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贵州湄潭县乐乐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贵州湄潭县乐乐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贵州湄潭县乐乐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贵州湄潭县乐乐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及其安全性评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输卵管冲取的卵子都需经过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予在体外受精 B三北防护林松毛虫肆虐主要是由于违背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 C中国政府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禁止进行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 D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大田种植转基因抗旱、抗除草剂作物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输卵管冲取的卵子可以直接与获能精子在体外受精,故 A错误;三北防护林松毛虫的灾害说明了人工林生物种类少,抵抗力稳定性差,故 B正确;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但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2、故 C错误;转基因作物存在着安全性问题,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工程的应用及安全性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图中 表示的是生物体内 3种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叶黄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 B 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C细胞中有 就必定能通过光反应产生 D 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 的组成单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为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叶黄素小,故 A错误; 为tRNA, 为 ATP,由于叶绿素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故 B 错误;光反应阶段除了需要叶绿素还需要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 C错误; 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
3、,剩下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 RNA的组成单位,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生物体中的某种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 A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该种酶能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故可把一个个的氨基酸水解下来,故最终水解成许多氨基酸,而氨基酸不能再水解,故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碳酸酐酶含有一条卷曲的多肽链和一个锌离子。该酶能催化反应H
4、2CO3CO2+H2O,可使人免于 CO2中毒。以上现象说明锌离子不参与( ) A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 pH稳定 D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锌离子是构成碳酸酐酶的组成成分,故 B正确;碳酸酐酶能催化碳酸的分解,可使人免于二氧化碳中毒,因此 C、 D正确,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无机盐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由一分子五碳糖( a)、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 b)构成了化合物( c),对 a、 b、 c的准确叙述是( ) A.a是核糖, b是碱基 A、 T、 C、 G,则 c为核苷酸 B.a是脱氧核糖,
5、 b是碱基 A、 T、 C、 U则 c为核糖核苷酸 C.a是核糖, b是碱基 A、 U、 C、 G、 T则 c为核糖核苷酸 D.a是五碳糖, b是碱基 A、 U、 C、 G、 T则 c为核苷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 A、 G、 C、 T、 U)构成核苷酸,其中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 A、 G、 C、 U)构成核糖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 A、 G、 C、T)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故 A、 B、 C错误,而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
6、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糖、麦芽糖和纤维素均可被水解 B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C相等质量的淀粉比脂肪所含能量多 D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合成时均需要模板 答案: B 试题分析:果糖属于单糖,不能被水解,故 A错误;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还有少量的胆固醇,故 B正确;淀粉中 C、 H所占比例比脂肪中 C、 H所占比例小,故氧化分解放出能量少,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有机物,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都有水的参与 B水是核
7、酸、多糖和蛋白质合成的共同产物 C癌变细胞内自由水增多,细胞的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D葵花籽炒制过程中散失出来的是自由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水的光解,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反应,故 A正确;核酸、多糖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合成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脱水缩合,故 B正确;癌变细胞能无限增殖,新陈代谢速率加快,自由水含量增多,故 C正确;葵花籽炒制过程中散失的水分主要是结合水。 考点:本题考查水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用显微镜的一 个目镜分别与 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
8、乙是甲图中 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条件下比 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 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 d条件下大 C 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 d条件转变为 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甲图可以看出, a、 b、 c、 d的物镜放大倍数递减, b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比 c条件下少,故 A错; a条件下视野最暗,故 B错误;由乙图可以看出细胞不在视野中央,故不移动装片, a 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故 C 正确;由乙图可知,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才能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
9、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 D醋酸菌不含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 D 试题分析: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故 A正确;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核仁,有 DNA,能进行转录和翻译,故 B正确;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故 C正确;醋酸菌不含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生物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10、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糖蛋白、限制酶、抗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B乳酸菌、蓝藻和酵母菌的细胞中都有核糖体、 DNA和 RNA C线 粒体、核糖体、质粒等成分中都含有核糖 D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相似的物质成分和空间结构 答案: C 试题分析: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限制酶具有专一性,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抗体能够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故 A 正确;乳酸菌和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共同点都有核糖体、 DNA和 RNA,故 B正确;线粒体与核糖体中都含有 RNA,而质粒是环状 DNA分子,不含核糖,
11、故 C错误;生物膜都具有相似的成分和结构,可以相互转化,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 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如图甲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的一部分,图乙是 X、 Y、 Z三种参与细胞膜构成的有机化合物的的元素构成关系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 a相当于图乙的 X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单糖 B图甲中的 b相当于图乙的 Y物质,具有信息传递和识别的功能 C图甲中的 c相当于图乙中的 Z物质,其元素组成与核糖体相同 D若 X是性腺分泌的激素,则其以图甲中 D方式排到细胞外 答案: C 治疗性克隆有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
