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正式名称应该叫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 6.3 平方公里,位于 123E-124E、 25N- 26N,距我国台湾基隆约 102 海里,距日本那霸约 230海里,其海域为沉积盆地,富藏石油。完成题。 【小题 1】据地理位置推断,下列关于钓鱼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球位于近日点时,高温多雨 D地处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小题 2】钓鱼岛附近除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 大
2、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 沿岸盛行上升补偿流 位于河流入海口,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钓鱼岛的经纬度位置位于 123E-124E、 25N- 26N,即位于我国福建省东部海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为1月初,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钓鱼岛低温少雨, C项错误;该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 D项错误。 【小题 2】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于大陆架海区,水浅,生物光合作用强,而该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是由于寒暖流交汇。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
3、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能根据我国的区域位置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并掌握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注意与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相结合。 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导致了市场扩大,故蔬菜等城郊农业需求量上升,故种植面积将扩大,使产量上升;则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缩小,则产量下降, B图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发展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进而分析对不同作物的生产面积和产量
4、的影响即可判断。 下图为 2013年 1月全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第题。 【小题 1】有关灾害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华北地区频繁遭受雾霾和冻雨的影响 B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低温、雨雪 和冰冻灾害 C江南丘陵无冻雨灾害的发生 D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遭受大范围的旱灾 【小题 2】图中( ) A湖南省因纬度较低不受雪灾的影响 B西藏自治区因冷空气入侵而形成雪灾 C江西省因冷空气入侵低而形成冻雨 D云南省因来自太平洋水汽少而产生干旱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冻雨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 A、 C错误;图示南方地区分布有冻雨、雪灾、冻害和大雾等灾害
5、, B项正确。 【小题 2】根据图示的图例分布判断,湖南省正遭受雪灾影响, A错误;雪灾分布位于西藏南部,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藏南部基本不受冷空气影响,其雪灾主要是由于当地地势高, B错误;云南省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故 D项错误;图示江西省正遭受雪灾、冻雨影响,主要是由于受冷空气影响而形成,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能抓住图示各个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并能结合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对其自然灾害形成的影响分析即可。 下表表示某省某年人口数及构成状况(单位:万人)。据此,完成题。 指标 年末人口数 常住人口 5120 其
6、中:城镇 2949 乡村 2171 其中: 0-14岁 744 15-64岁 3800 65岁及以上 576 【小题 1】该省该年城市化水平约为( ) A 57.5% B 42.4% C 74.3% D 25.7% 【小题 2】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省该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故直接根据表格资料的城镇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即可。 【小题 2】根据表格数据计算 014 岁、 1564 岁、 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比常住人口的比重, 014 岁人口比重
7、约 15%; 1564 岁人口比重约74%; 65岁以上人口比重约 11%。注意三轴坐标的读图需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相应的纵坐标,并以与纵坐标平行的原则度数。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和资料的综合判读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三轴坐标的准确读图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需要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计算成人口比重。 第 30 届奥运会于 2012 年 7 月 27 日 19 点 12 分(零时区区时)在伦 敦开幕,并于 8月 12日结束,历时 17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健儿给全球人们演绎了一场华美的运动盛宴。据此,完成题。 【小题 1】在伦敦奥运会开幕期间,北京比伦敦(
8、 ) A日出早,昼长夜短 B风大雾小,降水少 C气温高,日较差大 D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小题 2】下列有关英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小题 3】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 A能使欧洲至北美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C按成因属于风海流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伦敦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北京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
9、多雨,故 7、 8月,北京比伦敦降水量多, B项错误;北京比伦敦气温高,日较差大, C项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而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的基本规律,北京的纬度约 40N,伦敦的纬度约 50N,故 伦敦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京, D项错误;由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的昼长分布规律: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故伦敦的昼长长于北京,即日出时间较北京早, A项错误。 【小题 2】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位于北大西洋中脊, A错误;英国的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C项错误;珊瑚礁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的温暖浅海海洋,而英国位于温带海
