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理)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理)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理)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 30万只鸟类,其中灰掠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 10万只之多。灰掠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掠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掠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 20万只以上灰掠鸟。若该计划实施将使该区 A灰掠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答案: D 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表:如果在温室中 ,混合播种 50%的大麦和 50%燕麦 ,其
2、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 ,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播种量的比例 收获种子的产量 大麦 燕麦 大麦 燕麦 0.2 0.4 0.6 0.8 0.8 0.6 0.4 0.2 42 81 98 105 133 56 32 13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 答案: B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 1kg,至少消耗 A约 A 100kg B 44.5kg C 25kg D 15kg 答案: C 把小白鼠和青蛙从 25 的温室中移至 5 的环境中饲养,小白鼠和青蛙的耗氧量的变化将是 A小白鼠减少,青蛙增加 B小白鼠和青蛙都增加 C小白鼠
3、和青蛙都减少 D小白鼠增加,青蛙减少 答案: D 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 “J”型增长 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 B C D 答案: D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动物体内的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 B 细胞; 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 C 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
4、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答案: A 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 代表整个大圆, 包含 。 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 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组织液 B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小泡 C 核酸 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信使 RNA D 免疫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答案: B 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
5、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答案: A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
6、丙种群 答案: C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答案: D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 -2 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 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 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 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 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 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 -2 C范围内,
7、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答案: A 止痛药(如 “杜冷丁 ”)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答案: A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 a中实现电信号 化学信号的转变,该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中内容物以被动运输的方式释放至 中 C兴奋传递时, 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 D 中内容物使 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 答案: A 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
8、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答案: D 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调节速度快 调节速度慢 作用的范围广泛 作用的部位准确 作用的时间短 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 B C D 答案: D 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
9、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其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甲的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遮住,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会均匀分布,故直立生长。乙的尖端感受到右侧光照,使左侧生长素浓度偏高,尽管下部用锡箔 纸遮住,但不影响效应的发生,故乙向右生长。丙中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并向下运输,胚芽鞘仍直立生长。丁的尖端尽管受到了单侧光影响且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但
10、因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下部不能反映出生长素的调节效应而不生长不弯曲。戊的尖端尽管受光均匀,但因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途径被云母片阻断,使尖端下面的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导致左侧生长快于右侧,而弯向右侧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拟南芥 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 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 P基因突变 答案: D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2012 学年 陕西省 西安市 第一 中学 上学 期期 生物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