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1312.7-2017 湖南衡东土菜 第7部分:青贡椒炒潦菜.pdf
《DB43 T 1312.7-2017 湖南衡东土菜 第7部分:青贡椒炒潦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 T 1312.7-2017 湖南衡东土菜 第7部分:青贡椒炒潦菜.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地方湘菜源流 湘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其原因在近代湘菜发生发展历程探析已述。也因此辨明:湘菜分 为官商湘菜和家常湘菜两种风格特征。沉寂在城市街头巷尾、闹市城镇和乡村农家的,服务于广大 湖湘老百姓日常饮食、聚会、宴请、交流的家常湘菜,则一直贯穿于春秋战国到 20世纪中叶处于物 质匮乏的年代,从而 形成了 家常湘菜的风格特征: “粗拙豪放 、 不拘 一格、 味浓油重 、 酸辣色红 、 光 辣至极 。 ”这里 , 我们要 探 讨 家常湘菜的 来源 和 表现形式 。 一、家常湘菜风格特征的形成 家常湘菜风格特征 来源 于 如下三个方面 : 1来源 于 清朝 之 前 的历 朝 历代 演变 而 来 的
2、菜 点 。 这些 菜 点基本维持了 春秋战国 时期形成 的 荆楚 菜系的风格特征:大 苦咸酸 , 略带辛甜 , 熏腊色深油重 , 缺海味 。其中 辛味料 为 葱 、 蒜 、 辣蓼 、 花 椒 、生 姜 、 胡椒 , 甜味料 为 甘蔗 , 苦味料 为 艾 叶、 苦瓜 、 茶 叶。 2来源 于明 末清初传入 的 辣椒 , 清朝 中叶 开始 在湖 南 作为 调味料 食 用 , 深深地改变了 湖 南人 的 饮食风格。 由 于湖 南 特 殊 的 地形地貌导致 的 湿热 和 湿冷气候 , 能被具有强烈 发 汗功能 和 抑菌 作 用 的 辣椒 所冲破 , 获得 了 相应 的 散 发和 释 放 , 把 花椒
3、挤走 , 让 胡椒 靠边 , 辣蓼 退出 食 用 舞台 ,因而 成了 湖湘 人们不 可或 缺 的食物 ; 辣椒 又与 湖湘 山民刚烈 、 强悍 、 不 怕死 的 性 格为 伍 , 几乎 成 为 辣味 物质 的 唯 一 来源 , 深深 植根 于老百姓的日常生 活 之中。 3来源 于商 贾 湘菜的 影响 。 如 1919年,市 厨周秉 亁 聘 请 与 之年 龄相仿 的 夏敬 秋 当绳墨厨师 , 以 改变“色重油浓 、 无 菜 不辣” 的 传 统做法 , 吸收 一 些 粤 菜、 淮扬 菜的 优势 , 把长沙奇珍阁 的菜 做 一 次全 面改 良 ,从而 带 领 其 团队跻身 商 贾 湘菜的 行列 。
4、同 样 ,代 表 官商湘菜的 “ 长 箸 大 盘 ” ,在 1921 年的 记录 中 表 明: 当 时 零陵 人 请 客 ,一 般都借 用 谭厅 和 谭桌 , 成 为一 时 风 尚 。 20世纪 六七十 年代的 长沙 县 乡村 办酒席 , 能有墨 鱼上席是 家 境比较好 的 人 家 置办 的 筵席 了 。 随着 官商湘菜的发展,也 不 断提升着 家常湘菜的 烹饪水平 和 档 次 ,直到 改 革 开放三 十 年 间 , 人们 的物质生 活 条件 不 断 改 善 , 逐 步进 入 丰衣足 食的 时 代,家常湘菜的 用料 、 烹 调 技 法与 官商湘菜日 趋月 近, 有 融合 之 势 。 二、地方湘