10、区, D项错误;受岛国影响,河流流程较短;植被覆盖率较高,故河流含沙量较少,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气温高于 0C,故河流无冰期, B项正确。 【小题 3】流 经英国沿海的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欧洲至北美洲的海轮则可逆风逆水, A项错误;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增温增湿, B项错误;在英国的东北部,北大西洋暖流与自北冰洋南下冷水相遇而形成北海渔场, D错误。北大西洋暖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的,属于风海流,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为 2012年北京市高考真题,有一定难度,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掌握世界重要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征; 掌握世界重要区域地理的板块位置、
11、地形、河流等基本特征; 掌握世界重要的洋流分布及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左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下图右显示该河流 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可见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类时间差逐年变大,这最可能是由于( )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B随经济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 D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类时间差逐年变大 ”反映河流流域内对河流的径流量的调节能力增强。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涵养水源,降雨时使河流达最高水位时间滞后,并且减小水位差
12、。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和原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 “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 ”变化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据图,完成题。 【小题 1】我国能源 生产和消费的现状是( ) (注:横坐标为 “近二十年我国能源消费与 GDP 模式变化图 ”,左纵坐标为“GDP/万亿元 ”,右纵坐标为 “能源消费量 /亿吨标准煤 ”)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核电为主 B我国能源生产单位能耗低,利用率高 C我国能源生产主要在西部和北部,消费主要在东南部 D我国
13、四大工业区的能源生产量大,但消费量更大 【小题 2】结合右图分析能源消费与 GDP 的增长特点是( ) A单位 GDP 能源消费 2002 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 2007 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 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 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小题 3】能源与 GDP 增长的关系是(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 GDP 增长 B GDP 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 GDP 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 GDP 高速增长的需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资源为主,而不
14、是石油和核能资源, A项错误;我国的能源生产单位能耗较高,利用率低, B错误;我国的能源分布主要集中于西部和北部地区,而东南部经济发展水平高,故消费主要在东南部, C项正确;我国的珠三角工业区和长三角工业区的常规能源不足,能源生产量较小, D错误。 【小题 2】单位 GDP 能源消费应利用能源消费量 /GDP总量,根据图示估算2010年的单位 GDP 能源消费应最低, A错误;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 B错误;根据图示 GDP 的增速明显快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 C错误;单位 GDP 能源消费等于利用能源消费量 /GDP总量,直接根据图示 GDP 的增速明显快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故判断单位 GD
15、P 能源消费呈下降 趋势, D正确。 【小题 3】 GDP 增长说明生产在发展所需能源消耗量必然增多, GDP 的增长深刻影响能源消费的增长。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经济发展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为 2012年江苏省高考真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我国的能源增长和 GDP 增长的特征和差异,并能结合单位 GDP 能源消费的计算和我国的 GDP 增长和能源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即可。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治理年。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每 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 1998年 2000 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 的性别比,据此完成题。 【小题
16、1】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 50%以上的年龄段( ) A 10岁 20岁 B 30岁 52岁 C 23岁 65岁 D 28岁 60岁 【小题 2】上海市是劳务输入较大的地区之一,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 ) A造成人才流失 B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造成失业人数增多 D利于城市化建设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 50%以上,即在迁移人口中,性别比高于 150%的年龄段,直接读图即可判断。 【小题 2】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但可能给当地的资源、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考
17、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读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并能区别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不同影响即可判断。 读下图, “理想大陆 ”自然带分布图,它表示的是排除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后的大陆自然带分布状况。读图回答题。 【小题 1】 AB沿线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地形 【小题 2】图中北半球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部比西部的纬度位置低些,原因主要是 ( ) A大陆西部受到寒流影响 B大陆西部受到地势影响 C大陆东部受到暖流影响 D大陆东部受到寒流影响 答案: 【小题 1】 C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汕头 金山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