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一)(带解析).doc
《2014届陕西省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一)(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陕西省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一)(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陕西省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一)(带解析) 选择题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 ”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答案: D 试题分析: 材料叙述的主要内容是西周的分封制,这种制度依据周人创制的宗法制原则继承爵位,贵族的嫡长子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此制度的本意是以这种血缘的亲疏来继承的制度不会带来纷争,但却由于地方的受封者有很大的独立实权,最终地方诸侯势力
2、强大而与中央对抗,导致地方割据的出现。 AB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C项内容有正确的部分,但不最主要的,所以排除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分封、宗法制度的影响 下图是发表于西方某报纸上的漫画欧盟的真实内幕,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漫画 A暗示欧盟内部矛盾尖锐 ,前景堪优 B反映了各国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 C显示了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D表明欧盟各国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与现今的史实不符,欧盟在推进经济一体化方面曾取得巨大成就,成员国数量实现较大增长,内部贸易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内部虽然存在着很多的矛盾,但不能说是前景堪忧
3、,所以排除 A项,并且从温中也反映不出 A项的观点。 C项明显错误,与题目中漫的标题不符合,所以排除 C项。从漫画中各国家在欧盟的地位与处境的不同可排除 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盟的发展状况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 20 世纪 “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 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
4、减少福利开支 答案: C 试题分析: 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的确立了社 会主义制度,俄国形成最悠久的成就最终形成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由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政府干预,其中重大的举措就是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A项与材料内容相反,是苏联学习西方,所以排除 A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世界经济体系是因为无序的自由竞争导致了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混乱,不是效仿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从 “战时共产主义 ”到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亚当 斯密在其撰写的 道德情操论 ( 1759年)中主张: “
5、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 ”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答案: C 试题分析: 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最先在政治上实践社会主义的是什么实践活动, A项共产党宣言是革命的指导理论,不是具体的革命实践,所以排除 A项。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的自救实践,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与题目要求相反,所以排除 B项。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为实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具体实践,但不是第一个,巴黎公社建立于 1871年,早于 1917年十月革命。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6、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实践;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 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C服务业机器制造机器 D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机器 答案: D 试题分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懂图示的内容,此图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及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瓦特改良并制了万能蒸汽机,使得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交通运动业出现了新动力,所以 a处应该填入交通运输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的标志是用机器制造机器,即是机
7、器制造业的出现。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原因及过程 世界文明史中说: “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制定的法律,皇帝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 ”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罗马法的相关内容。由于统治范围扩大,外来人口的增多,新的社会矛盾凸显,原有的公民法等法律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于是需要适用于各个地区不同状况的法律,使得罗马法不断充实、繁杂
8、,新条例、律 法增加,远远超出了法官们原有的知识框架和理解范围。罗马法包括万民法与公民法两个体系, B项是说的万民法, C说的是公民法,它们只是一部分,不全面。 D项说法不准确,罗马从共和国时代,就出现了法律,按法律行事。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公报 中指出: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 代企的现象。 ”对该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
9、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1992年十四前后,所以 C项的说法对材料的内容理解不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国策,所以A项正确。依据材料的中心内容可以印证 B项的内容正确。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就是我国领导人对计划经济弊端的反思后的结果,所以 D项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国
10、有企业改革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 心理统一 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这里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D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答案: C 试题分析: 材料中的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撤退两个字不能是调动了各阶层的革命热情,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的精英们应该是从内地向南方的革命地区奔赴,不能是被迫撤退,所以 A项错误。土地革命只能调动的是农民的积极性,所以 B项错
11、误。 D项说法本身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文化中心的转移问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全民族的抗战 梁启超说: “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 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 ”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 “开民智 ”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由材料中梁启超为了世界地图 “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 ”可以得出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少,并且西学在中国也没有得到广泛传
12、播,国人更没有清醒认识到世界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所以 BD两项错误。 C项与材料无关,些材料并没涉及到群众运动的问题,何况维拉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上层的变法运动,群众基础非常的薄弱,所以 C项错误。梁启超看到有一个来观看世界地图的即欣喜不已,所以可得选择出正确的答案:为 A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梁启超的思想主张 耕织图 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一人一牛的耕作技术出现在唐
13、朝,不是清朝,所以 A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虽然是在南宋完成,但农业的耕作方式不能反映出某一地区是否是经济重心,所以 B 项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出现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只是反映了耕作技术,耕作技术不可能反映出租佃关系,所以 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人口户数 官民田地 夏税米 农桑丝 折绢 秋 税米 弘治年间( 14881505) 148 7万户 399270顷 86600石余 3970斤余 3175匹余 2
14、560270石余 嘉靖年间( 1522) 130 3万户 398566顷 82965石余 4264斤余 3411匹余 2576888石余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答案: A 试题分析: 对比表格中两个时期的各项数据发现嘉靖年间的人口数比前期有所减少,但各项税收中只有夏税米的数量有所减少,所以 B项错误。表格的数据只是江西一省的税收数据,不存在与其他各省的数据比较,所以不能得出 C项的结论。 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15、合,材料中并没有农业减产的对比数据,所以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 宋朝形成了 “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 自从秦始皇创建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是一直是古代政治的一个重要问题,相权在与皇权的争夺过程逐渐变弱,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朝时最终战胜相权,专制主义达到顶峰。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到宋代,相权被进一步分割,三省的宰相不参与政事,相权被分割成为行政权、军权、财权三
16、个部分,分别由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掌握,相权的分散表明皇权得到了加强。 A项为错误项,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所以 B项错误。材料中的内容叙述的是专制主义的问题,是皇权与相权问题,不是地方与中央的问题 ,所以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 综合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及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
17、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和 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
18、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 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
19、 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
20、简析其原因。( 7分) ( 2)评述材料二中关于美国革命的认识,分析材料兰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 ( 5分) ( 3)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 17 20 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3分) 答案: ( l)特点: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贵族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或者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 2分) 法国: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 2分) 原因:英国和法国的历史传统有所不同,英国有限制君权的传统,而法国的君主权力相对强势;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外部因素对两国革命的影响不同。( 3分) ( 2)评述:创造出新
21、的共和制政体;实践了启蒙思想的基本 原则;实现了政教分离;用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天赋权利。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首创精神;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对人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4分) 影响: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和任期之规定,说明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为巩固法国的共和制,仍需长期斗争。( 1分) ( 3)发展趋势:从君主专制向民主政治转变,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3分) 试题分析: ( 1)第一问,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可依据两国政体确立的方式、时间的长短、领导阶级的属性的不同来回答。两国民主制度确立不同的
22、原因的分析要依据两国的不同国情分析,主要从历史传统、当时社会封建势力的强弱、两国社会的思想潮流,同时也要注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代议政体毕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它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属于正常。 ( 2)第二问,评述材料观点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材料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持的态度是什么,然后再以历史学理论的观点来分析其正确与否,最后给予客观的评述。此材料对于美国共和制 政体的评述是正确的,所以我们评述该材料时的观点与材料应该是一致的。 ( 3)政治文明指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在人类历史上,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省 质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