得到有效整合和标准化,规范信息系统和数据 交换与共享过程 ,使信息 交换 、信息 共享 、信息 展现、信息服务 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 2) .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平台按照 GB/T 21062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国标)总体框架标准规范设计,包括交换中心、交换前置、交换传输、交换管理模块。在设计上平台基于发布、订阅理念,将每一个交换资源先 共享服务化管理,再进行订阅交换管理,实现了共享与交换的相辅相成、相互继承的问题。同时基于基础支撑中间件实现 B/S的
14、浏览器交换流程配置、管理监控,快速提升平台的易用性。 -7- ( 3) . 共享数据 目录系统 :平台通过元数据管理实现了数据资源目录管理,解决了基础资源库的规范描述 ,方便业务数据描述清晰 。 ( 4) . 共享信息 管理系统 : 共享信息库主要交换平台为了提供公共数据服务,通过数据交换实现 公共数据集成,并可以实现数据加工比较,结合数据目录实现结构管理,集合共享目录服务实现共享资源服务发布 。 ( 5) . 安全机制 :作为 合肥信息资源中心 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 分,重点强调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包括传输加密解密、数据共享服务安全控制、数据分级、数据存储备份机制。应用安全包括用户访
15、问权限、服务共享授权、平台操作审计等安全机制。 ( 6) . 基础支撑中间件 :整个平台基于中间件技术进行平台建设,涉及到 集成中间件集成中间件适配器、 消息传输中间件、数据集成 Etl、 JEE 应用服务器等,为平台提供稳定可靠的底层支撑。 3.3 部署 拓扑 图 平台采用中心 前置机模式部署,既可以支持传统数据中心模式,也可以支持部署云中心模式。平台统一部署在云计算中心,与政府部门之间通过政务外网联接,并建立备份区域 和 DMZ 区域。云计算 IaaS 环境提供平台运行的软件硬件设施环境,包括提供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的虚拟化服务,以及对外提供信息共享的云服务。 信息共享的云服务属于 PA
16、As 平台层:平台对外提供的信息以 Web服务的方式构建成信息云服务模式,以适应外部访问压力的需求,满足按需即时的信息共享服务需求。数据目录、服务目录、指标等属于数据中心应用。 部署结构按照传统模式 ,部署示意图如下: -8- 共 享 交 换 中 心存 储 阵 列中 心 前 置集 成 中 间 件 、 T L Q接 入 部 门政 务 外 网数 据 库( 双 机 )平 台 服 务 门 户平 台 管 理 系 统D X P工 商 局 前 置 机适 配 器 、 T L Q税 务 前 置 机适 配 器 、 T L Q公 安 前 置 机适 配 器 、 T L Q劳 动 社 保 前 置 机适 配 器 、 T
17、L Q数 据 目 录共 享 信 息 管 理T W E B数 据 加 工 处 理E T L 工 具互 联 网互 联 网 前 置 机适 配 器 、 T L Q公 用 前 置 接 入环 保 局 能 源 局安 监 局农 业 局发 改 委旅 游 局 民 政 局规 划 局商 务 局其 他 委 办局中 心 公 用 前 置适 配 器 、 T L Q其 他 部 门 前 置 机适 配 器 、 T L Q服务器 建议 配置如下: 序号 部署 部署 配置要求 数量 1 共享交换中心 平台管理系统 DXP、平台服务门户、平台数据目录、共享信息管理、应用服务器 TWEB 建议选择高端 PC Server, 8核 2CPU
18、 64G以上内存;主流操作系统 2台负载均衡 2 数据库服务器 建议选择高端 PC Server, 8核 4CPU 64G以上内存;主流操作系统、 ORACLE 数据库 2台 RAC 3 交换中心服务器 建议选择高端 PC Server, 8核 4CPU 64G以上内存;主流操作系统 1台 4 数据加工处理服务器 建议选择高端 PC Server, 8核 4CPU 64G以上内存;主流操作系统 1台 5 部门公用前置机 建议选择高端 PC Server, 8核 4CPU 64G以上内存;主流操作系统 1台 6 接入部门 前置机 建议选择高端 PC Server, 4核 1CPU、 8G以上内存
19、;主流操作系统 1套、数据库 1套。 8台 -9- 4 总体技术要求 4.1 基础支撑软件选型 操作系统:核心业务运行采用 Linux平台,管理监控采用 Windows 平台。 数据库:使用 Oracle、 SQLserver用户 比较熟悉的大型、先进、成熟的数据库系统。 中间件软件:使用国内主流、成熟稳定的 集成中间件 及适配器 、数据集成 Etl、消息中间件和 JavaEE 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产品,且为了方便运维,采用统一品牌 。 4.2 技术路线要求 4.2.1 Java EE 规范 为了保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必须要选择支持强大的企业级计算的成熟的技术路线。能够满足这些条件
