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百家争鸣时期,先秦诸子纵论 “天下 ”,诸子言论中的 “天下 ”指的是 墨子 一同天下 孟子 (天下)定与一 荀子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韩非子 一匡天下 A周王朝统治区域 B秦朝时期的中国一 C约今整个中国区域 D东西方世界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诸子中的 “天下 ”指的是周王朝的统治区域。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2、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重要历史文献,作出这一历史决定的会议的是中国共产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会 C十四大 D十四届三中全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 B。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 5
3、00年中说道: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始流传着一个谜语: 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九二共识 D澳门回归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深圳中英街是深圳和香港的分界线; 1980年深圳设立为经济特区;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宣布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行 “一国两制 ”,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香港回归 前 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政治上,他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分享不同的权利与义务。由此在雅典确立了 A宗法等级制
4、 B贵族等级制 C官僚等级制 D财产等级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梭伦改革中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并分配相应的政治权力,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工商业奴隶主能参与到政权中来。故雅典确立的是财产等级制。故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 史学家费尔南 布罗代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论丛中曾经指出, 18世纪的欧洲: “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 ”。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 ”,可以看出 18世纪的欧洲逐渐从宗教迷信中走出,自然
5、科学获得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宗教改革是在坚持宗教信仰的前提下,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威。故 A项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英国历史学家 J R格林说 “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 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七年战争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有 夺取了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 取得了对印度的完全控制 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殖民帝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763年,英国获得了英法七年战争的胜利,并签订了巴黎和约夺取了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促进了英国工业革
6、命的发生。英国取得对印度的完全控制是在 19世纪中后期。故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英法七年战争 1877年 3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 “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放在眼里 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 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 ”材料反映了 A封建专制王朝的复辟 B巴黎公社的失败 C “一票共和 ”的实现 D共和政体面临挑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875年法国以一票的优势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材料中的 “君主派的杀机: “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放在眼里 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
7、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 ” 由此可见法国的共和政体面临君主派的挑战。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785年宪法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19世纪,被称为 “科学世纪 ”。下列属于 19世纪 “科学世纪 ”的成果有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共产党宣言 物种起源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现的建立;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59年的达尔文物种起源标志
8、着进化论的创立; 1905年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标志着 相对论的创立。故选 C。 考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近代科学技术 生物学 进化论 1912年,高尔基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 “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 ” 。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 ”的目标就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推翻资产阶级政府 C争取民族独立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 “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
9、就 ”的目标指的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三国将在 15年内逐步取消相互间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实行零关税;允许资本、劳务、商品等在三国间的自由流通。 ”材料所述的规定出自 A布雷顿森林协议 B北大西洋公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三国将在 15年内逐 ” 、 “允许资本、劳务、商品 等在三国间的自由流通。 ”,由此可见此项规定是三个国家签订的,关于经济贸易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布雷顿森林协议是 44个国家签订的;北约是属于军事政治集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的经济政
10、治实体 欧盟的诞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其成员国有美、加、墨三国组成。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在 20世纪末 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世界格局呈现新旧更替现象,政治经济新现象层出不穷,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下列政治经济新现象 表述错误的是 A欧洲联盟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的新阶段 B世贸组织 全球有序自由贸的新时期 C港澳回归 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的新范例 D上海合作组织 以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俄两国开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
11、特征的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模式,为国与国之间解决争端、发展合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模式。故 D项说法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时期的外交 上海合作组织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 “拜伦式英雄 ”。这些 “拜伦式英雄 ”反映了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时代的浪漫之声 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拜伦是 19世纪初期英国的著名诗人,其著作风格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故选 C。 A项光荣革命是 1688年; B项启蒙运动是 1718
12、 世纪; D项说法是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的原则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与接受。下列国家与国际组织在承认这一原则的时间上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苏联 美国 日本 联合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政府的国家;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新中国得到了联合国的承认; 1972年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建交,新中国得到了日本和美国的承认。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重返联合国
13、的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2013年 10月,印度总理辛格在访华期问说: “中印握手,全世界都会关注。 ”60年前,中印握手而产生的外交成果是 A西藏问题的和平解决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求同存异 ”方针的产生 D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 60年前的中印握手是 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 B。;结合所学知识,西藏问题的和平解决是 1951年; 1955年万隆会议中,周恩来提出了 “求同存异 ”方针;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4、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下面四张图反映了浙江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图中所示,浙江在 中为江南东道; 中为扬州; 中为东越; 为江淮行省。结合所学知识,汉朝时期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 ,地方设立十三州;唐朝时期最高地方行政机构为道;东越属于秦以前;行省是元代实行的地方制度。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变革 随着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历代政府大都设置官吏对商业活动进行专门的管理,下列古代官职中,不属于专门管理商业活动的是 A
15、“五均 ”官 B草市尉 C中正 D市署令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五均 ”官是王莽时期设立的控制市场物价的官员;草市蔚是六朝时期设立的专门对草市进行管理的官员;市署令是唐朝时期设立的管理市的官员。中正是在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中任识别人才的官员。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明人李长鼎说: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在这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丝绸之路 B邸店、车坊 C商帮、会馆 D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 了明朝时期的贯穿南北的长途贩运商
16、业活动。依据所学知识,明朝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商帮、会馆。故选 C。丝绸之路是汉代时期形成的;唐朝时期邸店、车坊比较繁荣;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是抑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故与材料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会馆和商帮 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 蔡伦传记载: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 蔡侯纸 。 ”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 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 答案: C
17、试题分析:材料一的考古发现反映了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纸;材料二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纸得到广泛应用。故 A项中的 “诞生 ”、 B项中的 “发明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D项说法错误。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纸的发明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 “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 ”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 “罢免孟子配享孔庙 ”。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A克己复礼 B民为贵,君为轻 C正君心以立纪纲 D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孔子提出了 “克己复礼 ”,维护周王朝的
18、礼乐秩序;孟子提出了 “民贵君轻 ”,体现了民本思想;朱熹主张正君心以立纲纪;黄宗羲提出了 “天下为主,君为客 ”。故选 B。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部著名的思想文著。它 A编者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体现了中国草书的传统艺术特色 C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自强 ”口号 D迈出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的著作是海国图志,其编者是魏源,其核心主张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迈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故选 D。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则徐;图中文字体现了中国篆书的特色; C项是洋务
19、运动的口号。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地主阶级 海国图志 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摺中说: “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 ”这说明李鸿章 A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 B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 1865年李鸿章认为数十年后,中国的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结合所学知识, “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 ” 指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9世纪 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故 B、 C说法错误; D项与材料
20、观点不符。故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兴起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孙中山成立 “兴中会 ”,提出 “振兴中华 ”口号 B清政府谕令各省 “多设织局,广为制造 ” C台湾人民 “呜 帐小保 枷 摹熬 还笆秩锰 D康有为发动 “公车上书 ”,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的签订是 1895年;孙中山成立的 “兴中会 ”是 1894年成立的。故 A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B项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省 金丽衢 十二 校高三一模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