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现代遗传学的观点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生殖隔离 B表现型分离 C基因型分离 D等位基因分离 答案: D 下图表示遗传信息流的中心法则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能够进行的过程有 a、 b B原核细胞 RNA的合成以 e过程方式进行 C c过程需要 RNA聚合酶, d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D e过程参与的 tRNA最多有 64种 答案: A AA和 aa杂交所产生的 F1,通过连续自交得到 Fn,则在此过程中 A AA和 aa的亲
2、本不含等位基因,杂交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 B此过程共发生了 n次等位基因的分离 C后代基因型比例保持不变 D A和 a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答案: D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隐性性状 B致病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C II3和 II4的基因型相同 D II3和 II4的基因型不同 答案: C 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 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 2:1 ,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 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B该突变基因为 X染色体隐性基因 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
3、体致死 答案: D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答案: D 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 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图为减数分裂第二次中期,每条染色体的 DNA含量对应丁图的 CD段 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 DNA含量对应丁图的 BC 段 乙图中含有 2个染
4、色体组,丙图所在的个体为单倍体 A B C D 答案: B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从而引起病菌向抗药性增强方向不断变异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异的两个种群即为两个物种 答案: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原因,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不正常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A 3或 3+XY B 3+X或 3+Y C 3或 3+XX D 3或 3+X 答案: C 右图所示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 X和 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 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
5、( -1和 -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图中的 片段 B II-1片段某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家族遗传中表现为直系男丁的一脉相传 C减数分裂过程中, X和 Y染色体上的 I片段之间不能发生交叉互换 D I片段上基因决定的相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比例一定相同 答案: B 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列简图表示: 根据上述图解,结合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间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 4个染色体组 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 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
6、制种,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繁殖 答案: B 关于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八倍体的正确叙述是 A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B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定是二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 D八倍体小黑麦的单倍体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 D 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为 A 30% B 26% C 36% D 35% 答案: A 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等位基因都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在生物进化中多害少利 某基因内若有腺嘌呤 a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 b
7、,则该基因内有胞嘧啶a(1/2b-1) 正常人体肝脏细胞和胰腺细胞核内所含的基因完全相同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生殖隔离包括动物因为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导致不能交配、动物胚胎早期死亡、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等等 新物种的产生都是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造成的 A B C D 答案: D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 ,F1全部为灰身 ,让 F1自由交配 ,产生 F2,将 F2的灰身果蝇取出 ,让其自由交配 ,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比例子为 A 1:1 B 2:1 C 3:1 D 8:1 答案: D 已知普通小麦是六
8、倍体,含 42条染色体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 21条染色体 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 7条染色体 C它的胚乳含 3个染色体组 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 答案: C 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 A、a和 B、 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如图所示)。其中具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白花。据图所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只有基因 A和基因 B同时存在,该植株才能表现紫花性状 B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9: 7 C 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
9、例为 1: 3 D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必定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 D 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 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 1/32 B 1/16 C 1/8 D 1/4 答案: B 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 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 1:1 B 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 C 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吉林 长春市 十一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