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桐乡市高三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浙江省桐乡市高三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浙江省桐乡市高三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浙江省桐乡市高三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 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 显学 的原因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得出儒家思想在先秦一度成为 “显学 ”的原因有 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儒学本身的二重性结构 孔子对自身学说的宣传 办学活动扩大影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 ”“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进行分析
2、,可知 符合题意, 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下列关于小说红与黑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红 ”代表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代 B “黑 ”代表法国封建贵族复辟势力及教会 C真实再现了 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情况 D它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再认与再现能力。红与黑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现实主义产生于 19世纪 30年代,故 C说法错误。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现实主义 有学者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
3、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最有可能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 ”“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 ”可判断是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下表是俄罗斯尤里 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 “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 ”作的 4次咨询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十几年来俄罗斯民众 年份 1990年 1997年
4、 2004年 2006年 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0%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6%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一直十分推崇十月革命 对十月革命存在多元化看法 对十月革命的看法起伏较大 对十月革命的正面评价呈上升趋势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上表认为 “开创俄国历史新时期 ”和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两项的比重和从 1990年的 49%上升到 2006年的 60%,可见 正
5、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评价和认识 下表是 1750年 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国及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表格提供的信息中可得出 国家 年份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3 2% 28 1% 34 2% 53 2% 61 3% 62 0% 中国 32 8% 33 3% 29 8% 19 7% 12 5% 6 2% 印度 24 5% 19 7% 17 6% 8 6% 2 8% 1 7% A欧洲工业总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快速上升 B欧洲列强对印度进行了疯狂的侵略 C中国工业生产总值急剧下降 D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
6、中占相当大的份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数据进行史学分析的能力。根据表格中 “国家 ”“年份 ”及 “所占比重 ”的分析 A项符合题意, B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错误, 1750年到 1800年中国并未下降, D材料未涉及。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 证据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世界性市场雏形的形成 新动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殖民主义活动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电信工具的创制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7、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与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排除 , 表述均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 C。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导致英国该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B城市化的发展 C就业观念的变化 D非洲移民的大量涌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与理解。分析图片可见在就业结构中农业比例逐渐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比例逐渐上升,这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
8、, ABC描述均符合史实;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中非洲黑人主要运往美洲,故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影响 受英国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一家制陶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使陶瓷的产量增长。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 A 16世纪后期 B 17世纪后期 C 18世纪后期 D 19世纪后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与理解。解题的关键是 “受英国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 ”据所学可知是指 18世纪后期英国棉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促使了社会分工,故选 C。 考点:新航路的开
9、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时间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早期殖民活动,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主要有 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资本的原始积累 加速了西欧封建地主阶级的衰落 推动了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 造成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早期殖民扩张的理解与认识。据所学知 均符合史实, 造成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影响 “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 成熟状态 ”,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0、 ”,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以上 “” 中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的理解与认识。所谓 “启蒙 ”是指人自己的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的含义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下列关于 80年代改革说法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在全国逐步废除 B外交上由中苏为主的双边外交向多边外交转变 C城市也进行了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中心环节的改革 D邓小平着手对党和国家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进行改革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省 桐乡市 测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