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青海西宁市第四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青海西宁市第四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青海西宁市第四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青海西宁市第四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反映的是西周时的分封制下,诸侯有义务派兵随从周王作战,所以才出现了上述现象,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
2、其回忆录中说: “(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 ,人们才能治国齐家。 ”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C对古希腊 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观点是在肯定苏格拉底 “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 ”,所以选 B;其它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先哲 苏格拉底 “不成文法来
3、自习俗确认的规范。事实上,经使用者的同意所确认的持久的习惯,扮演了法律的角色。 ”同时,为了保障自由,还得对权力做相当的限制,“如果主人的逞凶被认为不可忍受,他们将被强制以好的条件出卖奴隶。 ”由此可知 A习惯法没有共同的约束效力造成社会矛盾 B习惯法在对抗奴隶主野蛮行为上有一定作用 C习惯法完全是为了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工具 D习惯法是奴隶社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囚笼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不成文法来自习俗确认的规范。事实上,经使用者的同意所确认的持久的习惯,扮演了法律的角色。 ”这句是指的习惯法,后边的 “如果主人的逞凶被认为不可忍受,他们将被强制以好的条件出卖奴隶 ” 则是体现该法在对抗奴隶
4、主野蛮行为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故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习惯法 “理论上讲, 作为雅典公 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 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C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 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公民概念的理解。雅典公民指的是祖籍在雅典的成年男子。 A项是错误的; C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5、公民 一位学者写道: “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 毛(泽东)的继承者们发起了一场 现代化 运动,它不仅采取了以前被指责为 修正主义 的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 修正主义 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走到了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 ”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材料中的 “修正主义 ”指的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发展市场经济绝不等于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D要时刻把反对 “修正主义 ”放在首要位置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 “沿着这条 修正主义 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走到了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是指改变了以前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做法,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BC符合上
6、述说法,只有 D不符合,故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 中国今日之必需 ,才宣布 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 基本上相同。 ”材料中的 “政纲 ”指的是 A中共的最 高纲领 B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中共三大通过的宣言 D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毛泽东所说的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 基本上相同 ”应该指的是新三民主义,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都主张反
7、帝反封建,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比较 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的习俗因此造成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的习俗,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要请和尚念经,大摆筵席,大肆挥霍的习俗,以至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观念崩溃 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 D专制制度趋于衰落,地方势力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 “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 ”、 “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 ”、 “大摆筵席,大
8、肆挥霍的习俗,以至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 ”等信息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传统观念不再重视的现实,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 经济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之说反映的是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特色的手工业技术,所以等于是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手工业中心,即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故选 A。
9、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 (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 China是 “秦 ”的音变 (QinChin -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 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 “秦 ”还是 “瓷 ”的信息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一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中国的瓷器大规模远销海外始于唐朝,晚于题目中的 “秦(朝) ”,故 A项错误;广泛调查和
10、历史学家的意见均带有主观武断的成份,故 B、 C项错误; China是不是 “秦 ”的音变,关键看最早使用该称呼的外国人是先了解秦朝还是先了解中国的瓷器,故 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 “作为集权主义者, 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 雄略之主 ,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
11、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答案: C 试题分析:汉武帝建立内朝,以削弱三公所代表的外朝势力而加强皇权;宋太祖设立二府三司制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明成祖则设立了内阁来加强皇权,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宋、明朝的中枢机构 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此现象表明 A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 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 答案: B 试题分析:仆役小吏 “混杂于士流 ”、民庶的妻小 “俨然贵族 ”,表明宋代
12、贵族的礼仪和习俗不再有严格的限制,故能说明 B, AC与材料所述无关, D不符合史实,因为古代有很严格的等级秩序,宋代也不例外。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皇帝由于年幼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恰恰是是为防止皇权旁落而出现的现象,所以实质是 君权至上的结果,故选
13、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简答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籍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品,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 界社群。 材料二 欧洲人籍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
14、产找市场,欧洲国邦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以上选自殷海光文集 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有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核心提示:材料一:观点:欧洲人推动了亚非地区的现(近)代化进程 (文明进程) 史实: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思想科学化、政治民主化。 材料二:观点:欧洲人的侵略导致亚非沦为殖民地,成为欧州
15、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 .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史实:西方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摧毁中华文明等。 试题分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进行史论结合的论证能力。考生首先要阅读材料后提炼出每段材料的主要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去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比较合理或者比较容易得分的观点,去进行论证。论证的要求是结合近代前期中国的史实选择有用的作为论据。阅读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一的观点是认为欧洲人推动了亚非地区的现(近)代化进程(文明进程),材料二的观点认为欧洲人的侵略导致亚非沦为殖民地,成为欧州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 .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确定观点之后,就比较容易选择论据了,只
16、要是 1840-1919年间的史实,符合条件即可选择运 用。本题关键是要准确提炼信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历史上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影响 综合题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 “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 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
17、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 ”“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 ”。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 材料二 1947年底到 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 “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6分) ( 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青海 西宁市 第四 中高 上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