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为某时段甲地昼长和乙地夜长变化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不在同一南半球或北半球 B T日,甲地的昼长为 12小时 C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致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把甲地的昼长和乙地夜长变化统计图都变成夜长统计或昼长统计,就会发现甲地和乙地昼长同时变长或者变短,都在同一半球。 A项错误。但很明显不在同一纬度。 C 错误。从昼夜变化可以看出甲地白昼变化长,纬度高,乙地夜长变化小,纬度低, D项错误。而甲和乙都在同一半球的话。某一天昼长和夜长相等的唯一可能性就是
2、昼夜平分。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能利用昼长与夜长的关系进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同半球的昼长变化规律和昼长变化与纬度高低的关系。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 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题。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小题 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第一
3、产业发达 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D城市化水平较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四个城市的土地城市化资料,上海市的城市用地经济密度最高,反映了城市化质量最高。 【小题 2】 “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 ”反映了重庆市的经济效率低于上海,主要是由于重庆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上海落后。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城市用地的经济密度分析城市化质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下图是每隔 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 (含预测
4、)。年龄分为未满 15岁、15岁到 65岁、 65岁以上三个区间。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甲表示的是 ( ) A未满 15岁的人口比重 B 15岁到 65岁的人口比重 C未满 65岁的人口比重 D 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小题 2】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 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 156
5、5 岁的人口比重最大。 【小题 2】人口负担系数应为劳动力人口承担的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比重。即可通过 1565 岁人口的比重判断,该年龄段人口比重越大,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小,则人口负担较小,而 1565 岁人口比重越小,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大,即人口负担越大,读图可知,人口负担系数是先升高后降低的。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和资料综合判断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人口年龄比重的一般特征,并能结合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变化判断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 读上海人口金字塔图 (2010年 ),回答题。 上海 197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但是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2010年上海的
6、老龄化程度略有缓解,这主要是由于 ( ) A医疗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 B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的外来人口大量流入 C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D上海男女性别比趋于平衡 答案: B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图示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特征: 20岁 60 岁的人口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据此判断是由于劳动力人口的迁入影响,由于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的外来人口大量流入,缓解了上海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人口年龄结构的特征进而分析人口迁移对该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和老龄化的影响即可判断。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读
7、图完成题。 【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聚落有河流经过,取水最方便,发展最快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形成最早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形成最早 D丁聚落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规模最大 【小题 2】若图中 A河流定期改向可能的原因是 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A附近区域地形平坦 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和河流分布,甲聚落位于河流上游,不利于其发展, A错误;该地区受河流影响,形成最早的可能是位于两河交汇,而
8、乙位于河流上游,地势高,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B错误;图示丙位于河流交汇处,流水沉积作用较明显, C错误;而图示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最为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D项正确。 【小题 2】根据图示 A河流连接湖泊和干流之间,若该河流定期改向,说明湖泊和河流之间形成互补关系,故判断该流域内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且两地之间的地势较为平坦,可以实现河流与湖泊的互补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等高线的分布和河流分布,根据河流的区位特征和地形特征判断对聚落形成的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河流和湖泊之间的互补关系判断该地区的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
9、地势分布特征。 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下图为北半球两个地区典型民居景观或示意。完成题。 【小题 1】甲地民居采用设计门前台阶的建筑形式,主要考虑的自然原因是( ) A夏季洪水多发 B夏季高温潮湿 C冬季降雪量大 D冬季光照时间短 【小题 2】乙地采取此类建筑形式可能考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B光照 C地形 D台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图中 “横木地基 ”,说明该地不可能夏季潮湿或洪水多发,因为在高温、多水的环境下木地基易腐烂;门前台阶对光照没有影响,所以可能是考虑冬季降雪量大,使门前不易被
10、雪覆盖而建造的。 【小题 2】房屋明显低于地面,则周围的较高地面对房屋能起到保护作用,结合选项分析,最可能是为了防止台风对房屋的破坏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能抓住图示 “横木地基 ”、 “门前台阶 ”、 “地穴式 ”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与降水量、光照、自然灾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读下图 “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 6300米以上白天大气环流示意图 ”,与图中海拔 7 500米以下相比,海拔 7500米以上几乎没有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 ) 坡度陡 风力大 降 雪少 气温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
11、分析: 7 500米以上坡度较陡、风力较大,积雪不易储存,所以较少。根据大气环流图, 7 500米以上为上升气流,降雪较多,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对气温、降水量的影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抓住垂直气流运动对降水量的影响和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排除法分析。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下列与甲处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中游落差小 B海水顶托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小题 2】图中乙处瀑布最终可能会消失的原因是 (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答案: 【小题
12、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中游落差小,河流流速慢,泥沙易在中游沉积,从而导致入海泥沙减少,不利于河口三角洲的而形成。海水顶托作用、河流含沙量大和入海口潮差小都利于泥沙在河口沉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 【小题 2】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河床岩石不断地坍塌,使瀑布向上游 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消失。 考点:本题考查流 水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形成条件和流速快的上游地区溯源侵蚀对河床的影响判断即可。 岩浆沿着岩层裂隙或断层侵入所形成的板状岩体称为 “岩墙 ”。读不同时代互相穿插的岩墙图,完成题。 关于图示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13、( ) A岩墙 属沉积岩 B图中地质构造为外力作用所致 C岩墙在地貌上通常表现为山脊或沟谷 D图中不可能含有变质岩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岩墙的概念判读,岩墙 属岩浆岩, A错误;图中的地质构造为内力作用所致, B错误;岩层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形成变质岩,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的类型、转化关系和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别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转化关系。 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 M、 N 两点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一年中 M、 N 两点有重合于 O 点的现象,一年中, O 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 ) A 23 B 4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汕头 金山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