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六次考试文综试题.doc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六次考试文综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六次考试文综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 2010届高三年级第六次考试文综试题 选择题 图 9为出土的一套东周时期的 “9 鼎 8簋 ”,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A周天子墓葬 B诸侯国君墓葬 C士大夫墓葬 D士的墓葬 答案: B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二战结束后, “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 ” 。下列各项中最 符合这种 “文明 ”的行为是 A接受马歇尔计划 B参加经互会 C加入北约组织 D成立欧共体 答案: D 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 “十一大 ”( 1977年)至 “十七大 ”( 2007年)七个报
2、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中国特色 ”和 “市场经济 ”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改革 ”、 “对外开放 ”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报告中 “毛主席 ”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报告中 “理论 ”和 “邓小平 ”成为高频词汇 A B C D 答案: B 20世纪 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 “我看到 了未来,它行得通。 ”“它 ”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答案: D 重农抑商政策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到了清末却成为社会经济
3、发展的绊脚石。在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有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 答案: B 蒋介石在 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生称: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这说明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答案: B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 这首诗兰花草是 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
4、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 “兰花草 ”比喻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民主与科学 D经世致用 答案: C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产品共获得 1211项奖,在全部 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参加的历届博览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产品在这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 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洋军阀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开辟世界市场 A B C D 答案: B 英国政治家埃德蒙 伯克曾这样评价一场革命: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
5、 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这个 “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是近代世界上第一个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实践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国家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答案: C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
6、 A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 A罗马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答案: B 朱熹说: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A心即理也 B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C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D理是万物本原 答案: C 综合题 ( 25分)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 材料一:
7、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 “礼 ”治国的制度体系。 “礼 ”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 “礼不下庶人 ”。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 “礼崩乐坏 ”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 “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 礼刑一体 的基本框架。 ” 材料三: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挺上议事 日程。 1902年3月,清延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 “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
8、改。 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粪,皆应妥议专夸。 ”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材料四: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如左: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中山 纪念 中学 2010 三年级 第六 考试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