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848-2011(2014) 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技术规范.pdf
《DB33 T 848-2011(2014) 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848-2011(2014) 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技术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120.30 B 51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8482011 杂交鳢(杭鳢 1 号)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quaculture of Channa Maculate( ) C. Argus( ) F1 ( Hangli No.1) 2011 - 12 - 30 发布 2012 - 01 - 30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8482011 I 前 言 本 标准 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2、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余杭区渔业渔政 管理 总站、 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冯晓宇、郭水荣、王宇希、谢楠、 朱丽敏、 刘新轶、 林启存、 姚桂桂、 沈志刚、卜利源。DB33/T 8482011 1 杂交鳢(杭鳢 1 号)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杂交鳢 “杭鳢 1号 ”(Channa Maculate ()C. Argus () F1 “Hangli No.1”)术语和定义、养殖环境条件、亲鱼、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捕捞运 输。 本标准适用于杂交鳢 “杭鳢 1号 ”人工繁育和池塘养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
3、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杭鳢 1 号 ” “Hangli No.1” 由珠江水系斑鳢 C.Macu
4、late()与钱塘江水系乌鳢 C. Argus()交配所得的杂交 F1代。 4 环境条件 4.1 水源水质 应符合 GB 11607的规定。 4.2 池塘水质 池塘水质应符合 NY 5051的规定。 4.3 底质 底质应符合 GB 18407.4 的规定。 DB33/T 848 2011 2 4.4 池塘要求 参 见表 1。 表 1 养殖池塘要求 项目 指标要求 光照 四周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等遮挡阳光。 进排水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且相互独立。 形状及走向 以长方形、东西走向为好。 面积 & 水深 亲鱼越冬池 面积 334 m2 667 m2、水深 1.5 m 2.5 m。 亲鱼培育池 面积
5、1334 m2 3335 m2、水深 1.5 m 2.0 m。 苗种培育池 面积 667 m2 1334 m2、水深 0.5 m 1.5 m。 成鱼养殖池 面积 1334 m2 3335 m2、水深 1.5 m 2.0 m 辅助增氧设施配 备 成鱼养殖及亲鱼培育池按 0.35 kw/667 m2 0.5 kw/667 m2配备 叶轮 增氧设备。 建议使用底增氧设施,功率 按 0.1kw/667 m2 0.15 kw/667 m2配备 。 5 亲鱼要求 5.1 来源 母本为珠江水系斑鳢,父本为钱塘江水系乌鳢。 采自自然水域或原良种场。 5.2 形态特征 斑鳢与乌鳢 体呈圆筒状 , 头尖扁平如蛇头
6、,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上、下颌骨具 尖锐细齿。斑鳢与乌鳢外形特征的差异 见表 2。 表 2 斑鳢与乌鳢外 形 特征差异 部位 斑鳢(母本,珠江水系) 乌鳢(父本,钱塘江水系) 头部 较乌鳢略尖,头顶部斑 纹呈近似 “ 一八八 ” 字样。 头顶部有七星状花纹。 躯干 体色较灰白,体侧有两条横向排列整齐的斑纹。 体表青灰色,体侧分布不规则黑色花斑。 尾部 尾鳍基部具 2 3条弧状斑纹。 尾鳍基部无弧状斑纹。 5.3 年龄 及 体重 用于人工繁殖的母本斑鳢年龄为 2冬龄、体重 400 g/尾 750 g/尾 ,父本乌鳢年龄为 2 3冬龄、体重 1 000 g/尾 2 000 g/尾 。亲本使用年
7、限不超过 3年。 6 亲鱼池塘培育 6.1 池塘 准备 6.1.1 清塘 亲鱼放养前 10 d 15 d,将池水排至 5 cm 10 cm,修整池塘,并用生石灰 50 kg/667 m2 75 kg/667 m2,或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25%以上) 5 kg/667 m2 10 kg/667 m2,或茶粕 10 kg/667 m2 20 kg/667 m2(使用前 用水浸泡 24 h)全池泼洒。 6.1.2 注水 DB33/T 8482011 3 清塘 3 d后 抽去消毒水, 再注入新水,注水口 用网目孔径 0.42 mm( 40目)网袋 过滤 。 注 水 1周后放养亲鱼。 6.2 亲鱼放养
8、6.2.1 放养时间 每年的 7月 前 完成亲鱼放养。开始亲鱼 雌雄混养,翌年 3月底将亲鱼雌雄分塘饲养。 6.2.2 放养密度 以 1 000 kg/667 m2 1 500 kg/667 m2为宜,搭养规格为 0.25 kg/尾 0.5 kg/尾的花鲢 5尾 /667 m210尾 /667 m2、白鲢 20尾 /667 m2 30尾 /667 m2。 6.2.3 亲鱼消毒 下塘时用 1% 3%的 食 盐水浸泡 5 min 20 min。 6.3 投饲管理 6.3.1 饲料种类 乌鳢投喂新鲜小鱼(冰鲜或活鲜) , 斑鳢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10月、 11月和翌年 3月及 4月每月按池内鱼总重量
9、的 1% 2%辅助添加鲜活小杂鱼。 6.3.2 饲料质量 新鲜小鱼要求适口、无污染,配合 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的规定。 6.3.3 人工投饲 6.3.3.1 投喂时间 水温 20 以上,每天 上午 8: 00 9: 00和下午 16: 00 17: 00各投 喂 一次。水温 12 20 ,每天上午 10: 00投 喂 一次。 6.3.3.2 日投饲量 新鲜小鱼日投饲量为池内乌鳢总重量的 3% 5%,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池内斑鳢总重量的 2% 5%。 6.3.3.3 投喂方法 依照 “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原则,每次 人工配合饲料的 投喂时间控制在 30 min 40 min。 6.
10、3.3.4 停食与开食 每年 10月底,将斑鳢移入越冬棚内培育。当水温降到 12 以下时, 乌鳢 停止投饲,待 翌年 3月份,当 池塘 水温回升至 15 以上时恢复投饲。 催产前 20 d 30 d停止投饲。 6.4 水质管理 6.4.1 加水 4月初至催产前每 10 d加注一次新 水,每次注换水 10 cm 20 cm。 DB33/T 848 2011 4 6.4.2 池水消毒 8月至 11月,每 15 d 20 d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成 20 g/m3 25 g/m3浓度。 6.5 日常管理 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 天气、 水质 及 亲鱼 吃食、 活动 等情况,做好养殖记录。 6.6
11、 斑鳢冬季培育 6.6.1 设施要求 采用水泥池或土塘保温大棚。 6.6.2 水温条件 每年 10月底,斑鳢进入越冬 池 。越冬水温保持 12 15 为宜 。 6.6.3 放养密度 以 2 000 kg/667 m2 2 500 kg/667 m2为宜。 6.6.4 亲鱼消毒 入池时用 1% 3%的 食 盐水浸泡 5 min 20 min消毒 ,入池后再用食盐 +小 苏打水全池泼洒,使池水各成 0.4 浓度。 6.6.5 人工投饲 越冬期间,每隔 1 d 2 d日投喂一次配合饲料,投饲量控制在 0.5% 1.0%。 6.6.6 越冬管理 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温、水质及亲鱼吃食、活动等情况,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T8482011 2014 杂交 杭鳢 养殖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