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835-2011(2015) 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用技术要求.pdf
《DB33 T 835-2011(2015) 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用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835-2011(2015) 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用技术要求.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060 J98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835 2011 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n devices for utilization of residual heat from organic heat carrier boiler 2011 - 07 - 26 发布 2011 - 08 - 26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835 2011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
2、杭州热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等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楼云定、齐鹿扬、洪荣华、易革非、狄刚、李文炜、韩树新、郭建平、朱柳敏。 DB33/T 835 2011 1 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通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安全技术要求,性能要求,余热利用装置的评价和测试方法 ,试验、鉴定和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热功率为 0.35 MW,压力 2.5 MPa(表压)有机热载体 锅炉的 余热利用装置。 本标准不适用于 额定功率 小于 0.35 MW的有机热载体炉 和余热烟气 温度 低于 160 及非余热气 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 GB/T 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T 9222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GB/T 16508 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GB 50273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 1615 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余热利用装置 布置在有机热载体锅炉的尾部烟道 ,以水为介质 ,吸收烟气余热 ,输出热水或蒸
4、汽以降低排烟温度的承压装置。 3.2 输入热量 单位时间内进入余热利用装置的余热资源热量。 3.3 有效 输出热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蒸汽、水由余热利用装置向外提供的热量与进入余热利用装置的水带入热量之差。 DB33/T 835 2011 2 3.4 余热利用率 同一时间 内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输出 热量与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3.5 反平衡测量法 通过测量各项 热损失来确定余热利用率的方法。 3.6 正平衡测量法 直接测量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来确定余热利用率的方法。 4 安全技术要求 4.1 余热利用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5、或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2 余热利用装置的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应按 GB/T 9222、 GB/T 16508 或 GB 150 的规定。 4.3 余热利用装置应有相应资格的单位制造。锅炉图纸应经规定程序通过鉴定;压力容器图纸应有相应资质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提供。制造厂应提供产品质量证明书和 监督检验证书。 4.4 余热利用装置的安装应按设计制造单位提供的图样及技术文件要求并应符合 GB 50273 等规定。余热利用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保温应符合 GB/T 4272 的要求。 4.5 余热 利用装置安装完毕应进行竣工验收,取得相应的使用登记证。 运行人员 应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监
6、察部门 颁发的操作证上岗。 4.6 余热利用装置水质应符合 GB/T 1576 的规定。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装置,应在技术合同中注明。 4.7 余热利用装置所利用的余热烟气如具有爆炸的危险,应在容易爆炸的部位装设防爆装置。 4.8 余热利用装置系统应配备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 液位计等安全附件并保证灵敏可靠。 4.9 余热利用装置投运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验。 5 性能要求 5.1 余热利用装置设计时应具有对余热烟气条件(烟气成份、烟气流量、烟气温度及其波动量)的应对结构措施和相应的计算依据。应有防止积灰、腐蚀和磨损的有效措施。 5.2 余热利用装置应具有随主工艺设备流程负荷正常变化的适应能
7、力。 5.3 为保证主工艺设备的正常运行,余热利用装置大修间隔应不小于主工艺设备的大修间隔。 5.4 采用露天布置时,应有防冻、防水、防锈蚀等有关措施。 5.5 在设计参数下运行时,装置的余热利用率不得低于 35或由协议确定的保证值。装置排烟 温度应低于 170 。 5.6 在正常运行状况下,当环境温度为 25 时,装置的外壁温度应不高于 50 。 5.7 余热利用装置出口介质品质应符合相关要求。 6 余热 利用装置热工测试方法 DB33/T 835 2011 3 6.1 测试项目 余热 利用装置热工测试 包括以下项目: a) 余热利用率 ; b) 余热利用装置出力 ; c) 汽水品质 ; d
8、) 烟气条件特性 。 6.2 测 试条件与要求 6.2.1 余热利用装置测试系统的热平衡系统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余热利用装置热平衡系统图 6.2.2 余热利用装置汽水系统应严宻、无泄漏,烟风系统应消除不正常的泄漏。 余热利用装置边界固体余热资源气体余热资源液体余热资源主蒸汽热量给水热量排污热量其它蒸汽热量热水热量Q rx输入热量 Q rQ py 排烟热损失热量Q sr 余热利用装置散热损失热量Q qt 其它热损失热量(以固体或液体显热形式排出余热利用装置的热量)Q 1 输出热量( 有效利用热量)图2 余热利用装置热量平衡 关系各项散热损失DB33/T 835 2011 4 6.2.3
9、 余热利用装置测试时 ,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资源)应运行正常、穏定。 6.2.4 余热利用装置测试时不得排污、吹灰。 6.2.5 余热利用装置测试时蒸汽压力、水位应保持稳定。 6.2.6 测试所用的仪器仪表应符合要求且在测试前应经过标定或校验合格。 6.2.7 余热利用装置余热利用率时的试验持续时间见表 1。 表 1 测定余热利用装置 余 热利用率时的试验持续时间 余热资源状况 工况稳定时间 h 试验持续时间 h 备 注 余热资源连续,参数稳定 1 2 / 余热资源连续,参数变化 1 4 / 余热资源间断,供热参数呈周期性变化 1 (大于一个连续供热周期) 4 不少于 两个连续周期 6.2.8
10、 测量 时间隔见表 2。 表 2 测量的时间间隔表 测 量 项 目 测量或取样的时间 备 注 蒸汽温度、压力、流量、烟气温度等主要参数 5 min 10 min / 烟气成分分析、环境温度 5 min 15 min / 烟气动压测定 10 min 20 min 被测管径较大,测点较多时,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 积算表 试验起、止时,准确测读一次;试验 中,每半小时取读数一次供参考 / 蒸汽、炉水取样分析 30 min / 其它次要参数 30 min / 6.2.9 工况试验的舍弃应符合: a) 在 试验过程中或整理试验结果时,发现试验数据有严重的异常情况,则应考虑将此工况试验舍弃;如果受影响的开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T8352011 2015 有机 热载体 锅炉 余热 利用 装置 通用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