20、的技术首推 JAVA EE企业标准。 JAVA EE5.0是目前最主流的企业级平台支撑技术,已成 IT领域的国际工业标准。合理运用 JAVA EE 技术、标准和产品,可以构建具有企业级高可 用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系统。 JAVA EE 技术的基础是 JAVA 语言, JAVA 语言的与操作系统平台无关性,保证了基于 JAVA EE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和支撑环境可以跨平台运行。 4.2.2 SOA 的体系架构 SO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 SOA),即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提供了一种构建 IT 组织的标准和方法,并通过建
21、立 可组合 、可重用的服务体系来减少 IT业务冗余并 确保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快速构建 。 SOA 的实现对技术没有限制。 SOA 是关于共享和管 理服务的结构,对所采用的技术只需要满足规范和项目需要就可以。虽然 Web服务协议是创建和部署 SOA架构的主要方式和标准,但是可以使用其他技术。 SOA可以节省组织成本,包括重复利用已存在的软件作为服务,以及增强改变 IT方案适应需求变革或灵活性的能力。 7 互联网接入 前置机 建议选择普通 PC 服务器, 4 核 1CPU、 8G以上内存;主流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各 1套 1台 -10- SOA对兼容性的需求完全处在松耦,可以通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22、为创建和部署大多数 SOA提供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解决兼容性问题。 4.2.3 ESB 企业服务总线 ESB( Enterprise Service Bus,简称 ESB),即企业服务总线, 是 SOA的骨干,在完成服务的接入,服 务间的通信和交互基础上,还提供安全性、可靠性、高性能的服务能力保障。 采用 SOA架构,基于 ESB总线进行信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通过ESB服务总线进行,这样可以降低应用系统之间的耦合度,消除应用系统之间技术的差异,化解点对点集成瓶颈,降低集成开发难度,提高模块复用,增进系统开发和运行效率,便于业务系统灵活重构,快速适应业务及流程变化需要。 4.2.4 WEB
23、 数据集成技术 通过 WEB数据集成技术可以支持跨地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交换技术支撑体系的快速建设。基于 JMX标准,便于简化统一管理接口,并扩展管理功能,同 时方便开放 API供用户访问。支持多种部门交换模式,包括内部交换模式、同级部门交换模式、上下级部门交换模式。提供了一个 B/S的可视化的统一管理,配置,部署,监控界面。用户可通过此平台,进行节点管理,数据共享发布,发布资源查询,发布资源订阅,对配置的部署,运行和和监控。支持组织机构、操作人员、交换设施、交换资源、交换模式、交换流程、交换安全等管理配置。支持数据点对点交换、发布 /订阅(一对多、多对一等)交换、定时交换、实时交换等。支
24、持中心、前置机的集中统一配置管理监控,使得上级可以帮助下级单位创建部署新的交换流程 。提供了基于浏览器的管理控制台,能够对平台节点、发布 /订阅资源、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管理。 4.2.5 消息传输控制技术 数据交换平台的 SOA 架构要支持主流消息中间件。消息中间件支持智能路由、采用灵活的消息路由方式、支持基于消息内容的处理和路由、提供发布 /订阅功能、支持队列和主题两种订阅模式、提供可靠的数据或消息传输、支持开放的通讯协议。支持实时消息通讯,可以支撑万级传感器消息并发处理。 4.2.6 ETL 数据集成技术 -11- ETL 是 Extract(抽取)、 Transform(转换)、 Lo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共享 交换 平台 项目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