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doc
《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其他 继 2009年 3月,中国 “俄语年 ”在北京开幕, 2010年俄罗斯 “汉语年 ”活 动又如期举行。举办 “文化年 ”表明 ( ) A国家重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建设中的作用 ; B文化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强弱的唯一标志 ; D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 ; 答案: A - 单选题 在校内校外,我们要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这表明 ( )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D当代社会人们都能享受到多彩的文化生活 答案: B 和谐是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 B C D 答案: D 荀子曰: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 孟母三迁 ; 耳濡目染 ; 东施效颦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A B C D 答案: B 某学校开展 “三名 ”活动,引导学生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这一活动: 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 能够激励学生有更高的追求和发展
3、 ; 只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 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 A B C D 答案: B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 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究品牌、款式,饮食讲究营养搭配、绿色健康等。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 经济生活水平是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 ; 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是对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 ; 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同步发展提高 ; 没有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没有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 A B C D 答案: C 2009年 1月 9日,中共广东省委召开常委会议提出,要大力提升文化传播能力,进一步提高广东省文化影响力,进
4、一步推动广东省文化科学发展。下列对文化传播的认识正确的是 文化 传播的途径包括商贸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我们既要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的传承就是文化传播 A B C D 答案: C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圣火从水中被点燃,打破了 “水火不相容, ”的传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 “祥云 ”的设计思路再次打破 “纸 ”与 “火 ”难以共存的传统,从而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共荣共生的理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 ) A打破常规的思路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B
5、各民族文化在奥林匹克精神中逐渐消解差异 C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是文化发展的必经过程 D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奥林匹克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答案: C 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的统计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正在急剧消失。面对这种状况,要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艺术必须 ( ) A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进行创新,促进传统戏曲艺术的现代化 B用行政手段进行重点保护 C遵循市场规律、优胜劣汰 D加强对外交流,将其推向世界 答案: A 2009年 3月 16新华网报道,由国内各领域百余名一流学者合著的
6、高端讲坛丛书已由华文出版社出版。该丛书之一大国软实力通过讲述中国文化精神的魅力与阙失,说明一个能够广泛影响世界的中国,一定是以中国精神建构的生命价值观和社会生活理念,成就中国文化形象的整体高度和阔度 必须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前进的文化力量。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 ,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 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对外
7、开放的同时,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文化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 B C D 【小题 2】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的合理的做法是 ( ) 要抵制外来民族文化 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要正确对待外来民族文化 要完全吸收各民族文化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作为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 ) 文学艺术 汉字 史学典籍 科学技术 A B C D 答案: B 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 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 “双百 ”人物的评选活动。 2
8、009年 9月 10日,评选出了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 100 位新中 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 B C D 答案: B 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的喝茶方式又有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 ;而四川人则喝盖碗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中华文化有共性 中华文化有多样性 A B C D 答案: D 在举世瞩目的第 29届北京奥运会上 .我国体育健儿热爱祖国
9、、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的旺盛斗争力,奋力争光、勇于胜利的拼搏精神,团结合作、同心协力的集体意识,极大地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为我们提供了投身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精神 .不具有普遍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A B C D 答案: A 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008年 12月 21日下午在上海闭幕。在与台湾同胞的交流中,大家感受到: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下列对中华文化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关
10、系认识正确的是 A各民族文化寓于中华文化之中,中华文化通过各民族文化表现出来 B各民族文化寓于中华文化之中 .各民族文化文化通过中华表现出来 C中华文化寓于各民族文化之中,各民族文化通过中华文化表现出来 D中华文化寓于各民族文化之中,中华文化通过各民族文化表现出来 答案: D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周 :普遍 ,比 :偏私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D注重团结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答案: D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 (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11、代精神 ,相辅相成 ,相互支撑 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具有生机和活力 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 B C D 答案: C 近年来,全国政协高度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先后对闽南文化、河洛文化、三晋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进行调研,不断推动全国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以此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在我国,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着各具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文化,主要是因为 (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
12、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各地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A B C D 【小题 2】 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 ( ) A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针对目前台湾使用繁体字,大陆使用简体字的现状,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协议,两岸民间合编一本 “中华大辞典 ”,把所有的字词、语汇都作一个比较陈列,以求两岸交流时有更
13、多互动的基础。繁体、简体字都是汉字体系文字,都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都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这说明 ( )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地域特性 两岸人民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A B C D 答案: C 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 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化为乌有,为此必须 ( ) A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B敢于否定一切传统 C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D在否定中发展,在抛弃中创新 答案: C 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
14、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C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同时又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答案: C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辛勤劳动。志愿者通过 参加世博会的服务和组织工作,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了自身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 ) 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 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 ; 通过接受文化教育培养出来的 ; 通过参
15、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 ; A B C D 答案: D 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 “太精彩了 !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美,也让我们感受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答案: A 中国人待客时 “聊备薄酒 ”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 “慢待客人 ”;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帐,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 ;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表明 (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 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
16、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答案: A 原生态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由此可见 (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 D 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宁夏银川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