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936-2014 内河桥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pdf
《DB33 T 936-2014 内河桥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936-2014 内河桥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40 P 00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936-2014 内河桥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s for overall jacking of inland river bridges 2014 - 09 - 17 发布 2014 - 10 - 17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936 2014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现状调查与评估 3 5.1 一般规定 3 5.2 现状调查与检测 3 5.3 现状评估 4 6 顶升施工 4 6.1
2、一般规定 4 6.2 临时设施设计与施工 4 6.2.1 反力体系设 计 4 6.2.2 反力体系施工 6 6.2.3 临时支撑体系设计 6 6.2.4 临时支撑体系施工 6 6.2.5 限位结构设计 8 6.2.6 限位结构施工 . 10 6.3 施力系统 . 10 6.3.1 千斤顶 . 10 6.3.2 控制系统 . 11 6.4 墩(柱)截断位置与施工工艺 . 11 6.5 顶升施工工艺 . 12 6.5.1 高度限值 . 12 6.5.2 不均匀位移控制 . 12 6.5.3 预顶升 . 12 6.5.4 正式顶升 . 12 6.6 墩(柱)的接高 . 13 6.7 支座更换 . 1
3、3 6.8 梁体复位 . 14 6.9 顶升临时设施拆除 . 14 6.10 施工安全 14 7 施工监控 . 15 7.1 一般规定 . 15 7.2 顶升监控方案 . 15 DB33/T 936 2014 II 7.3 监控部位及内容 16 8 质量评定方法 17 8.1 一般规定 17 8.2 连接墩(柱)混凝土结构 17 8.2.1 基本要求 17 8.2.2 评定项目 17 8.2.3 外观鉴定 18 8.3 顶升同步控制 18 8.3.1 基本要求 18 8.3.2 评定项目 18 8.3.3 外观鉴定 18 8.4 支座更换工程 18 8.4.1 基本要求 18 8.4.2 评定
4、 项目 19 8.4.3 外观鉴定 19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2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工程质量检 验评定用表 21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24 DB33/T 936 2014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港航管理局、湖州市港航管理局、河海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修华、何仲文、吉伯海、郑宏、周超、陈妙初、叶蕾、谢发祥、沈勤林、 王靖、李大鸣、陈永辉、翟瑞兴、傅中秋、雷笑、莫海峰、徐声亮。 DB33/T 936 2014 1 内河桥
5、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河桥梁整体顶升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控、质量验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河桥梁整体顶升改造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T 50283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CJJ 2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99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JGJ 10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T/T 391 公路桥梁盆
