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西省柳州市铁路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西省柳州市铁路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西省柳州市铁路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西省柳州市铁路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被誉为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其中 “要术 ”是指 A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 B关中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 C齐国官营手工业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D长江流域食品的加工与贮藏技术 答案: A 试题分析:贾思勰是我国北魏时期的农学家,当时南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主要是记载了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故选 A。根据以上分析 B项错误; C项错误,齐民要术主要是记载农业生产经验的,不是手工业和食品加工方面。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农学的成就
2、:齐民要术。 据统计, 1960年,民主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974美元,联邦德国为1320美元, 相差只有 1 3多点。而到了 30年后的 1990年,民主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4144美元,而联邦德国为 23980美元,联邦德国是民主德国的5.8倍。对此现象的解读评价正确的是 A冷战背景下,世界动荡因素加剧,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B西德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而东德未能获得这些援助 C资本主义的西德较之于社会主义的东德具有发展经济的先天制度优越性 D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错失了发展的重要机遇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1960年到 1990年民主德国与
3、联邦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民主德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联邦德国相比差距明显拉大,说明民主德国照搬苏联模式错失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故选 D。 A项错误,联邦德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B项错误,只是说了外部的原因; C项错误,根本的差别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而是民主德国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体制。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从 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 1967年 “欧洲共同体 ”正式成立,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A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 B西方经济经历了危机和 “滞胀 ” C美国丧失
4、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时间可以排除。 B、 C项是 20世纪 70年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并未形成 ,只是多极化趋势,因此 D项说法不正确。 A项正确,这十年是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欧洲各国在联合的情况下,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回升。故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并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日本面临的国际条件看,这三次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A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B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C欧美列强矛盾重重 D欧美各国人民革
5、命运动高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说的是日本自身的原因,不是国际条件; B 项说的是国际条件,但是与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不符; D项与史实不符;故选 C项,三次战争都是在列强矛盾重重的条件下发动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 多数经济史学家认为其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它与 1776年、 1789年和1917 年的政治革命相比是一个逐步的渐进过程;它是在一个个地区逐步发生的,而不是一下子席卷全国。它的重要意义不亚于从旧石器时代原始的狩猎人向新石器时代定居的务农人的转变。材料重在说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的殖民扩张 B
6、工业革命的扩展是渐进而深远的 C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影响到整个欧洲 D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的逐步扩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逐步扩展。通过解读材料的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事件一是与突然发生的政治革命不同,其是逐步的渐进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席卷全国;二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很大,三是经济史学家关注的事情,因此可知材料的事件指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每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扩展是逐步的,其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选择 B项。 A、 C两项不符合题目 “是在一个个地区逐步发生的,不是一下子席卷全国 ”的信息; D项属于政治方面,依据题目与 “政治革命相比 ”可以排除 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
7、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 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 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新旧交替时代 “君权神授 ”的观念影响深远 B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C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D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 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 答案: D 试题分析: AC 项不符合美国的政体,美国未有君权神授的观念,也从未建立过军事体制; B项说的是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曲折艰难;三国都是在革命后建立了自己的政体,通过建立政体的方式巩固革命的成果。故选 D。 考点
8、: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和美国政体的确立 英美革命成果的巩固。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得拉克曾这样讲过说: “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 ”通过这则材料能说 明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宗教信仰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一方面把以 “神 ”为中心变成以 “人 ”为中心,另一方面仍然坚
9、持宗教信仰,是基督徒。故选 A项。 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信仰宗教,但是反对天主教的腐朽统治; 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没有体现材料中信奉基督教的内容; D项说的是启蒙运动的内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蒋介石在 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这说明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政府经济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10、”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A不对,国共两党合作在南京失守之前已经实现; C不对,开辟敌后战场的是中国共产党; B不对,材料无法体现,因此选 D。 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且认为抗 战的胜利应寄托于 “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 ,说明国民政府号召全国民众抗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1922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指出 “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农民)最
11、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 阀官僚的封建势力的统治,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 ”中共的二大 A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B认识到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发动工人运动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D提出了发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基本方针 答案: B 试题分析: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这是中共二大提出来的。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 A项;发动工人运动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是中共 “一大 ”作出的,排除 C项;国民革命运动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后,排除D 项。故选 B,从材料 “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 ”即可看出。 考点:近代中国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西 柳州市 铁路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