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部分.doc
《2011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部分.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部分 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蓝藻等所有单细胞自养生物都有利用 CO2的能力 B真核细胞内的 DNA都是线形的,原核细胞内的 DNA都是环状的 C蛋白质离开细胞都会失去活性 D 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细胞中各种生物膜面积变化都较以前明显增大 答案: A 下列有关细胞相关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相同的反应能产生更多类型的产物 B在植物体细胞中,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 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在植物体细胞中,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 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
2、,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D光照密闭瓶中的植物,在瓶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发生变化时,植物叶肉细胞中 ATP的转移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转移到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答案: C 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 4 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 X为蓝色, Y为棕黄色 W和 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X和 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A B C D 答案:
3、 D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中,黄色 (A)对绿色 (a)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 (B)对皱粒 (b)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让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F1全为黄色圆粒,则 F1自交后代中的重组类型约占 6 16 B.已知二 倍体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含 12条染色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单倍体幼苗的芽尖,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的各部分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应依次为:根尖细胞 24条,精子 12条,叶肉细胞 24条 C.豚鼠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若在一个繁殖期内,杂合的雌豚鼠的卵巢中,成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共有 20个黑色
4、基因,则经过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 10个含白色基因的卵细胞 D.从分子水平看,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内进行着 DNA分子的复制以及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 C 下列生物或结构中,既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又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 细菌 病毒 花粉 癌细胞 A B C D 答案: D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 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 Na+和 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gNa+、 gK+分别表示 Na+、
5、K+的电导)。 A B C D 答案: B 综合题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 ,用自来水定容到 1000mL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_,理由是 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_,这种培养
6、基属于 _培养基。 (3)“目的菌 ”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_和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下列材料或用具中: 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 培养皿; 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需要灭菌的是: _;需要消毒的是: _。(填序号) (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 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 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 50个菌落。 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由于土样不同 由于培养基污染 由于操作失误 没有设置对照 (7)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
7、养基中加入 _,细菌合成的 _将尿素分解为氨, PH增高, 使指示剂变红色。 答案: (1)不能( 1分) 缺少植物激素(或缺少植物需要的各种营养)( 2分) (2)筛选目的菌( 1分) 选择( 1分) (3)尿素( 1分) 葡萄糖( 1分)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1分) (4)涂布平板法(划线法)( 1分) (5) 和 ( 1分) ( 1分) (6) ( 2分) (7)酚红指示剂( 1分) 脲酶( 1分) I将果蝇进行诱变处理后,其 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三种情况。实验时,将经诱变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
8、B 表示红眼基因),得 F1,使 Fl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 F2的分离情况。预期结果和结论: ( 1)_。 ( 2)_。 ( 3)_。 .番茄植株有无茸毛( A、 a)和果实的颜色( B、 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的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有人做了如下四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 1: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 :无茸毛红果 =2:1 实验 2:有茸毛红果 无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红果 :无茸毛黄果 =3:1:3:1 实验 3:甲番茄植株 乙番茄植株 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红果 :无茸毛黄果
9、 =2:2:1:1 实验 4: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红果 无茸毛黄果 ( 1)番茄植株中,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 _。 ( 2)实验 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 _或_种,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_。 ( 3)实验 3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 _和 _。 ( 4)实验 4产生的子代有四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 _, 总共有 _种基因型。 ( 5)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让实验 2子代的有茸毛红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个体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 _。 答案: I (1)若 F2中表现型为 3 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则说明发生了隐性突变( 2分)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江西省 重点中学 协作 体高三 第二次 联考 理综 生物 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