6、式支座 JT/T 4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JT/T 663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H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H 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J2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 J22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3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JTS 205-1 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DB33/T 3
7、86 内河航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 术语 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桥梁整体顶升 integral jacking engineering for bridges 利用顶升技术将桥梁上部结构进行整体抬高。 DB33/T 936 2014 2 3.2 底盘结构 chassis structure for jacking construction 用于承受桥梁整体顶升时的荷载,并将该荷载传递到基础的结构。 3.3 托盘结构 pallet structure for jacking construction 用于托住上部被顶升结构并与其一同升高的结构。 3.4 反力体系 re
8、action system for jacking engineering 由顶升底盘结构和顶升托盘结构组成的一对上下传力的结构体系。 3.5 抱柱梁 holding column beam 安装于原桥桥墩、通过墩梁界面连接,与原柱固结的支承结构。 3.6 临时支撑体系 temporary supporting system 用于联系顶升托盘结构(或桥跨上部结构)和顶升底盘结构的所有临时施工构件的总称。 3.7 垫块 cushion block 顶升过程中不断加高临时支撑体系的标准化构件。 3.8 限位结构 displacement-restriction structure of jacki
9、ng construction 限制桥梁上部结构在顶升过程中纵向、横向偏移的结构。 3.9 控制系统 control system of jacking construction 控制顶升力、顶升位移的软硬件设备 系统 。 3.10 梁体复位 girder restoration 即落梁,指顶升完成后,梁体结构同步回落至支座。 4 基本规定 4.1 应按 JTG H11、 JTG/T H21、 JTG/T J21 及 CJJ 99 等 规范要求 对拟顶升桥梁 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估。 4.2 顶升 施工 前应 按 JTG/T J22、 JTG/T J23等规范 要求 对 需加固的 损伤 构件进行修
10、复加固 处理 。 4.3 在 顶升过程中,被顶升桥梁的各部位受力 状态 应 与顶升前结构相同 ; 如不能做到顶升前和顶升过程中的受 力的同一性,应进行受力分析验算,确保桥梁安全 。 4.4 顶升改造后,应不降低桥梁原设计标准和原设计使用年限 , 并 满足 GB/T 50283 的规定 。 4.5 顶升的顶升力和顶升高度应通过计算确定。墩台以及梁底顶升支承点位置应进行局部承压验算。 4.6 顶升前 应 进行墩顶抗劈裂验算,必要时应采取墩顶加固或利用操作平台进行顶升。 4.7 顶升施工宜采用整联跨同步顶升方法。 4.8 顶升前应清除原支座周围的建筑垃圾和废弃混凝土 ,并解除影响顶升的 相关 约束构
11、件。 4.9 顶升 前 应 对 临时支撑体系 进行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 4.10 顶升时应封闭陆上交通, 并 对水上交通进行管制。 4.11 顶升应全 过程实时监控。 4.12 桥梁正式顶升前应进行预顶升。 DB33/T 936 2014 3 4.13 顶升结束后宜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 4.14 顶升施工应注重保护环境,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应与顶升工程同时 实施 。 4.15 顶升工程的施工与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标准。 5 现状调查与评估 5.1 一般规定 5.1.1 应对拟顶升桥梁进行现状调查 检测与评估,并给出桥梁 检测报告与 评估结论。 5.1.2 应根据现状 调
