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新生儿注射卡介苗能够预防结核病,其原因是 A消灭体内病菌 B增强人的体质 C卡介苗能杀死体内各种病菌 D使体内产生抗体或记忆细胞,对结核病具有免疫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生儿注射卡介苗可以使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对结核杆菌的免疫能力,即产生针对结核杆菌的抗体或记忆细胞,从而达到预防结核病的目的, D正确。卡介苗本身是疫苗不是抗体,不能消灭病菌, A、 C错,注射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力,并不能增强人的体质, B错。 考点:特异性免疫 接种疫苗 点评:接种疫苗是人体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可以在人体不
2、患病的情况下活动特异性的某种免疫力。本题为识记水平试题。 2008年 1月 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 “冰盖之巅 ”。他们生理上出 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体温下降 机体耗氧量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属于恒温动物,在南极的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即减少散热 -皮肤血管收缩、增加产热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来保持体温恒定。答案: D。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对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是生命活动调节类试题的常考考点。 刺激小白鼠下丘脑前部,小白鼠出汗,刺激后
3、部,则出现寒颤现象,则 A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 B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 C下丘脑前部是产热部位,下丘脑后部是散热部位 D下丘脑前 部是散热部位,下丘脑后部是产热部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出汗属于机体在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途径之一,所以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寒颤是骨骼肌在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增加产热的方式之一,所以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 B正确。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对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是生命活动调节类试题的常考考点。 有关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即血液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体液是人
4、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答案: C 试题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 正确。细胞内的液体是细胞内液,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细胞外液。 考点:体液的组成 点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学习是要注意三者的含义和联系。 血浆中的水分来自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答案: D 试题分析:血浆中水分可以通过肠道从所摄入的饮食中吸收、可以从组织液中获取、可以通过淋巴循环从淋巴中得到, D正确。 考点: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点评:内环境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识记水平。 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液 答案:
5、 A 试题分析: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 2/3, A正确。 考点:体液的组成 点评:本题是关于体液组成及比例的考查,学习是要注意记忆。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血细胞存在与血液中,直接内环境是血浆;肌细胞是一般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组织液;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中,答案: C。 考点:内环境的组分 点评:本题对内环境要求是具体分析某一种细胞的内环境,是一种常见命题角度。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
6、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 D内环境 液、淋巴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细胞需要不断从细胞外液中吸收营养物质和氧气,并不断将代谢废物排到细胞外液,由细胞外液带到相应的器官排出体外。答案: B。选项 A、 C、D指的是同一个内容,即内环境。 考点:体液的组分 点评:本题是有关内环境组分的考查,学习时要从比例、成分、三者之间关系全面掌握。 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 是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答案: D 试题分析:家兔、鱼类、鸟类都属于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正确。 考点:内环境 点
7、评:本题是有关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活环境和单细胞生物生活环境的考查,作答是注意区别生物类型。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 B细胞 B B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效应 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 B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淋巴细胞可以接受由 T淋巴细胞呈递的抗原分化成效应 B细胞,也可以直接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效应 B细胞。 A正确。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B错。抗体可以与入侵的病菌发生凝聚反应,使病菌凝聚,进而被吞噬细胞清除, C错。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 B细胞和大量的记
8、忆 B细胞, D错。 考点:体液免疫 点评:本题对体液免疫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查,虽然属于识记水平试题,但也是高频考点。 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会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 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吞噬细胞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具有识别并将其吞噬、消化清除的功能,属于机体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 A正确。 考点:非特异性免疫 点评:本题虽为识记水平试题,但由于许多学生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不能正确理解而出现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起作用,是先天具有的,而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在特定抗原刺激后不断产生的,并
9、且只针对引起机体相应免疫 反应的特定病原体起作用,这一点要搞清楚。 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 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通过肾可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 NaCl,因此,人体的钠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减少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胰岛 B细胞受损严重,产生的极少量胰岛素难以控制血糖,所以除了
10、控制饮食外,还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对。高烧是机体产热大于散热的结果,所以在查明高烧原因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采用减少棉被、酒精擦拭机体等方式辅助降低体温, 错。钠盐的代谢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正确。血浆蛋白渗出会增加组织液渗透压,引起局部水肿, 错。答案: A。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内环境的稳态是高考高频考点,特别是血糖平衡调节和免疫,学习是要多加演练,牢固掌握。 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 I和细胞 均能识别抗原 B在 和 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 比 要慢,免疫效应 比 要强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
11、巴因子、溶菌酶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 是 B淋巴细胞,细胞 是记忆细胞,都具有识别抗原作用,细胞 不具有, A正确。 过程有吞噬细胞参与, 是抗体与抗原之间的免疫反应,吞噬细胞在此免疫反应后才起清除作用, B错。 是指相同抗原再次侵入已免疫的机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此过程比首次免疫( )不仅快而且强 烈,即短时间分化出大量效应 B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C错。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由特定抗原引起并由效应 B细胞产生,应为抗体, D错。 考点:体液免疫 点评:本题考查的特异性免疫是高考高频考点,学习时一定要全面掌握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认识到 T淋巴细胞是二者相连的关键环
