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870-2007 云杉育苗技术规程.pdf
《DB13 T 870-2007 云杉育苗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870-2007 云杉育苗技术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B 05DB13河 北 省 地 方 标准DB 13/T 870-2007云杉育苗技术规程2007-11-28发布2007-12-13实施河-1匕省质eimp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T 870-2007月U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木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海莹、张海、刘春延、刘国权、李永东、崔岩、张丽华、邵和林、龙双红。DB13/T 870-2007云杉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云杉育苗圃地的建立、土壤管理、播种、苗期管理、苗木出圃和容器移植苗培育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云
2、杉适生区大田育苗的生产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6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GB 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LY 1000 容器育苗技术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出苗期从播种时起到幼苗出土后种壳脱落、地下开始长出侧根时止。3.2幼苗期从幼苗种壳脱落、地下根系开始长出侧根时起,到幼苗拔出新梢、开始大幅度高生长时止。3.3速生期从幼苗拔出新梢高生长明
3、显加快时起,至幼茎变为棕色、高生长明显缓慢时止。3.4苗木硬化期从苗木幼茎变为棕色,高生长明显下降至顶芽饱满、苗木停止生长时止。缝移法缝移是在苗床上用移苗铲开成窄缝,植人苗木后,从一侧挤压,使土壤与苗根密接的一种移植方-匕.叱63泪卜q埋土防风在土壤即将封冻时取床沟土拍碎覆盖压严苗木,保护苗木安全越冬的措施。4圃地的选择与区划设计DB 13/T 870-20074.1圃地的选择苗圃地应选在交通便利、水源方便、有电源、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平坦地段。土壤以石砾含量低、土层较厚、肥沃、通气性和透水性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避免选择以前作为蔬菜、薯类种植地及土壤中病虫感染严重的农田作为苗圃地。容器育苗
4、应本着“就近造林、就近育苗”的原则,选择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4.2圃地的区划设计按照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执行。5整地及作床5.1整地5.1.1新建苗圃整地按照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5.1.2原有苗圃整地5.1.2.1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要做到及时耕耙、深耕细作、地平土碎、混拌肥料、清除石块、草根等杂物。5.1.2.2秋季翻耕深度25 cm左右,冬季无积雪的地区随耕随耙,圃地湿润或土壤粘重和冬季有积雪的地区,耕后可不耙,翌年早春耙地。春季浅耕深度巧cm左右,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5.1.3其它育苗地的整地5.1.3.1山地育苗地,在主要
5、杂草种籽成熟前开垦,育苗前整地。5.1.3.2盐渍土地要“深耕浅翻,不乱土层”,春季浅翻作床。5.2施肥5.2.1施肥原则:施足基肥,适当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注意氮、磷、钾适当配比。5.2.2施肥量:基肥用量通常为厩肥50 000 kg/hmz-80 000 kg/hm2;人粪尿3 000 kg/hm2-4 000 kg/hm2;过磷酸钙500 kg/hm2 800 kg/hm205.2.3基肥在春翻前均匀散于圃地,结合翻耕施人,追肥结合喷水施人。5.3土壤消毒和灭虫5.3.1硫酸亚铁加水稀释后制成水溶液(用量见附录A),播种前混人土中,5d-7d后播种。5.3.2五代混合剂毒土法
6、:以五氯硝基苯为主(三份)混代森锌或苏化911(一份)(见附录A),混拌均匀,在播种前,先行用滚桶播种器或其它方法均匀撒于床面,然后,结合播前褛麻面,把药剂与床土混均,然后再进行播种。5.3.3锌硫磷5.4作床5.4.1基本要求做床前5d-7d,灌足底水。床向尽可能按东西方向或沿等高线方向,要做到床直、面平、沿整。5.4.2规格一般采用高床,床面宽110 cm,床沟宽40 cm,床高10 cm -15 cm,具体高度应视圃地的干旱程度而异,易发生水涝的圃地可适当加大床高。床长依地势和灌溉方式而定,一般10 m-30 m06种子处理6.1种子选择种子的选择参见GB 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6.