12、查 与评估结果拟定桥梁 顶升施工方案。 5.2 现状调查与检测 5.2.1 现 状 调查应结合桥梁既有资料对拟顶升桥梁做现状检测,检测项目可参照表 1 的相关规定 。 表 1 拟顶升桥梁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 检测选项 作用 荷载 桥梁 作用荷载 基础和下部结构 场地类别和地基土状况 地基稳定性 地基承载力(原位或土工试验) 基础、桩、承台的工作状况 地基变形及上部结构反应 墩(柱)及盖梁工作状况 支座工作状况 上部结构 桥梁使用状况核查 主要构件材料强度 、 挠 度 结构 裂缝与损伤 构造和连接 结构整体性 平面尺寸 桥面系 和附属设施 整体性、损伤 注: 表示应做项目, 表示选做项目, 表示特
13、殊检测项目 5.2.2 现状调查应 按下列要求收集 和查阅拟顶升桥梁的各项资料 : a) 查阅桥梁设计资料:桥型、跨度、梁板截面形状 尺寸 和配筋、桥墩 及桩基形式、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支座型号及布置情况 ; b) 查阅施工资料:竣工图、 监理资料、 工程质量 检验 评定 资料 、 交竣工验收资料、 荷载试验资料等,包括施工单位、开工日期、竣工日期、桥梁结构与桥墩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支座生产厂家、检测报告与检测单位等 ; c) 调查 收集 桥梁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 、地质状况 等 资料 ,并根据实测结果对原桥的结构布置、构件尺寸等进行测绘,绘制工程现状图。 DB33/T 936 2014 4
14、 5.3 现状评估 5.3.1 顶升前 应按 JTG H11 和 JTG/T H21 进 行一般性或适应性评价,结合现状调查资料、检测和试验结果,编制 现状 评估报告。 5.3.2 大跨径或结构复杂的桥梁 应按 JTG/T H21进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必要时可进行桥梁荷载试验,以评估桥梁的实际状态。 5.3.3 现状评估应给出明确的评估结论,指出桥梁能否采用 整体 顶升施工,并提出 整体 顶升前需要进行结构补强加固的 方法 和建议。 6 顶升施工 6.1 一般规定 6.1.1 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6.1.2 顶升应由具有相应认证资质的计量机构对 千斤
15、顶、位移传感器、应变仪等 各类试验与检测仪器 、顶升设备 进行标定或 检 查 。 6.1.3 顶升所用的各种临 时设施与永久结构的原材料均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6.1.4 应由有资质 和经验 的单位对顶升 施工的 限位结构、临时支撑体系进行复核验算。 6.2 临时设施设计与施工 6.2.1 反力体系设计 6.2.1.1 应根据桥梁结构与顶升 施工 需求按表 2选择顶升反力体系,复杂桥梁可依据实际情况采用组合方式。其中采用抱柱梁和利用承台的顶升反力体系见图 1。 表 2 顶升反力体系选择 形式 顶升底盘结构 顶升托盘结构 承台 首选 抱柱梁 墩(柱)无承台或为深埋式承台、深水承台 盖梁有效
16、 空间 不足,且千斤顶不宜直接支承桥跨上部结构 钢抱箍 独柱墩 钢牛腿 非独柱墩 盖梁 顶升高度 1m 首选 桥跨上部结构盖梁连系梁桥墩桥墩下抱柱梁上抱柱梁千斤顶临时支撑体系顶升托盘结构(盖梁)顶升底盘结构(下抱柱梁)连系梁桥墩a) 采 用上下抱柱梁的顶升反力体系 b) 采 用盖梁 和下抱柱梁 的顶升反力体系 DB33/T 936 2014 5 桥跨上部结构盖梁盖梁原桥墩截断区域千斤顶临时支撑原桥承台填补区桩基础体系c) 利用承台和盖梁的顶升反力体系 图 1 采用抱柱梁 、盖梁 和承台的顶升反力体系 6.2.1.2 反力体系宜均匀、对称布置。 6.2.1.3 反力体系设计应考虑顶升过程中上部结
17、构水平和竖向荷载分布和传递的特性,同时满足 强度 、刚度、稳定性及局部承压要求: a) 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值按 JTG D60 或按实际荷载取值,但不考虑地震作用 ; b) 顶升反力体系的设计荷载按施工时的最不利荷载组合考虑,并应符合 JTG D60 和 JTG D62 的相关规定。 6.2.1.4 采用混凝土抱柱梁作为顶升反力体系 时 ,应按相关规范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设计时可采用式( 1)计算: 0.24 cdV f A .(1) 式中: V 截面抗剪承载力 ,单位为千牛顿 ( kN) ; fcd 新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较低者 ,单位为 兆帕 斯卡 ( Mpa) ; A 接