5、菜是家常湘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物质一直处于匮乏的年代,处于 丘陵 山 区 的广大湖湘 人 民 家 庭 饮食 以植 物 性 食物为 主 , 五谷 杂粮 、 豆制品 、 蔬 菜 是主 要 的食物原 料 ,为 备青黄 不 接 而 晒干 或 入 坛腌制 ; 喂养猪肉 、 鸡鸭等 家 畜 家 禽是 与 人 争粮 食的,一 般 作为 消耗残羹剩饭进 行 适量饲养 , 是 积少 成 多 的 储钱罐 而已, 鱼 虾田螺 等水 产 则 是 时 令捕 获 的 补充( 湖 区 除外) , 海 鲜 几乎 没 有 ,一年 四季仅 在 逢 年 过节 、 红 白喜事 之宴请 时 才 能 杀 猪 宰 鸡 宰 鸭 招待亲戚朋
6、友 , 改 善 生 活 , 吃 不 完 的 才 熏腊 或 入 坛腌制 , 吃 上 一年。因此,日 常家 庭 饮食 是 以 蔬 菜、 豆制品 为 主 , 包括 坛 子 菜, 可以 说 是 素 食, 即算 是 城市的 小吃 ,也 基本 上是 以 大 米 、 面 粉 和 豆制品 为原 料 制 成 的 素 食 ; 大 型 宴请 活 动 则 主 要 是 以 动 物 性 食物为 主 , 蔬 菜 几乎 不 上桌 。 所以 ,家常湘菜 最 初 起 源 于家 庭 素 菜和乡宴 荤 菜,原 料 与 制 作 方 法相 对简单 些 。 由 于 各 地地 理 条件 、 文化习俗 、 文 人 交流 情况 等 不 同 ,在
7、一 定 地 域范围内 形成 以 某 一湘菜 烹 调方 法或 某类 地 域 原 料 特 点 或 某 一 烹 调 器 具 特征 或 某 一 文化 特征的、代 表 该 乡村城镇特 色 的 酒席 菜 点 , 我们 称 之为 地 方 湘菜, 如 以 蒸 为 烹 调方 法 的 浏阳蒸 菜, 以 火炉子加瓦钵子煮 或 煨 制 为特征的常 德钵子 菜, 以 动 物 性 水 产 为 主 料 特征的 巴 陵 全 鱼席 , 以 各 民 族标志 性 菜 肴组 成 的湘 西 民 族 菜 等 。 可 见 , 地方 湘菜 是 家 常湘菜 最集 中的 表现形式 。 当 然 , 游 走 于乡宴之 外 的风 味 小吃(即小吃 湘
8、菜 ) ,也 是 家常湘菜 留存 于老百姓 记 忆 里 抹 不 去 的 乡 愁! 面 向 城镇市 民 红 白喜事 等 集 会宴请和流 动 人 口 的一 般 商务饮食的市 肆 湘菜,在 匆匆 行走 的 脚 步 下 留 下了 脍炙 人 口 的 故 事 。 目 录 1 衡东土 菜 源 流 ( 1) 2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1部 分: 衡东土 头 碗 ( DB43/T 1312.1 2017) ( 7) 3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2部 分: 杨桥麸 子 肉 ( DB43/T1312.2 2017) ( 17) 4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3部 分: 酒 糟 鱼 ( DB43/T 1312.3 2
9、017) ( 27) 5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4部 分: 石湾脆肚 ( DB43/T 1312.4 2017) ( 37) 6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5部 分: 黄 鳝炒蛋 ( DB43/T 1312.5 2017) ( 47) 7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6部 分:大 浦血 米 鸭 ( DB43/T1312.6 2017) ( 57) 8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7部 分: 青 贡 椒 炒潦 菜 ( DB43/T 1312.7 2017) ( 67) 9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8部 分: 新塘削骨 肉 ( DB43/T 1312.8 2017) ( 77) 10 湖 南 衡东土 菜
