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632-2009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pdf
《DB11 T 632-2009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632-2009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 B 65 备案号:XXX-XXXX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DB11/T 632 2009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tection and rejuvenation of ancient famous woody plants 2009-02-06发布 2009-05-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6322009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1 5 生长环境改良 2 6 有害生物防治 2 7 树体防腐、填充、修补 .2 8
2、树体支撑、加固.3 9 枝条整理 3 10 围栏保护 3 附录 A .4 DB11/T 6322009 II 前 言 为了指导、规范针对生长衰弱、濒危古树名木所采取的保护复壮措施,使之更科学、有效,根据北 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古树名木保护复壮 技 术规程。 本标准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 科技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施海、郑波 、 张萍 、王连军 、彭华 、 张俊民、 尹俊杰 、杨在兰。 DB11/T 6322009 1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
3、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 在进行 保护复壮 时的总则 要求 和生长环境改良、有害生物防治、树体防腐填 充修补、树体支撑加固、枝条整理、围栏保护的 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 于北京市 行政区域内 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中 的条款通过本标准 的引用而成 为 本标准 的条 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 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 的 内容)或 修 订版均不适 用于本标准, 然而 , 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 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 这些文件的最新 版本。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11/T 4782007 古树名木
4、 评价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准。 3.1 古树 ancient woody plants 指树龄在 100年以上 的树木。 3.2 名木 famous woody plants 指珍贵、稀 有树木和 具有重要 历史价值 、纪念意 义的树木。 3.3 树冠投影 crown projection 树冠所覆盖 的地面面积 , 按 树冠最外周圆 的 垂直投影 而定其周界 。 3.4 复壮 rejuvenation 对生长衰弱、濒危古树名木通过 改 善 其生长环境条件, 促 进其生长,以达 到增强树 势的技术措施。 3.5 硬支撑 solid propping 是指从地面至 古
5、树斜 体支撑点 用硬质柱 体支撑的 方法 。 3.6 拉纤 branch-towing 是指在主干 或大侧枝 上选择一牵 引 点 , 在 附 着 体上选择另一牵引 点, 两点之 间用弹性 材料牵 引的方 法。 4 总则 4.1 衰弱、濒危古树名木在复壮前,应根据 其 生长状况 和生长环境从以下 三方面进行 综合诊断分析, 查明原因: a) 分析地上、 地下环境 中是否有 妨碍古树名木正常 生长的 因子。 b) 分析、检测 根区土壤板 结、干旱 、 水涝 、营养状况及污 染等情况 。 c) 查阅档案,了 解 以 往的管护情 况和生长 状况。 DB11/T 6322009 2 4.2 综合现场诊断
6、 和 测 试分析结果 ,制定具 体的保护复壮 方案。 4.3 保护复壮方 案应经专家组论证同 意 后 ,方 可 实施 。 4.4 保护复壮工 程应由具 有专业资 质的单位进行施工 。 4.5 保护复壮工 程完成后 ,应由相 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 进行 验收。 4.6 管护责任单位(人)要 定 期 检查 , 建立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档案 。 5 生长环境改良 5.1 地上环境改良 5.1.1 古树名木地上 环境改良 应 达 到 DB11/T 4782007 中第 6.1条的规定。 5.1.2 按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拆除 古树名木 周边 影响其正常生长的 违章建筑 和设施;属 于 历史遗留
7、影 响古树名木生长的 建筑物和 构筑物在 改造 时应为古树名木留足 保护范围 。 5.1.3 伐除古树名木周 围对其生长有 不 良 影 响的 植 物,修 剪影 响 古树名木光照 的 周 边 树木枝条。可选 择 种植有益 古树名木生长的植 物。 5.1.4 有树堰的古树名木, 可根据环境 铺设不 同形式的树 堰覆盖物,防 止践踏。 5.1.5 古树名木周 围铺装地面应采用 透气铺装 , 并留 出 至 少 3m3m 的树 堰。 具体技术 按附录 A.1.2.2 的规定执行。 5.1.6 周围没有避雷装置的古树名木, 应 安装避雷装置 。 5.1.7 生长于平地的古树名木,裸露 地 表 的根 应加以
