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doc
《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选择题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 12.95亿人,图 l反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与 10年前相比,我国 014 岁人口比重下降了 4.8,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 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 1.3亿。读图 1结合材料,完成 12 题。 【小题 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时期是 A 20世纪初期 B 20世纪 40年代 C 20世纪末期 D 20世纪 60年代 【小题 2】该国在 20世纪末期的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
2、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 B C D 答案: C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 B工业文明时期 崇拜自然 C农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 D现代文明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 答案: D 图 7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2223 题。 【小题 1】分析目
3、前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的原因下列推测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过度发展粮食生产 【小题 2】与传统经济模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清洁能源 禁止二氧化碳的排放 追求绿色 GDP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近 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A城市上空尘埃多,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雨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 CO2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 SO2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答案: D 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已于
4、 2000年 3月正式启动了,这项工程涉及退耕地面积 1333余万 Km2,其中 25以上的坡耕地 607余万 Km2,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粮食。这是在中国和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罕见的伟大工程。据此回答1920 题。 【小题 1】下列选项中,可用来监测和评估坡耕地植被恢复情况的指标是 A干湿季降水量变化 B干湿季径流量变化 C种值业在农业产值结构中的比重 D粮食总产量 【小题 2】坡度在 25以上的坡地不宜开辟为梯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层缺失 B不利于机械化操作 C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D农业的投人大于产出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我国将投资 212亿元人民币建设上海经武汉、荆
5、州、宜昌、恩施至重庆的沿江铁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可以实现夕发朝至。读图 6结合材料回答 1718 题。 【小题 1】对该铁路走向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 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 B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分布 C政府的决策和人们的愿望 D城市的分布和资源的分布 【小题 2】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沪渝间的普通大宗货物运输方式还可以选择 A空运 B水运 C空运 D任意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图 5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 1516 题。 【小题 1】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的变化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小题
6、 2】图中反映出的这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是 A原料地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图 4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答案: B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 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3 4题。 主要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主要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
7、.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小题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小题 2】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C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无关 D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
8、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答案: C 20世纪 7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人口、产业由东北部地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转移的现象。读图 2,回答 67 题。 【小题 1】美国阳光地带对人口和产业迁移的吸引力主要是 气候温暖 环境较清新 火山地震自然灾害少 发现新的矿产资源 新兴产业提供就业机会 民族宗教信仰相同 A B C D 【小题 2】一般来说,影响美国人口、产业向阳光地带迁移的主导因素 A经济 B政治 C宗教 D环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现代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回答 89 题。 【小题 1】下列关于城市各功能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吉林省 吉林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