12、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C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的潜能保证 过程的进行 D 、 过程不进行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过程只是培育某些组织细胞进行移植来治疗,并没有得到生物个体,因此没有实现全能性,故 A错误;该过程中应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手段,故 B错误;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故 C正确; 、 过程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故有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所以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核移植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
13、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在制备 X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如果用 a表示骨髓瘤细胞, b表示产生 X抗体的浆细胞, c为产生 Y抗体的浆细胞,促进细胞两两融合后,对融合细胞进行了两次筛选,其目的分别为( ) A从 aa、 bb、 ce、 ab、 ac、 bc中选出 ab、 bc;从 ab、 be中选出 ab B从 aa、 bb、 ce、 ab、 ac、 be中选出 ab、 bb;从 ab、 bb中选出 bb C从 aa、 bb、 cc、 ab、 ac、 bc中选出 ab、 ac;从 ab、 ac中选出 ab D从 aa、 bb、 ce、 ab、 ac、 be中选出 ab、 b
14、c;从 ab、 bc中选出 ab 答案: C 试题分析: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定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有关植物克隆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诱导某些植物的愈伤组织能使其直接发育成花芽 B植物组织培养中通过调节营养物质的配比可以实现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 C植物愈伤组织通过液体悬浮培养能分散成单细胞,这种单细胞能发育成胚状体 D通过大量培养特定细胞系,可以克隆出大量能产生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的细胞 答案: B 试
15、题分析:通过诱导植物的愈伤组织可以使其分化成花芽,故 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配比来实现器官的发生和形态建成,故B错误;植物愈伤组织通过液体悬浮培养成单个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分化成胚状体,故 C 正确;可以通过植物细 胞培养,通过细胞分裂产生重要的代谢产物,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图表示利用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部分过程,其原理与细胞内 DNA复制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理论上推测,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 A的 DNA片段占 3/4 B在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
16、核苷酸链等长的 DNA片段 C引物之间或引物自身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不能扩增目的基因 D耐热的 DNA聚合酶总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 3端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理论上推测, PCR第二轮后得到四个 DNA片段,其中有两个含有引物 A和引物 B,有一个只含有引物 A,因此含有引物 A的片段占 3/4,故A正确;从第三轮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 DNA片段,故 B错误;引物之间或引物自身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不会扩增目的基因,故 C正确;耐热的DNA聚合酶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 3端,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PCR技术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 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 在基因工程中依次叫做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 B形成 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 DNA聚合酶和 DNA连接酶 C由 培育至 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过程 D在 幼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的 叫做运载体, 叫做目的基因,故 A错误;形成 的操作中使用到的酶有限制酶、 DNA连接酶等,故 B错误;由 培育至 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故 C正确;在 幼苗
18、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步骤,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用 DNA连接酶把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I(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ATC )切割过的质粒和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GATCC )切割过的目的基因连接起来后,该重组 DNA分子如右图所示,该重组 DNA分子能够再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I切割开的概率是( ) A 1 B 7 16 C 1 4 D 1 2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切割后露出的粘性末端相同,都有 GATC,故用 DNA连接酶连
19、接起来后,一定能被限制性内切酶 切割,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根据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可以表示植物细胞内储能物质 b和糖原 a的关系 B若乙中 a和 b分别代表 DNA和 RNA,则乙图可以代表原核细胞内的核酸 C丙图可体现出细胞生物膜系统 c、核糖体 a和线粒体 b的关系 D丁图能体现酶 c、蛋白质 a和核糖核酸 b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b是淀粉,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故 A错误;原核细胞内的核酸有两种: DNA和 RNA,故 B正确;核糖体是无膜结
20、构的细胞器,故 C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内的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 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 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1个 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 3个谷氨酸 B合成 1个 C22H34O13N6分子同时将产生 5个水分子 C 1个 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 1个游离的氨基和 3个游离的羧基 D在细胞中合成 1个 C22H34O13N6分子至少需要 3种 tRNA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分子式可以看出,氮元素有 6个
21、,该肽链是六肽,根据氧元素有13个,那么肽键个数是 5个,加上一端的羧基中有两个氧元素,故 R基团上的氧元素个数是: 13-( 5+2) =6(个),故谷氨酸的个数是 3个,故 A正确;六肽形成时要脱去 5分子水,故 B正确;该多肽链一端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另外 R基上还有 3个游离的羧基,故 C错误;每种 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因此至少需要 3中 tRNA,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B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分子、原子不属于系统
22、C生物体依靠单个细胞无法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糖类,也可以是其他成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的发生在细胞内,也有的发生在细胞外,故 A错误;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分子、原子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故 B错误;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故 C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属于糖类,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目前,一些地区采用人工浮床治理水体污染。下列不属于人工浮床的优点的是( ) A收割浮床上的植物可以增加经济效
23、益 B植物吸收水中的 NO3-, PO4-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C浮床遮光,减少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D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浮床上的植物可以收割增加经济效益,故 A正确;植物能吸收水中的 NO3-, PO4-3等,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故 B正确;浮床能遮光,减少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故 C正确;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利于微生物的繁殖,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水体污染的防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以下有关动物细胞、组织培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中,含 5 CO
24、2的恒温培养箱用来调控 pH值和温度 B动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组织分化 C传代培养的细胞因最接近于体内细胞的生长特性,常用于药物测试研究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首先要用胃蛋白酶处理部分组织使细胞分散获得单个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气体主要有 O2和 CO2, 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 PH,恒温箱可以调控温度,故 A正确;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以增殖,也可以诱导分化,故 B错误;原代培养阶段,培养的细胞最接近于体内组织或细胞的生长特性,很适合用于药物测试、基 因表达等实验研究,故 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获得单个细胞,不能用胃蛋白酶,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贵州 湄潭县 中学 下期 期中考试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