8、保护,防 止践踏;生长 于坡地且树根 周 围 出 现水 土 流失的古树名木, 应 砌石墙 护 坡,填 土 护根 。 护 墙高度、长 度 及 走向 据地势而 定; 生长 于 河道 、 水 系 边的古树名木,应据 周边环境用 石驳、木 桩等进行 护岸 加固,保护根系。 5.1.8 主干被深埋 的古树, 应分期进行 人 工 清除 堆 土 ,露 出根 茎 结合部 。 5.2 地下环境改良 5.2.1 古树名木地 下环境改良 应 达 到 DB11/T 4782007 中第 6.1条的规定。 5.2.2 土壤密实板结, 通气不良, 可采取挖复壮 沟 等 土壤 改良 技 术,结合土壤 通 气 措施,改善土壤
9、 理 化性质。单 株 古树 可 挖 4 6条复壮 沟 , 群株古树 可 在古树之间设置 2 3条复壮沟。 复壮 沟 可 与通 气 管 ( 井 ) 相 连 接, 大 小 和形 状因环境 而 定, 也可根据 情 况单独竖向 埋设通气 管。 具体 技术按附录 A.1的规 定 执 行。 5.2.3 土壤干旱缺水, 应及时进行 根部缓流浇 水,浇足 浇透 ,不得使用喷灌 ,不得使用 再生水;当 土 壤含水量大 ,影响根 系正常生长 时 ,则 应采取措施 排涝 。 5.2.4 土壤被污染 时, 应根据污 染物不同 采取相应 措施加 以 改造, 清除污染 源。 必要时 可换当地 熟土, 并补充复壮 基质。
10、5.2.5 依据土壤肥力状况 和古树名木生长需要 ,适量施 肥, 平衡土壤中矿质营养,可结合复壮沟和 地 面打孔、挖穴 等 技 术进行。根施 肥 料应 经过充分 腐熟 。 5.2.6 地面有通透性差 的硬铺装, 应拆除吸收 根分布区 的铺装 。 同 时 可 结合复壮沟或地面 打孔、挖穴 等 技 术改良 土壤。 6 有害生物防治 6.1 根据古树名木 周 围环境 特 点 ,加 强 有害生物日常 监测 。具体技术 按附录 A.2规定执 行。 6.2 根据古树名木树种、生长状况 确定有害生物防治的 重点 对 象 。 6.3 提倡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 主的无公 害防治方 法。 7 树体防腐、填充、修
11、补 7.1 古树名木树体皮层 或 木 质 部腐 朽 腐 烂, 造 成主干 、枝 干形成空洞或轮廓缺失,应 首先进行 防腐处 理并结合景观 进行填充修补。 具体技术 按附录 A.3的规定执行。 DB11/T 6322009 3 7.2 树体防腐、填充、修补使用的 材料应具 有以下特 点: a) 安全可靠, 绿色环保,对树体 活组织无 害。 b) 防腐材料防腐效果持久稳定。 c) 填充材料能充满 树洞并与内 壁紧密结合 。外表的封堵修补材料包括仿真 树 皮 , 应具 有防水 性 和抗冷、抗热稳定性, 不 开裂 ,防止雨 水渗入。 7.3 对树体稳固性 影 响 小的树洞可 不作填充,有 积水 时可
12、在适当位置设 导 流 管 ( 孔 ) ,使树 液 、 雨水 、 凝 结 水 等 易于 流 出。 7.4 树洞太大或主 干 缺损太多,影 响树体稳 定,填充 封堵 前可做金属 龙骨,加固树体。 7.5 树体填补施 工宜在树木 休眠期 天气干燥 时进行。 8 树体支撑、加固 8.1 树体明显倾斜或 树冠大、枝 叶密集、 主枝中空、 易遭风折的古树名木, 可 采用硬 支撑、拉纤 等 方 法 进行支撑、加固 ; 树体上 有劈裂或 树冠上有 断裂隐患 的 大分枝 可采用螺纹杆加固、 铁箍 加固等 方法进 行加固。具 体技术按 附录 A.4的规定执 行。 8.2 选用材料的规 格 应 根据 被 支撑、加固
13、树体枝干载荷 大小 而 定,材料质量应 合格。 8.3 支撑、加固 设施与树体 接 触 处加 弹 性 垫层 以 保护树 皮。 8.4 施工工艺应 符合相关 工程技术 标准,安 全可靠。 8.5 支撑、加固 材料应经 过防腐蚀 保护处理 。 9 枝条整理 9.1 应根据树种特性 提前制定枝条整理方 案,经专家论证同 意 后 , 选择合 适时机实施 。具体技 术按附 录 A.5的规定 执 行。 9.2 及时整理有 安全隐患 的枯死枝、 断 枝、 劈裂枝、 病虫 枝等。 9.3 能体现古树 自然风貌 、无安全 隐患的枯 枝应防腐 处理 后予以保留 。 9.4 及时疏花疏 果,减少 树体养分 消耗。
14、9.5 应力求创伤面最 小,以利伤 口愈合。 伤口应及时 保护 处理,选择具有防腐、防病虫 、有助愈 合 组 织形成、对古树无害的 伤 口 愈合 敷 料 ,并 定 期 检查 伤口 愈 合 情 况。 10 围栏保护 10.1 树冠下根系 分布区易 受踩踏 、 主干易 受破坏的古树名木 都 应 设置 保护围栏 。 具体 要求见附录 A.6。 10.2 围栏的式样 应与古树名木的周 边景观相 协调。 10.3 围栏应安全 、牢固。 DB11/T 6322009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 A.1 地下环境改良技术 A.1.1 复壮沟土壤改良技术 A.1.1.1 复壮沟施工
15、位置在树 冠垂直投影外侧, 以深 80cm100cm、 宽60cm80cm为宜,长 度 和 形 状因 环境而定, 常用弧状 或放射状 。 A.1.1.2 复壮沟内可根据 土壤状况和树木特性添 加复壮基质 ,补充营养元素。 复壮基质常 采用栎、 槲 等壳斗科树木的自然 落叶,取 60%腐熟落叶 和 40%半腐 熟落叶混合 而成, 再 掺加适量含 N、 P、 Fe、 Zn等矿 质营养元素 的肥料。 复壮沟内 也常根据 情况添加 适量 的紫穗槐、 苹果、杨 树等健康 枝条。 A.1.1.3 复壮沟的一端或中 间常设 渗水井,深1.2m1.5m, 直 径1.2m,井内壁 用砖垒砌而成 , 下 部不 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632-2009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 632 2009 树名 保护 复壮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