18、触面面 积 ,单位为 平方毫米( 2mm )。 6.2.1.5 混凝土抱柱梁强度应不低于原墩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且 不宜低于 C40。 6.2.2 反力体系施工 6.2.2.1 施工前应设置桥梁 的 标高标志线。 6.2.2.2 在墩(梁)原址设置顶升底盘结构时,应考虑开挖、换填等因素对原桥的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6.2.2.3 顶升底盘结构 上 表面应采用环氧结构胶调平, 其 允许偏差不宜大于 1mm,达到强度后方可继续施工。 6.2.2.4 混凝 土抱柱梁作为托盘结构施工时,原结构与混凝土抱柱梁的连接面应凿毛 、 开剪力槽或种植抗剪钢筋 ,并在清理后涂 刷新、老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19、 6.2.2.5 托盘结构主筋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连接构造应符合 JTG/T F50、 JGJ 107 等规范 的相关规定。 DB33/T 936 2014 6 6.2.3 临时支撑体系设计 6.2.3.1 临时 支撑体系 应 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 其中 混凝土结构应符合 GB 50010、 钢结构及其焊接部分应符合 GB 50017 等 规范要求。 6.2.3.2 临时支撑体系利用原桥台时,应对桥台的受力状况进行验算,必要时进行加固。 6.2.3.3 临时支撑体系宜采用便于安装与拆除的钢管支撑墩。 6.2.3.4 临时支撑体系的专用垫块应模数化和标准化,每节支撑长度应与千斤顶行程相
20、适应,以提高顶升效率。 6.2.3.5 为避免顶升过程中 临时 支撑失稳,钢管支撑墩间应设置可靠的水平撑与剪刀撑。 水平撑与剪刀撑的示意图如图 2所示。 桥跨上部结构顶升托盘结构顶升底盘结构钢管水平撑植筋千斤顶支承墩剪刀撑图 2 临时支撑的 水平撑与剪刀撑 6.2.3.6 水平撑、剪刀撑与钢管支撑墩间 应 采用 螺栓连接 或焊接 , 连接法兰盘 的表面平整度误差应不大于 0.5mm,连接螺栓等级应不小于 8.8 级 , 连接螺栓 直径 不 应 小于 16mm。 6.2.4 临时支撑体系施工 6.2.4.1 临时支撑体系上端安装千斤顶,下端应与顶升底盘结构固结。 6.2.4.2 在顶升施工停止时
21、,应将临时支撑与顶升托盘临时锁定 ,千斤顶处于预 备 顶升状态 。 6.2.4.3 垫块分为 类垫块, II 类垫块, III 类垫块, IV 类垫块,具体示意图见表 3。 表 3 垫块示意图 垫块类型 类垫块 DB33/T 936 2014 7 I 类 垫 块 横 剖 面 图20mm30mmI类 垫块俯视图 II 类垫块 100mmI I 类垫块横剖面图 II类 垫块俯视图 类垫块 200mm或250mmI I I 类垫块横剖面图 III 类垫块俯视图 表 3 垫块示意图 (续) 垫块类型 IV 类垫块 DB33/T 936 2014 8 500mmI V 类垫块横剖面图 IV类 垫块俯视图
22、 6.2.4.4 临 时支撑体系示意图如图 3 所示。 顶升托盘体系顶升底盘体系IV垫 块III 类垫块法兰连接盘千斤顶I类垫块II类 垫块II类 垫块IV垫 块图 3 临时支撑体系 6.2.5 限位结构设计 6.2.5.1 限位 结构 应 包括 桥梁 横向限位与 纵 向限位。 6.2.5.2 限位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 6.2.5.3 限位结构的荷载作用值一般可按原桥上部结构重量的 20%确定。 6.2.5.4 限位结构可按其布置位置进行选择: a) 不同限位结构形式 的 示意图 如图 4图 6 所示 ; d) 大多数梁式桥和桁架桥,宜选用格构支架作为限位结构 ; e) 无水平推
23、力的拱桥(桁架拱桥、系杆拱桥及梁拱组合桥),宜选用悬臂桁架作为限位结构 ; f) 多跨多幅梁式桥,宜选用斜撑支架作为限位结构。 DB33/T 936 2014 9 盖梁桥跨上部结构基础承台型钢限位支架桥墩立柱立柱桥墩1 11 1图 4 格构支架限位装置示意图 顶升底盘体系桥跨上部结构顶升托架体系悬臂桁架千斤顶系统图 5 悬臂桁架示意图 下连系梁上连系梁桥跨上部结构盖梁桥墩 桥墩桥墩盖梁下抱柱梁 下连系梁斜撑支架桥跨上部结构上连系梁上抱柱梁端部控制环连系梁下抱柱梁上抱柱梁图 6 斜撑支架示意图 6.2.5.5 混凝土挡块不能单独作为顶升限位结构,但可作为辅助限位结构 ,其结构形式如图 7 所示
24、。 DB33/T 936 2014 10 桥跨上部结构盖梁支座盖梁挡块a ) 盖 梁 挡 块支座填充材料桥面铺装路面支撑结构桥跨上部结构背 墙 / 耳 墙 挡 块桥台地基填充材料锚钉锚钉b ) 耳 墙 / 背 墙 挡 块 图 7 混凝土挡块示意图 6.2.5.6 当桥梁纵坡 大于 1%时 ,应在桥梁纵向两端的桥台、墩、伸缩缝 处 混凝土上安装限位结构,并预留由于日夜温差导致的桥梁变形空隙。 6.2.6 限位结构施工 6.2.6.1 限位结构安装时应与顶升底盘结构固结。 6.2.6.2 限位结构与墩柱表面宜密贴,滑移面分别设 镜面 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板。 6.2.6.3 限位结构安装位置偏差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T936 2014 内河 桥梁 整体 升技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