10、第 9部 分: 曝 辣椒 炒仔 鸡 ( DB43/T 1312.9 2017) ( 87) 11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10部 分: 芥 菜 炒牛 肉 ( DB43/T 1312.10 2017) ( 97) 12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11部 分: 棋 子 肉 ( DB43/T 1312.11 2017) ( 107) 13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12部 分: 黄 贡 椒 炒羊 肉 ( DB43/T 1312.12 2017) ( 117) 14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13部 分: 草 市 豆 腐 ( DB43/T 1312.13 2017) ( 127) 15 湖 南 衡东土 菜
11、第 14部 分: 豆 渣蛋饼 ( DB43/T 1312.14 2017) ( 137) 16 湖 南 衡东土 菜 第 15部 分: 神曲 米 饼 ( DB43/T 1312.15 2017) ( 147) 1 衡东土菜源流 衡东土 菜, 是 以 衡东 本地 所 产 食 用 农 产 品 为原 料 土 法 制 作,为 寻 常老百姓日常食 用 的, 具有 鲜 、 辣 、 简 、 土 为风格特征的 地方 湘菜, 是 湘菜的一 个重要地方 支 系。 一、衡东土菜的特点 (一)衡东土菜的最大特点是“土”,即“朴实粗拙” 1 食 材土 生 土 长 。 本地 所 产 的 土 畜 产 品 作 主 料 , 以
12、衡东 山 茶油 、 米 烧 酒 、 黄 贡 椒三 件 宝 作 辅 料 , 多 山珍 , 简称 主 料“ 土 产 ” , 辅 料“ 土配 ” 。 俗 话 说 “ 炒 好 土 菜 三 件 宝 , 调味 米 酒黄 贡 椒 , 荤 菜 讲究 茶油 烧 ”。 衡东 山 茶油 : 20世纪 70年代 初 , 衡东林业科研 人 员 在 杨桥 镇的 潭江 村 选育精培 “ 衡东 大 桃 ”油 茶 品 种在 闽 、 浙 、 赣 、 鄂 大 面 积 推 广, 所 榨 山 茶油 芳香 浓 郁 , 余 味 绵 长 ,为 佐 菜之 宝 。 取 优 质大 米煮 饭 , 拌 上 草药 酒 曲 粉 发 酵 , 连糟 带 汁
13、用 木甑 蒸 馏 , 得有 烧 焦 味 的、 酒 精 在 18 28度 的 米 烧 酒 , 能 去 腥增 味 , 醇 香 独 特, 成 为 衡东 人 炒 鱼 、 肉 、 鸡等 荤 腥 菜之 必 备 。 衡东 县 三 樟 乡 ( 镇 ) 独 产 的 黄 贡 椒 佐 菜, 彰显 中 辣 、 微 甜 、 微 香 特质。 2 土 法 烹 调 , 简称 烹饪 “ 土 制 ” 。 烹 调方 法以 烧 、 炒 为 主 , 以 蒸煮 为 辅 , 讲究 火 候 和 炒 功 。 3 装 盘 “ 土 式” 。 装 盘 不 事 雕饰 、 清 爽自 然 , 筵 宴 恪守 “ 八大 碗 ”。 (二)衡东土菜的第二大特点是
14、食材鲜活、鲜嫩 “ 鲜 ” 为 衡东土 菜的 第 一 要 素 。 衡东 人 做 家常菜, 极 为 讲究 原 材 料 的 鲜 活 、 鲜 嫩 。 有 诗云 : 炒 青蔬 于 滴露 , 烧 畜禽 于 余 腔 。 每 当 曙 光初 启 , 衡东 城乡的菜市 场 已 是 人 头 攒 动 ,家 庭主 妇 、食 堂采买 、 酒 店 老 板 在 各 个 菜 摊 上 、 禽 笼 前 争 相 选 购 当 天 新 摘 新 宰 的 各 种食 材 , 极 尽挑 选 , 量 少 而 精 。 这 体 现了 衡东 人 崇 尚 的 “ 猪 吃 叫 , 鱼 吃 跳 , 隔夜 蔬 菜 不 上 灶 ” 的 传 统 。 (三)衡东土
