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地理卷.doc
《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地理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地理卷.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地理卷 选择题 图 1阴影部分为我国某种水果优势产区。 1该产区种植的优势水果可能是 A. 柑橘 B.香蕉 C.苹果 D.葡萄 2.该产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地处暖温带,光热条件较好 C. 气候湿润,灌溉水源充足 D.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读图 9所示两地理区域回答。 24. 两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主要补给是雨水 B.都没有结冰期 C.河流含沙量都很大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25. 甲乙两河入海口纬度相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河含沙量较小,河口附近人口多 B. 乙河支
2、流较多,上游来水量大,多台风 C. 甲河流域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D. 乙河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2009年 12月 26日正式运营的武广客运高速铁路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全长约 989公里,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只需 3小时。 22决定武广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地形 B矿产 C气候 D科技水平 23此铁路的开通,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缓解两地间矿产资源运输给铁路带来的压力 推动两地都市圈的繁荣 增加运输成本 促进跨城居住和就业 更多的吸引外资进入的通道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200
3、8年 1月 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东半球空间环境基地综合监测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将对地球表面、二三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进行连续监测。 20.该工程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利用了 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 A. B. C. D. 21. 下列活动可以利用该工程来完成的是 勘探资源 分析某城市道路车流量 发现环境异常 分析人口密度与粮食产量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 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
4、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 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 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 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该工程主要利用了 RS 和 GPS。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分析某城市道路车流量和分析人口密度与粮食产量需要借助于 GIS技术。该工程不能实现。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图 8是地处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该岛盛行较强的东南风,有流速较大的河流及森林。现欲对该岛进行开发,据此并结合图回答。 18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发展农业,如图所示,则该农业所
5、属的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游牧畜牧业 19关于该 岛屿的开发与发展设想合理的是 在乙地建设小城镇,大力开发森林资源 在丙地建设盐场比甲地更合适 在丁处建设港口和城镇 在戊处建设风能发电站,并营造海防林 逐步建设环岛公路和铁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在城市地域中,不同功能区具有不同的特点。 15下列说法正确的叙述是 A住宅区是仅次于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 B影响地价的最主要因素是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 C市中心对商业活动吸引力最大的原因是易筹集资金 D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商业区、 一个工业区和一个住宅区 16图 6中最能
6、够反映图 4中从 M到 N 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 17关于该城市及周边地区 地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坡度大、土地租金低,适宜发展果林业 B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发展谷物农业 C 地形平坦开阔、土地租金高,适宜大牧场放牧 D 适宜发展乳牛业,在市区,便于消费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A 图 5表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 2008年 0 15岁、 15 65岁、 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 12未来面临的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与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状况相似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非洲 B亚洲 C 欧洲 D南美洲 1
7、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未来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丙 B目前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甲 C目前面临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问题的国家是乙 D未来将面临劳动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问题的国家是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A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景观,读图 4回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B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一般不大 C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影响不大 D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10关于图 4景观所属的文化圈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地气候寒冷,多
8、大风天气 B崇拜原始的图腾,信奉原始宗教 C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 D土质黏重,降水较多 11. 下列我国地域文化区与图 4所属文化圈自然环境特征有类似的是 A. 新疆荒漠 绿洲文化 B华北平原文化 C. 江南水乡文化 D东北黑土文化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甲乙两图回答。 7图甲中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的热力作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纬度位置相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 的数值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 的数值大小有关 C
9、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气温较高,与 的数值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大,与 的数值大小有关 8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各箭头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方向, 表示各类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 C板块运动与 有关 D 均属于内力作用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 “萤火一号 ”将在 2011年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开展火星探测活动。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回答。 与日均距 (百万千米) 质量 (地球为 1) 体积 (地球为1) 大气密度 (地球为 1) 大气主 要成分 表面均 温( )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0、149.6 1.00 1.00 1.00 N2、 O2 22 23时 56分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0 0.01 CO2 -23 24时 37分 1.9年 5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逆辐射强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6火星与地球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密度比地球大 B自转角速度大,线速度小 C公转的角速度小,线速度小 D白昼时间比地球短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图 2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平均每日从海洋输向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 (单位: w m2 )。 3 A海
11、域的值可能是 A 75 w m2 B 90 w m2 C 110w m2 D 130 w m2 4 B海区等值线密集的主要可能原因是 A太阳辐射差异大 B洋流影响造成的 C海底地形差异造成的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综合题 读我国西部地区雪线高度分布图(图 24)及甲地区地理现象图(图 25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59图 24中沿 AC 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其原因是 。 60根据图 25判断甲地区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 (高、低);该地区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是遵循陆地自然带分布的 规律。 61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甲地区北坡牧民在夏季
12、应将牲畜赶往 A高山草甸 B山地草原 C荒漠草原 D山地草甸草原 62简析图 24中 所在地形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条件。 优越气候条件 。 限制性自然条件 。 63图 24 中 流域内发展农业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主要防治措施有 。 答案: 59沿 A到 C逐渐升高(由南向北降低) 原因:纬度向北( C到 A)增高(夏季气温随纬度的增高递减,降水量向北递减。) 60高 垂直地带性规律 61 A 62 优越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限制性条件:热量不足 63土地荒漠化 、沙化 防治措施: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禁止过渡樵采;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13、,建设绿洲草场等。 自然灾害和环境的退化是人 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下表代表寒潮、地震、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 “ ”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灾害 省级行政区 甲 乙 丙 丁 广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55. 甲和丙代表的灾害分别是 和 。 56. 乙类灾害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其原因分别是 。 57. 丁所代表的灾害危害程度在四川特别严重的原因是 。这种灾害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形成的原因。 。 58举例说明人类应对上述灾害采取的措施。 。 答案: 55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56广东主要是因为纬度位置较低,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受沿途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层层
14、阻挡,势力逐渐减弱。 四川是盆地地形,受周围山地和高原的阻挡,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57人口数量多且比较集中,地形复杂。 分布:环太平洋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 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的活动地带 58措施:(略) 图 23是 “某区域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0分) 52 处地质构造是 ,该处河流不宜修建电站大坝,原因是 。 53 处地貌名称是 ,一般分布在 地区,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54根据这里丰富的含煤地层,可以推断在地质史上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若在 a、 b两处采煤,分别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可能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简述其原因。 。 答案: 52断层 地质不稳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上海市 长宁区 第二次 模拟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