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
《2011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 2010年 10月 15日至 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说明 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执行管理经济的国家职能 B国务院是行使我国国家职能的最高权力机关 C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 D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小题 2】这个规划建议将提请 2011年春天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这说明 A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人民代表
2、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D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这句话启示青少年 A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判别是非 B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要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 答案: C 从 “蒜你狠 ”到 “豆你玩 ”再到 “棉花掌 ”,从去年底至今,由中国网民创造用以调侃物价上涨的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折射出百姓遭遇的物价上涨压力。这说明 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
3、存在的反映 C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答案: B 2010年 7月 2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我们之所以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是因为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A B C D
4、【小题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B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C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D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2010年 11月 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将采取四措施抑物价飞涨。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切实落实 “米袋子 ”省长负责制和 “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人们把我国实施 “菜篮子 ”工程的成功经验概括为:要想填满 “菜篮子 ”,必需搞好 “菜园子 ”和 “菜摊子 ”。这表明 A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B生产与消费
5、不可分割,二者互相起决定作用 C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D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经济活动中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答案: D 2009年 5月 7日晚, 25岁浙大毕业生谭卓在走过斑马线时,被快速行驶的跑车撞死。车祸发生后, “富二代 ”胡斌叫嚣用钱来摆平。 2010年 10月 16日,河北大学生 “官二代 ”李启铭违法醉驾撞死撞伤 2人,居然喊出 “我爸是李刚 ”这样威胁性的话来。现在富二代、官二代道德的沦丧,发人深省,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加强道德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是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B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C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D深入进行
6、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 答案: C “无论作诗文,或作画刻印,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 ” 对上述观点正确的理解是 艺术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来源 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进行文化创新 文艺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A B C D 答案: A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伟大盛会,更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 展示与合作的文化大舞台。世博会使我们 既能感受到各国文化的魅力,又能品味多元文化的交融。这表明 世博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
7、径 要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A B C D 答案: A 2010年 6月 22日召开的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气候峰会认为:不断攀升的自然灾害数量加大了潜在损失的基数,也给保险业带来了无限商机。这说明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A B C D 答案: D 博鳌亚洲论坛 2010年年会 4月日至 11日在风光旖旎的海南博鳌举行。论坛围绕 “绿色复苏 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这一主题,进行了务实而深入的探讨,为亚洲谋划绿色与和谐的发展前景。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8、1】随着金融危机的阴霾逐渐散去,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亚洲各国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上 “绿色复苏 ”之路。各国之间应继续推动相互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共寻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这是因为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 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已经成为各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A B C D 【小题 2】从 2002 年起,博鳌论坛年会已经召开九届,每一届都有不同的主题。随着金融危机的阴霾逐渐散去,今年年会围绕 “绿色复苏 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这一主题,为亚洲谋划绿色与和谐的发展前景。这体现的辩证的唯物论道理是 A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 B矛盾具
9、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主流 【小题 3】在 “全球经济治理新架构、新原则、新力量 ”的分论坛上,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和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一致认为,在援助与发展方面,中国已经从此前的学生地位成了老师了,两大组织正在将中国的先进支持和做法、先进经验复制到其他发展中地区。中国发展模式为其他各国今后经济的复苏提供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转化 【小题 4】博 亚洲论坛成立 9年来以来,中国不但积极举办和参与
10、,而且与亚洲各国增进睦邻友好和政治互信 ,积极拓展和深化双边经济合作,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的这一做法说明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主导作用 是履行国际义务的具体表现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D 2010年 5月 24日,为期两天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努力推动建设 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致辞。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中美举行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表明 A政治利益的一致性是两国合作的前提 B国家性质是决定两国能够合作
11、的决定性因素 C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小题 2】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致辞时说: “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干扰,我们都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和精心维护共同努力建设 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培育战略互信,加强战略合作,妥善处理分歧,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材料表明 A办事请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B看问题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C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小题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好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2、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失时机地实施 “走出去 ”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这主要体现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的对立统一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C 2010年 6月 20日上午,以 “聚焦民生,惠泽两岸 ”为主要议题的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海峡厅举行。本届论坛的举办,对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必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山东省 淄博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