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涟西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涟西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涟西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县涟西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为提高温室内栽培作物的产量,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光照,提高温度 B白天增加光照,夜间提高温度 C白天增加光照,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D降低光照和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实际光合作用量 -呼吸量,所以增加作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减少作物呼吸量,能有效提高温室内栽培作物的产量。提高温度能增加酶的活性,而适当降低温度,能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因此,白天增加光照,增加作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
2、以选 C。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提高温室内栽培作物的产量的理解。 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不可能有 A静脉或淋巴管长时间受压迫 B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 C过敏反应时血管壁通透性增 强 D不大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 =细胞外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双向渗透,组织液也可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浆。当组织液增多时,会导致组织水肿。如静脉或淋巴管长时间受压迫、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过敏反应时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都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
3、分向组织液渗透增多,从而导致组织水肿。不大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只会导致尿量增加。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的理解。 下列有关基因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存在基因,且它们都在染色体上 B基因就是一段有功能的核酸,可以是 DNA,也可以是 RNA C任何生物体内的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构成基因的核苷酸总共有 5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存在,但细胞质中中没有染色体,所以 A不正确。基因就是一段有功能的核酸,绝大多数是 DNA,但有些病毒只有 RNA,所以它们
4、的基因是 RNA,所以 B正确。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可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所以 C不正确。构成基因的核苷酸总共有 4种,所以 D不正确。 考点:基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如图所示,甲、乙两瓶盛有等量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溶液内同时加入足量同种酵母菌,甲瓶内液体不断通入 N2,乙瓶内不断通入 O2, 1h后,测定两瓶溶液的 pH,结果是 ( ) A乙的 pH高于甲 B甲的 pH下降,乙的上升 C甲的 pH上升,乙的下降 D乙的 pH低于甲 答案: D 试题分析:酵母菌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和 O2;
5、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瓶内液体由于不断通入 N2,所以甲瓶内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乙瓶内不断通入 O2,所以乙瓶内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因此乙瓶内产生的 CO2多。又由于 CO2是酸性气体,所以两瓶内溶液的 pH都下降,并且由于乙瓶内产生的 CO2多导致乙的 pH低于甲。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以酵母菌进行呼吸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出生率 、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正确是 ( ) A在 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也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
6、净补充量 D在 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 K/2 时有害动物的增长率最高,此时不是控制有害动物最佳时期;人口增长可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等来调整,因此图示规律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在 K 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所以 ABD不正确。 考点:种群 点评:本题以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图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 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 图中序号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中 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 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 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 是脂肪 C若 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
7、物的遗传信息,则 是 DNA D若 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 最可能是糖原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 含 CHON 四种元素,所以多聚体可能是蛋白质, 因而 最可能是氨基酸正确。 和 只有 CHO 三种元素,所以只能是糖类和脂肪,又 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所以 是脂肪; 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 最可能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所以 BD正确。在生物体细胞中, DNA是遗传物质,贮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但mRNA是由 DNA转录而来,也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所以 可能是 DNA 也可能是 mRNA,故 C不正确。 考点:细胞的化学成分 点评:本题难
8、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的化学成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理解。 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为精细胞 B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含 2个染色体组, 4个染色体 D该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因此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为精细胞或极体;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Bb 可能是间期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形成的;所以 ABD不正确。 考点: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
9、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理解。 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 值提高 B 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B到 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 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 K 值。所以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 值提高,所以 A正确。 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但仍大于 0,所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 B不正确。 B到 C变化过程中,由于
10、种群数量的增加,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所以 C正确。曲线 Y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由于空间和资源条件有限,所以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故 D正确。 考点:种群 点评:本题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 CO2含量,结果如图。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植株比乙值株固定 CO2的能力强 B 020min 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C 025min 期间乙植株释放 O2速
11、率的变化趋势是增强 D 3045min 期间两个玻璃罩内 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植株所在密闭透明玻璃罩内的 CO2含量比乙值株所在密闭透明玻璃罩内的 CO2 含量多,说明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 少,因此,甲植株比乙值株固定 CO2 的能力弱,所以 A 不正确。在 020min 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CO2浓度,所以 B不正确。025min 期间,由于乙植株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因而释放 O2速率的变化趋势也是增弱,所以 C不正确。在 3045min 期间,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为 0,说明甲、乙植株此