15、菜第三个特点是“甜脆辣” 衡东土 菜 有 非 常特 别 的 “甜 脆 辣” , 即 辣 中 带甜 、 辣 中 带 脆 、 辣 而 不 火 、 辣 后 留香! 因为 使 用了 衡 东 特 产 黄 贡 椒 。 黄 贡 椒 是黄 椒 中的 极 品 , 盛 产 于 衡东 县 三 樟 乡一 块约 十平 方 千 米 的 地方 , 自 清初始 种, 历 经筛 选 ,在 红 壤 土 和湘 江 水 的 滋 养 下 , 逐 渐 形成 一种特 有 的 地方 品 种: 它 的 外 形 小 而 短 , 肉 厚 多 皱 , 黄 澄澄 , 晶莹闪亮 , 微 甜 微 香 ,中 等 辣 度 , 取 鲜 椒 佐 菜, 甜 脆 可
16、 口 , 以 米 烧 酒 浸泡 ,则 辣 香 盈室 , 晒干 后 干 煸 , 余香绵 长 。 (四)衡东土菜的第四个特点是“简便” “ 简 便 ” 是 衡东 人 的 行 事 风格。 衡东 厨师 恪守 “ 一 主 一 配 ”、“ 一菜一 法 ” 的 古 老 技 艺 , 即 每 个 菜 保 持 一种 主 料 和一种 配 料 搭 配 ,菜 品 清 靓 素 净 ; 采 用 一种 烹 调方 法 , 制 作 简 便 。 有 人调 侃 衡东 菜 时 说 :“不 放味 精 会 用 盐 ,一 瓶酱 油 吃 三 年, 烧 酒 调 出 香 中 甜 。 ” 二、历史文化与菜系的形成 衡东土 菜特 点 的 形成 , 与
17、 其 所 处的 地 理 位 置 、历 史 变 迁 、历 史 人 物、风 土 人 情 和 典 故 密 不 可 分。 公元 310年, 孙吴 于 长沙 郡 西 部 设 衡 阳 郡 , 郡治设 在 今 湘乡, 下 辖 蒸阳( 今 衡 阳 县 ) 、 重 安 ( 今 衡 2 南 县 )、湘 南 、湘 西( 今 衡 山 、 衡东 、 南 岳 区 )、湘乡、 益 阳 等县 。明 洪武二 年 ( 公元 1369年 ) 改 为 衡 州府 。 清 乾隆二 十 二 年 ( 公元 1757年 ),析 衡 阳 东 南 境置 清 泉 县 。于 是 , 衡 州府辖 衡 阳 、 清 泉 、 衡 山 、 耒 阳 、常 宁 、
18、 安仁 、 酃 县七县 。 虽 时 代 变 迁 , 辖 制 更迭 , 衡东 人 承祖 制 , 克俭勤 , 好 美 食, 善 炊 厨 的 秉 性 未 改 , 洗炼 出 “ 荤 菜 素 制 ( 用茶油 ) 、 素 菜 荤 调 ( 用 猪 油 ) ” 的 独 特 技 法 ,也 就 是 “ 乡 里 的 狮 子 乡 里 舞 , 山 里 的 土 菜 土 法做 ” 。 以 此 奠 定 了 衡东土 菜乡 情 难移 、原生原 味 的特质。 衡东 县 于 1966年 由 衡 山 县 析 出 而 置 , 辖 湘 江 之 东 凡 六区 一镇, 现 为 15镇 2乡,近八 十 万 人 口 。 境 内 有 洣 水 、 永
19、乐二河 与 攸 县 、 茶 陵 、 炎 陵 、 安仁 县水 路 相 通 , 与 衡 南 、 株洲 、湘 潭 三 县 紧邻 , 千 百年 来 为 “ 杉 簰 客 ”、 盐 豆 商 经 营驿道 , 餐 饮 业 亦 应 运 而生, 又 因 地 域 相 对 闭塞 ,家常菜 口 味 甚 浓 ,原 汁 原 味 , 形成了 强烈 的 “ 小 河 菜 ” 特 色 。 倚 重 自古 以 来南 岳 衡 山 ( 古 属 衡 山 县 ) 之大 名 ,其 厚 重 的 寿 食 文化积 淀 , 加 之 地 处湘中 丘陵 ,历 经 时 间 的 洗涤 , 保 留 了 许 多 无 辣椒 的历 史 名 菜, 起 始 应 在 辣椒传