7、2消毒与浸种DB13/T 870-20076.2.1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下两种方法:硫酸铜溶液消毒,用0.3%-l%的硫酸铜水溶液浸种4 h-6 h;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0.3%-0.5%的水溶液浸种2 ho6.2.2消毒后用清水洗净,放置于温度为35左右的清水中浸泡14h-18h06.3种子贮藏6.3.1混雪(冰)冬藏一般多采用此方法。6.3.1.1时间11月初,以落雪基本不化为宜。6.3.1.2雪藏坑规格深lm(地下水位以上),宽1.5 m,长度因种子数量而定。6.3.1.3操作方法坑底铺巧cm的积雪并踏实,将种子与雪按1:3的体积比例混拌均匀,放人坑内,摊平踏实,至距坑沿20 cm
8、处止,堆雪高出地面5 cm,再覆以干草(不要霉烂的)、树枝等隔热防风材料。6.3.1.3积雪稀少的地区用碎冰代雪即为冰藏。6.3.2混沙冬藏6.3.2.1沙藏时间在10月下旬前后进行。6.3.1.2沙藏坑规格混沙冬藏要求坑深0.8 m-1 m(地下水位以上),长宽因种子数量而定。6.3.2.3操作方法将洗净的河沙晾晒消毒,使用时湿度达饱和持水量60%左右,坑中要放林秸或树技做通气孔,上部要压紧,其它与雪藏相同。6.4播前催芽6.4.1混沙催芽6.4.1.1时间经过冬藏的种子,在播前一周左右(翌春4月末)进行。6.4.1.2方法将雪(冰、沙)藏种子取出,清水洗净。按种沙1:3的比例混合,饱和持水
9、量达60%,置于气温150C- 25的平坦、背风向阳处,保持湿度,进行播前催芽。6.4.2淋种催芽6.4.2.1时间未经冬藏的种子,在播前(5月初)浸种4h-6h,进行淋种催芽。6.4.2.2方法:不混沙可将种子放人竹箩中用稻草或麻袋覆盖,放于1590一 25温暖处,每天淋水2次一3次。一般经过3d-7d左右时间,待有30%种子扭嘴出芽,即可播种。7播种7.1播种时间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最低气温8以上,地下5 cm温度在5以上,或按照物候期华北杜鹃花开放时播种为宜。7.2播种t播种量在90 k妙时一120 kg/hm2,可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DB13/T 870-2007X= AxW: (P
10、xGx1000 000) xC(1)式中:X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实际所需的播种量;A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的计划总产苗量(株);w为千粒重(g);P种子纯净度(小数);Ces种子发芽势(小数);C-1.1损耗系数。7.3技术要点7.3.1播种方式一般采用条播,播幅和幅间距各以8cm-12cm为宜。7.3.2播种A的调试用播种器(机)模拟播种,按既定单位面积10时用量混沙后匀速播出,在苇席或苫布上试播,将出种量控制在正好播完10时为止,准备上床正式播种。7.3.3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1d-2d后,表土稍干时,在床面上褛出麻面,播种时,选择无风天气,用播种器(机)将种子(混沙)均匀播于床面,然后用镇种
11、滚镇压。7.3.4覆土沿苗床长度方向固定两条直径为0.4 cm0.5 cm的覆土标准绳,用覆土筛覆土。沙质土的圃地,用圃地内的土壤即可;粘性土或阴湿地,则应混入适量白沙作为覆土。厚度0.4 cm-0.6 cm,做到均匀一致。覆后用镇压硫镇压,随之喷洒第一遍水,同时对喷水后裸露出的种子用小筛补覆。7.3.5防风和除草7.3.5.1防风在圃地内每隔40 m-50 m设一道防风障(春季风大的地方,每隔30 m设置一道防风障)。7.3.5.2除草用25%的除草醚可湿性粉剂兑水,配成浓度为1%的药液0.5岁m2- 1岁m2,用喷雾器均匀喷施于床面。8苗期管理8.1当年苗的管理8.1.1出苗期的管理8.1
12、.1.1水分控制苗床表土干燥时,适量喷水,少量多次,以床面不存水为宜。最好用河水浇灌,若用井水应在晒水池先行日晒升至常温后使用。种芽开始破土时,中午前后要适当增加浇水量,并及时消除板结层。8.1.1.2温度控制床面温度超过30时,立即浇水降温。8.1.1.3病害预防出苗后每周喷一次0.51%的波尔多液保护剂,一般喷施3次一5次。8.1.2幼苗期的管理8.1.2.,水肥管理酌量追肥,将氮肥溶人水中喷施,以尿素为标准计算,用量为5 g/m2,兑于水后结合喷水施用,浓度低于0.3%,施后喷水洗苗,施肥起始时间为齐苗后的15 d-0 do8.1.2.2防风在起风时喷水压土,防止沙粒伤苗。8.1.2.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870-2007 云杉育苗技术规程 870 2007 云杉 育苗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