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台州市四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浙江台州市四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浙江台州市四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浙江台州市四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 “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西周时代实行的宗法分封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故 A项正确;西周时代,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通过分封制,将土地和人口授
2、予诸侯,由各诸侯管理地方,并且拥有世袭统治权,故 BC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分封制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 A中国人民的反帝任务完成,进入到反封建时期 B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 强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 D和平建国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呼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面的解放战争就证明了这一点,故 C项正确; A项表述错误,社会性质仍是双半社会, BD
3、项不是主要表现,故 A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 “新 ”的主要表现是( )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新的现代的文明 ”的信息,再结合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项正确;三项与 “新的现代的文明 ”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4、 五四运动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 论十大关系 论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 B C D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时间 “20世纪 50年代 ”,结合所学可知, 项符合题意,故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是在抗战时期,排除 项。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建国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在 1949年致信宋庆龄: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以下关于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帝国
5、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的目标不可能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故项符合题干要求,故答案:为项;结合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可知 ABD项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 读下图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6、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重要力量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外交孤立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图中可以看出5070 年代初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票数持续增长,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外交孤立政策,故 AD项正确,排除;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在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故 C项正确,排除;从图片信息无法得出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故 B项符合题干要求,答案:为 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影响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
7、位 ”。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 A号召 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 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日内瓦会议主要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周恩来总理的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程,故 C项正确; ABD三项与日内瓦会议的内容不符,故 AB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日内瓦会议 国内 “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 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
8、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 ”,作为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 ( ) A引发了群众性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 B有效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 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了政策支持 D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 ”“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 本 ”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做法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故 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 ABC项错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
9、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其中影响 1、 2、 3、 4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 A自然经济解体 B列强侵略 C清朝政策的转变 D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用排除法较好,自然经济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大改造时期,故 A项错误; 3、 4阶段,清朝已经被推翻,故 C 项错误; 1、 2、 4 阶段没有出现过资产阶级革命,故 D 项错误;因此答案:为 B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阶段特
10、征及原因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 土地收归公有 给农民土地经营权 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故 C项正确; A项不属于本质,排除; B项只符合建国初的土地改革,排除; D项也不是题干现象的本质,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1、的实践 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表为某生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 的内容应该是( ) A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B潮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开放区 D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80 年我国设立珠海、深圳、厦门、汕头经济特区,故 BC 项错误; 1984年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
12、市,属于浙江省的是宁波、温州; 1985年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故 D项正确, A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开放区 电视剧霍元甲展现了祖籍天津的武术家霍元甲( 186l 1910)在上海租界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当时,霍元甲可能见到的社会现象是 ( ) A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B申报登载着武昌起义的要闻 C轮船招商局在广播上做广告 D公司职员坐公共汽车上班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时间 186l 1910年间,晚清社会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故 A项正确;武昌起义发生在 1911年
13、,故 B项错误;广播和公共汽车出现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故 CD项错误。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服饰、广播、公共汽车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 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 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这支军队应属于( )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新四军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BD两项是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以后,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的番号,故 BD项错误;这一时期的抗战主要集中在北方,而这一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主要分
14、布在南方,故 C项错误;中国军队从 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 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主要是国民党爱国将领进行的抵抗,他们属于国民革命军,故 A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中 国军民抗日斗争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新兴民族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第三世界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
15、: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反映了政治多极化的现象,而政治多极化根源于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故 C项正确; ABD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下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 “(王)大令众人 曰 ( xi)田 ”。 “ 协 ”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关于卜辞中 “众人协田 ”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出现 生产工具有少量铜器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耕种者多为奴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
16、析历史材料的能力,精耕细作农业是古代中国农业的突出特征,从图片 “众人协田 ”中无法得出其开始出现,故 错误,符合题意;商周时期被誉为青铜时代,商代青铜铸造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工具中有少量铜器,故 正确,排除;重农抑商政策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故 错误,符合题意;商代为奴隶社会,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故 正确,排除;因此答案:为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精耕细作;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商代手工业的发展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 性新论中指出: “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
17、,有一定进步性。 ”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 A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 ”的信息可知,题干对汉武帝时期的统 治持肯定的态度,再结合 “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 ”的信息,可知作者肯定了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故 C 项正确, A 项错误;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
18、墙根指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 “影响 ”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材料中 “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影响是指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故项正确;项与 “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的信息不符,排除;工业革
19、命与四大发明没有直接关联,故项错误;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间,它以绝对真理的面 目向少数人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 ” 这段分析认为雅典民主 ( ) A是奴隶主贵族的专政 B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 C受到道德和规则的约束 D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人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 ”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认为雅典民主带有强
20、烈的不宽容性,故 B项正确, A项与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 政治的弊端 19世纪中期出现了 “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 ”,其原因有( ) 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在各国的统治 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造成了当地的贫困落后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时间 “19世纪中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欧完成了工业革命,故 正确; 是
21、 1500年前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 正确;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是在 19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因此答案:为 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罗斯福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共事业法等,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 A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B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C稳定 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
22、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中罗斯福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其价值在于转变了政府的职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 D项正确;项中的 “长期推行 ”不符合史实,排除;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年宪法,故 B项错误; 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1921年,列宁说: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 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 。 ”与材料所说 “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 ”相关的措施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 台州市 四校高三 上期 期中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