20、入 湖 南 ( 公元 1689年 ) 之 前 , 距今 已 有 300年 以 上 的历 史 , 至 今仍 是 待 客 、 设 宴之 必 选 。 如 出 自 山 野 农 舍 的 坛 子 菜: 杨桥麸 子 肉 、 酒 糟 鱼 、风 吹萝卜皮 、 炒 风 吹 肉 ; 时 鲜 菜: 芥 菜头 炒牛 肉 、 白 萝卜焖 鸡 和 土 头 碗 等 菜 肴 均 不放辣椒 。 相 传清朝 中叶, 本地 乡 里 读书 人 彭浚 , 高 中 状元 , 面 见 皇帝 , 无 礼 进 宫 , 遂献 上随 身 携 带 的 土 产 黄 椒 , 皇帝 品 后 , 口 味 大 开 , 龙 心 大 悦 , 即 命 名 黄 椒 为
21、 “ 黄 贡 椒” ,年年 朝 贡 。此 后 当 地形成 种 植 黄 贡 椒 的 传 统 习 惯 。因 衡东 地 处湘 南 丘陵 地带 , 气候 温暖潮 湿 , 黄 贡 椒 去 湿 驱寒 开 胃 的 功 效 也 令 衡东 人 嗜 黄 贡 椒 上 瘾 , 成 就 了 衡东 菜 独 特的风 味 。 历 史 上 在老 衡 山 县县制 时期 , 名 谓 “ 湘 腰 席 ” 的宴 席 , 是 以 头 碗 中 盖臊 子 的 主 料 命 名 的, 如 臊 子 中 以 猪 腰 花 为 主 就 称 “ 湘 腰 席 ” , 富贵 人 家 用海 参 、 蛏 干 为 主 料 就 称 “海 参 席 ” ,一 般 人 家
22、 不放这些 主 料 , 就 称 “ 湘 游 席 ” 。 衡东 宴 席 规 格 习俗 是 八大 碗 、 四 炒 盘 、 四小 碟 。 席 面 盛 行 的 “ 八大 碗 ” , 以 南 岳 山 为 界 , 有 后 山 ( 衡 山 白 果 一 带 )“ 八大 碗 ”, 前 山 ( 衡 山 县 城湘 江东 侧 )“ 八大 碗 ” 之分。而 前 山 “ 八大 碗 ” 又有 大 河 里 ( 沿 湘 江 两 畔 , 以 石湾 为中 轴 )“ 八大 碗 ”, 小 河 里 ( 洣 水 河 贯穿 衡东东 南 部 )“ 八大 碗 ” 之 称 。 衡东 现 今 流 行 的则 是 大 河 里“ 八大 碗 ” 中的 “
23、土 头 碗 、 清 蒸 鸡 、八 宝 甜 菜、 肚 炖肺 ” 四 碗 蒸 菜 炖 菜 与 小 河 里“ 八大 碗 ” 中的 “ 棋 子 肉 、 蛏 干 萝卜 、 小 炒 三 丝 、 清 蒸 鱼 ” 四 碗炒 菜 煮 菜 蒸 菜的 最 佳 组 合 , 体 现 出 五 蒸 、一 煮 、 一 炖 、一 炒 的 “ 八大 碗 ”传 统 格 局 。 现 在的 “ 八大 碗 ” 依序 为 土 头 碗 ( 又 称 七 层楼 )、 清 蒸 鸡 、 肚 炖肺 、 小 炒 三 丝 、 棋 子 肉 、八 宝 甜 菜、 蛏 干 萝卜 、 清 蒸 鱼 。 四 炒 盘 为: 动 物 类 卤 、 腊 菜和 豆 类 制品 小
24、 炒 , 如 卤 心舌 合 炒 、 小 炒 鸡杂 、 小 炒羊 肉 、 小 炒香 干 , 量 少 而 精 。 “ 四小 碟 ” 为 剁 辣椒 、 豆 腐 乳 、 嫩 仔 鱼 、 花 生 米 等 。 近 几 十 年, 随着 生 活 水平 的 提 高 和 人们 口 味 的 变 化 ,宴 席 模 式 也 有所 改变 , 蛏 干 萝卜舍 弃 了 , 过 去 上 不了 正 席 的 “ 王 八 ”( 甲 鱼 )、 狗 肉 、 鳝 鱼 也 被列 入 主 打 菜、 上品 菜,于 是 “ 八大 碗 ”演变成“ 十 大 碗 ” 、 “ 十 二 大 碗 ” 之 盛 大 规模 。 丧 席 则 以 “ 湘 腰 席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3 1312.7-2017 湖南衡东土菜 第7部分:青贡椒炒潦菜 1312.7 2017 湖南 衡东 部分 青贡椒炒潦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