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390-2011 羊链球菌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3 T 1390-2011 羊链球菌病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1390-2011 羊链球菌病防治技术规程.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220 B 43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13902011 羊链球菌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1 - 05 - 10 发布 2011 - 05 - 2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T 1390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畜牧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银钱、王谦、刘文科、窦炳军、张英杰、王新芳、范志刚、李会庆、张胜利、潘建斌、闫胜鸿、尚慧、葛娜、刘会芳、杨波、张亮、杜占宇、崔明江、王红、孟君丽、马慧钟。 DB13/T 13902011 1 羊链球菌病防治技术
2、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羊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等。 本标准适用于养羊场(户)及动物疫病诊疗单位对羊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149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羊链球菌病 由 C 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和停乳链
3、球菌引起的一种羊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颌下淋巴结和咽喉肿胀、大叶性肺炎、呼吸困难、各脏器出血、胆囊肿大、多发性关节炎为特征。 4 诊断 4.1 病原 由 C 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和停乳链球菌,球型或椭圆型,呈革兰氏阳性。 4.2 流行特点 4.2.1 易感动物 绵羊易感性高,山羊次之。 4.2.2 发病季节 一般发生于冬、春季节。 4.2.3 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病的潜伏期为 3 d 10 d,发病率为 15% 24%,死亡率为 80%以上。 DB13/T 13902011 2 4.2.4 传播途径 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羊与羊 之间的接触或污染排泄物传播, 损伤的
4、皮肤、粘膜,运输工具及羊虱、蝇等吸血昆虫也可造成本病传播。新疫区常呈流行性发生,老疫区则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4.3 临床症状 4.3.1 最急性型 病初无明显症状,常于 1 d 内死亡或清晨在检查圈时发现死羊。 4.3.2 急性型 急性型可见如下临床变化: a) 初期体温升高到 41以上; b) 呼吸困难、精神不振; c) 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 d) 口流涎水,鼻孔流浆液性、脓性分泌物; e) 咽喉部及下颌淋巴结肿大,有时舌肿大; f) 眼结膜充血,有时可见眼睑、嘴唇、面颊及乳房部位肿胀; g) 粪便松软,常带有黏液或血液; h) 病死前常有磨牙、呻吟及抽搐现象。 4.3.3 亚急性型
5、 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嗜卧、不愿走动,走时步态不稳,咳嗽,鼻流粘性透明鼻液,病程 12 周。 4.3.4 慢性型 发热轻微,病羊食欲不振,消瘦,腹围缩小,步态僵硬,有的病羊咳嗽,出现关节炎。病程 1 个月左右。 4.4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如下病理变化: a) 尸僵不全; b) 咽喉部粘膜高度水肿; c) 胸腔积液,各脏器浆膜面常覆有粘稠、丝状的纤维素样物质; d) 淋巴结肿大、出血、坏死; e) 肺水肿、气肿、出血、肝变,有时肺脏尖叶有坏死灶,肺脏常与胸壁粘连; f) 肝脏肿大,表面有少量出血点,胆囊肿大 2-4 倍,胆汁外渗; g) 肾脏质地变脆、变软、肿胀、梗死,被膜不易剥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1390-2011 羊链球菌病防治技术规程 1390 2011 链球菌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