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县安福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县安福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县安福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县安福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广东 广西 云南 台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选项,以四省区自西向东的位置排序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选项中四省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可结合地图分析。 【小题 1】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 A甲 B丙 C乙 D丁 【小题 2】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 ) A甲 B丙 C乙 D丁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
2、方式直接把秸秆作为肥料还田,没有发挥其能源与饲料方面的价值;乙方式直接把秸秆作为燃烧,利用方式最简单,效益低下;丙方式没有发挥秸秆在饲料方面的价值。只有丁方式充分发挥了秸秆作为饲料、肥料、燃烧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故效益最好。 【小题 2】乙方式是秸秆用做薪柴,做为生活用能,是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方式。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 生只要能从图示的不同利用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应等方面比较分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分析即可。 下表是我国某地 1960 1975年有关数据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题。 项目 1966年 1975年 耕地面积(万亩) 60 65 森林
3、草地面积() 18 10 气温年较差( ) 32 35 年降水量( mm) 450 380 水土流失范围 小 大 粮食平均亩产( Kg) 160 145 人口(万) 30 34 【小题 1】从表中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 B年降水量减少,导致酸雨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扩大 D土壤污染严重 【小题 2】今后该地农业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 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C建立化工厂,发展乡镇企业 D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4、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表格资料反映该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但林地面积缩小,气温年温差不断加大,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加重,粮食的单产下降,判 断该地区由于过度开垦而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故生态恶化,导致粮食的亩产下降。故 C项正确。 【小题 2】结合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的原因,过度开垦,故从农业生产的实际分析,该地区应加强植被恢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从表格资料综合分析该地区的环境变化,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治理措施分析。 读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题: 【小题 1】与长江三角洲、
5、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小题 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小题 3】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轮廓的分布判断,该平原为东北平原
6、,由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东北平原地广人稀,是我国主要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地区,故农业生产主要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模式,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 【小题 3】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沼泽地有强大 的生态环境功能,故为了保护湿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环境概况,并能结合区域地理环境分析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右图表示 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 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 B
7、 C D 【小题 2】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三轴坐标的读图应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判断相应的纵坐标,利用与纵坐标平行的原则读数。城市化水平最高即表示第一产业的比重最低,判断为 地区。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工业化程度最低即第二产业的比重最低,为 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准确的读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三轴坐标是人文地理中常常出现的读图方式,学生需要掌握读图方法。 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下表表示划
8、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 “ ”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东、中、西)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 矿产和能源资源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A B C D 【小题 2】分别位于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是( ) A四川、江西、浙江 B内蒙古、甘肃、山东 C江苏、山西、陕西 D福建、青海、河南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基础最为雄厚,发展水平最高,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但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不足,故判断 表示东部经济地带;而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基础最为薄弱,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越
9、低,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最丰富,故判断 表示西部经济地带。则 表示中部经济地带。 【小题 2】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江西省位于中部经济地带;浙江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A错误;内蒙古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甘肃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山东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 B错误;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山西位于中部经济地带,陕西省位于 西部经济地带, C正确;福建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差异并结合三大经济地带的省区范围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
10、加强对三大经济地区划分的基本规律归纳,可结合地图分析。 下图为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a 旱涝灾害 B b 土壤肥力 C c 水源 D d 低温 【小题 2】 d地区种植农作物单产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气温高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适中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 a表示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故旱涝灾害多发; b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由于降水量少,而耕地面积广阔,故水资源不足是限制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
11、制性条件, B错误; c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d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高,故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 d 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而利于农作物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特征,并结合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区域地理概况的整理和归纳。 图 2是我国陕西省某些地理要素及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窑洞是某地形区的典型建筑,等高线图中 、 、 、 四处最适合建窑洞的是 (
12、) A B C D 【小题 2】甲、乙两河共 同的水文特征是 ( ) A含沙量大 B有结冰期 C流量季节变化大 D流速快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窑洞应建设于朝南的山坡,向阳且背对冬季风;故 符合,而 位于河谷地带,容易汇水,不利于窑洞建设。故选 D项。 【小题 2】图示甲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而乙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由于都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故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C正确;汉水的含沙量较小,无冰期;而渭河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河流流速较慢。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 键是掌握光照、冬季风和河流对窑洞建
13、设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能综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题。 【小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西北内陆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的曲线是( ) A B C D 【小题 2】 图中河流 1 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四张图示的纵坐标的差异。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大气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其中,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汛期长且流量大,故判断为 曲线;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受夏季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补给的影响,形成夏汛和春汛,判
14、断为 曲线;西北地区的河流主要受冰川融水补给,流量小,且冬季气温低,都会出现断流,故判断为 曲线。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 位于东北地区, 位于西北地区,河流所处纬度高,故冬季气温低,故河流出现断流。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和河流流量的变化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准确的读图是 解题的关键,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的类型差异并结合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分析即可。 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青海 B云南 C山东 D甘肃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的人口分布以黑河 -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此线以西地区人口密度小。故结合选项,只有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省 安福县 安福 中学 第二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