12、节,只有效应 B细胞能产生抗体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 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 B细胞的功能 D促进 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 T细胞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使寄生在其中的抗原释放,被体液中的抗体识别并消灭, B正确。抗体是效应 B 细胞产生, A 错。组织胺是机体过敏反应中组织细胞的一种产物,不是效应 T细胞产生的, C错。淋巴因子是效应 T细胞产生的, D错。 考点:细胞免疫 点评:特异性免疫属于高频考点,学习时一定
13、要对整个过程都要搞明白。 “HIV”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 A B淋巴细胞 B T淋巴细胞 C吞噬细胞 D胸腺细胞 答案: B 试题分析: “HIV”即艾 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 T淋巴细胞, B对。 考点: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即艾滋病 点评:本题是有关艾滋病的问题,学习时要认识到:艾滋病病毒是通过攻击人体 T淋巴细胞,大大降低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进而使各种病菌 “乘虚而入 ”,使人患多种疾病,最终由于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粘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
14、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皮肤、粘膜、吞噬细胞等结构,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起作用,是先天具有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机体不断接受各种抗原性物质刺激而形成的, D正确。 考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点评:本题虽为识记水平试题,但由于许多学生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不能正确理解而出现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起作用,是先天具有的,而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在特定抗原刺 激后不断产生的,并且只针对引起机体相应免
15、疫反应的特定病原体起作用,这一点务必要搞清楚。 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 1 kg体重 1g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 ,测定两人的血糖浓度如图 ,能正确反映两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健康人和糖尿病人摄入一定量葡萄糖血糖浓度都会有所升高,但正常人由于胰岛素分泌正常且正常完成其降血糖的功能,所以短时间内血糖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图中 A曲线;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异常即很少,降低血糖需要较长时间,且血糖浓度始终高于正常 人,图中 B曲线。这样从选项中可以看到对应的胰岛素分泌量变化曲线,答案: C。 考点:血糖平衡调节 点评:血糖平衡是内环境稳
16、态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各种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主干知识点。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摄水量增加 减少尿的排出答案: C 试题分析: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量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 收增多,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增加机体的摄水量。 C正确。 考点:水平衡调节 点评: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pH值 D渗透压
17、 答案: B 试题分析:酶是细胞产生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一类有机物,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B错。 考点:内环境的稳态 点评:内环境是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保持相对稳定对于细胞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本题为识记水平。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 C代表碱基,则 A是核糖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F和 H始终保持 1 1的比例关系 C遗传信息是 E中 D的排列顺序 D 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E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组成, A错。染色体经过间期复制,一条染色体上有 2个 DNA分子, B错。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
18、了一定的遗传信息, 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脱氧核苷酸是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错。 考点:染色体、 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为识记水平,搞清楚染色体、 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和数目变化是关键。 牛、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数依次分别是 A 4, 4, 5 B 5, 4, 4 C 5, 5, 4 D 4, 4, 4 答案: D 试题分析:真核生物 牛和病毒 -噬菌体遗传物质都是 DNA,含有 4种碱基, A、T、 G、 C。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是 RNA,含有 A、 U、 G、 C4 种碱基。答案:
19、D。 考点: DNA、 RNA碱基种类 点评: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有的病毒含有 RNA,这时 RNA是其遗传物质。 一个 DNA分子中有碱基 A20个,占全部碱基的 20,若 DNA连续复制 2次,需要碱基 G A 40个 B 60个 C 90个 D 120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是由两条平行的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 A20个,可知碱基总量 100, T为 20个, G=C=( 1-40%) /2=30%, G=30,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经过 2次复制,需要 G: 4个 DNA30-30=90个。 考点: DNA的复制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充分理解 DNA的 “半保留
20、复制 ”。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鉴定并保留纯合子小麦;( 2)育出矮秆小麦。最佳措施分别是 甲与乙杂交,得 F1测交 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相交 甲与乙杂交得 F1再自交 甲自交,乙自交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小麦是雌雄同花,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通常要 “鉴定并保留纯合子 ”,采用的方法是自交, 正确。也可以杂交,因为本题信息是 “其中一种为纯合子 ”,则另一种为杂合子,要达到 “( 2)育出矮秆小麦 ”的目的还要对杂交后代自交,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矮秆小麦,即可达到目的, 正确。测交会使纯合子后代全为杂合
21、子,满足不了( 1)的要求。答案: D。 考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 点评:一般鉴定植物的基因型首选:自交,因为植物杂交得到的后代数目较多。而动物则用测交。 如果把含 15N的 DNA叫做重 DNA,把含 14N的 DNA叫做轻 DNA,把一条链含 15N,另一条链含 14N的 DNA分子叫做中间 DNA。那么,将一个完全被15N标记的 DNA分子放入到含 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三代,则培养基内重 DNA、中间 DNA和轻 DNA的分子数分别是 A 0, 2, 6 B 2, 0, 6 C 2, 4, 2 D 6, 0, 2 答案: A 试题分析: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将一个完全被
22、 15N标记的 DNA分子放入到含 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三代会得到 8个 DNA,其中重 DNA0个,中间 DNA2个,轻 DNA个。答案: A。 考点: DNA的复制 点评:认识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 如果用 3H、 15N、 32P、 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在外壳中找到 3H、 15N和 35S B可在 DNA中找到 3H、 15N和 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 32P和 35S D可在 DNA中找到 15N、 32P和 35S 答案: B 试题分析:噬菌体是 DNA病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涟水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