12、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所以 D正确。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以培养大豆幼苗,测定玻璃罩内的 CO2含量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 中,分裂间期较短分裂期较长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染色体和 DNA的比例是 1: 2 C初级精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交叉互换 D次级卵母细胞后期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间期较长,约占 90%左右,分裂期较短,所以 A不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染色体和
13、 DNA的比例是 1: 1,所以 B不正确。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进行交叉互换,所以 C不正确。次级卵母细胞后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因此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所以 D正确。 考点:细胞分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理解。 蛋白质的肽键是以下列哪一种方式形成的 A a一氨基与 a-羧基缩合而成 B a一氨基与 B-羧基缩合而成 C a一氨基与 a-羧基缩合而成 D a一氨基与 B-羧基缩合而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
14、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化学式表示为 NHCO 。所以选 A。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蛋白质的结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肽键形成的理解。 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原肠胚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细胞的总面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逐渐增大 B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含量增加 C每个细胞的 DNA含量不断增加,全能性增高 D囊胚腔逐渐 减小,形成原肠腔和羊膜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受精卵 2 细胞 4 细胞 8 细胞 桑椹胚 囊胚 原肠胚。由于在分裂过程中,总体积几乎不变,
15、通过细胞分裂,每个细胞的体积在减小,表面积在增大,所以细胞的总面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逐渐增大,细胞与外界物质的交换能力逐渐增强,故 A正确。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种类增加,含量减少;每个细胞的 DNA含量复制后加倍,分裂后保持不变,细胞全能性减弱;囊胚腔逐渐减小,形成原肠腔;所以 BCD不正确。 考点:动物的个体发育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动物的个体发育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蛙的受精卵发育过程的理解。 如下图表示 pH、温度与反应物剩余量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酶的最适 pH为 8 B温度从 0M 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 pH从 6升高到 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16、D pH从 6升高到 8,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答案: C 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根据题意和图示 分析可知: pH 从 6 升高到 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都是反应物剩余量最低点,所以 C正确。该酶在 pH为 6、 7、 8中活性最高的是 pH为 8,但不能确定 pH为 8就是最适 pH值;温度从 0M 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pH从 6升高到 8,酶的活性逐渐升高;所以 ABD不正确。 考点:酶 点评:本题以 pH、温度与反应物剩余量的关系为背景,考查影响酶
17、活性的因素,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白毛与黑毛 B羊的长毛与白毛 C水稻的高杆与抗病 D鸡的长尾与狗的短尾 答案: A 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猫的白毛与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羊的长毛与短毛、白毛与黑毛属于相对性状;水稻的高杆与矮杆、抗病与不抗病属于相对性状;鸡的长尾与短尾、狗的短尾与长尾属于相对性状。 考点:生物的遗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的遗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对性状概念的理解。 下列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红绿色盲 B 21三体综合征 C白化病 D艾滋病 答
18、案: D 试题分析: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主要有: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等。其中,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该病毒主要侵染人体 T 细胞,属于传染病。 考点:人类遗传病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人类常见疾病判断的能力。 红玫瑰花非常漂亮,它的花瓣细胞中含有红色色素。储存这些色素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液泡 C线粒体 D内质网 答案: B 试题分析:液泡由液泡膜和膜内的细胞液构成,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液泡内的色素有花青素,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
19、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从而影响植物的花色。液泡内的色素与叶绿体色素成分和功能均不相同。所以储存红色色素的细胞器是液泡。 考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液泡功能的理解。 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a、 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 a部位兴奋一定能够使 d兴奋 B兴奋由 b传 至 c的过程中, 处膜外电流方向是 bc C 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 释放再作用于 D神经递质的释放与 无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
20、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单向的特点。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部位兴奋能够使 d兴奋或抑制;由于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所以兴奋由 b传至 c的过程中, 处膜外电流方向是 cb ;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所以与 线粒体有关;故 ABD不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突
21、触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贮藏蔬菜或水果时,将空气抽掉一部分并增加二氧化碳的量,会延长贮存时间,原因是( ) A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 B控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C加快了物质的转化 D促进 了光合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蔬菜或水果在贮藏时,由于细胞进行呼吸作用而分解有机物,所以要想延长贮存时间,就必须降低细胞呼吸作用。将空气抽掉一部分并增加二氧化碳的量,可以明显降低氧气浓度,从而降低有氧呼吸的强度,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贮存时间。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条件的理解。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
22、是 ( )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B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 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不论在进化地位上的位置如何,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具有适应能力;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是节肢动物;所以 ACD不正确。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的总和,所以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故选 B。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免疫系统对人体健
23、康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调或遭到破坏,将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如艾滋病。下列疾病中,与免疫相关的是 A巨人症 B过敏性鼻炎 C高度近视 D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 BD 试题分析: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过强,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所以与免疫相关的是过敏性鼻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故选 BD。 考点:免疫调节 点 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免疫失调的理解。 下图表示将抗原或生理盐水注射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淮安 涟水县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