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东省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东省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东省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中与宗法制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端午 B清明 C七夕 D元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法制强调以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财产和权力的继承顺序,当然也包含祭祀权力,清明节表达对先祖的祭祀哀思是宗法制对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影响体现,所以答案:选 B,A项是为了祭奠爱国英雄屈原, C项表达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D项强调合家团聚之情。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的中国 1800-2008年城市
2、化比率( %)表。推进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因素不包括( ) 注:规模达一万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800年 1949年 1957年 1978年 2008年 中国 3.8 7.3 10.9 17.9 45.68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一化三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乡镇企业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城市化进程是指伴随近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镇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城市青年下放农村当改造农业生产的知识青年,从理论讲正好是逆城市化进程,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均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当然也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
3、要因素但与题意要求不符合。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工业化进程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 “无知 ”、“好战 ”、 “狡诈 ”、 “危险 ”;到了 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 “勤劳 ”、 “智慧 ”、“灵巧 ”、 “善于进取 ”、 “讲求实际 ”。促使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科技领先,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国力增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
4、字说明“20世纪 70年代 ”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由原先的不友好转变为极高的赞美,这种现象的出现与 20世纪 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直接相关,即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两国外交朝友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答案:选 A, B项与此现象无直接关系, C项说法不够准确中国目前科技水平总体仍处于较低状态, D项发生在 20世纪 70年代末期与材料时间要求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
5、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制定都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说明罗马法对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武力和宗教难以替代的作用,或者是法律所起作用远远超过无力征服,所以 C项说法最符合题意, A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罗法帝国靠武力征服了欧亚非三大陆, B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D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也为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影响 从世界范围内看,最早确立了 现代的国家
6、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的国家是( ) A英国 B荷兰 C美国 D德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较早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出具雏形,此后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不断完善代议制政体,在此过程中政党政治,内阁制也日趋成熟,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项代议制政体的建立均晚于英国。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代议制 杰斐逊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 “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 ”,以下成果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年宪法 C俄国十月革
7、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 ”是指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深受法国启蒙死的广泛和深远影响,结合史实可知杰斐逊是美国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美国 1787年宪法内容体现了其所言美国民族性和深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的特征,所以答案:选 B, A项发生在启蒙运动之前, C D两项属 于无产阶级革命范畴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 从 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 “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 ”,所以 “19
8、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 “因为 ”到 “所以 ”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产生影响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得以产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所以 ”之后强调的是工业革命重要影响,即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结合史实可知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需要大量农村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它是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因此答案:选 D, A B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但与题意无关, C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与城市进程也无直接关系。 考点
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形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有三大支柱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对其历史地位相同点的概括,最全面的是( ) 美国经济势力膨胀的产物 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 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采用排除法,不难判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具有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功能,所以 项不符合题意三者共同点的要求,排除 ,结合史实可知 三项表述正确,故答案: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
10、立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下图为 1987年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两极格局瓦解,美日争锋 C美日在贸易领域展开激烈争夺 D日本实力大增,挑战美国霸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英文 “TRADE WARS”的含义是贸易战争,由此不难确定图片主要反映的是日本经济腾飞后与美国展开激烈的贸易争夺战,所以 C项表述最符合图片寓意, A项说法正确但图片无法体现, B D 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材料史实,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瓦解,这与材料中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
11、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又存在 “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它区域经济集团的 “另类 ”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又存在 “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强调三个成员国均属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垂直
12、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则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与竞争,故答案:选 C, A B两项只存在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 D项属于军事组织而非区域经济集团。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 化 经济区域集团组织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高度赞扬一位科学家,指出他的 “新眼光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 ”其理论 “宏伟,美妙,广邃,催生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学 ” 杨振宁所赞扬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瓦特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新眼光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 ”是指爱因斯坦的相
13、对论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影响,相对论不仅克服了牛顿经典物理学的缺陷而且进一步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改变了思维方式,故答案:选 D, A B C 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爱因斯坦及相对论 下图是 1958年 8月 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此资料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B此资料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 “左 ”倾思想影响的史实 C此资料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 D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反映的是 “大跃进 ”时
14、期浮夸粮食产量的问题, “大跃进 ”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由 “左 ”倾思想造成的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建设运动,所以尽管其消极影响非常严重但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反面经验和教训,报纸反映的历史信息仍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故 B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 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南优二号水稻出现在 1972年, C D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 民公社化运动 1952 年我国高教系统开始院系调整时,撤消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 1953至 1956年
15、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 12477 人。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建国初期的高校调整政策中减少了英语,法语和德语的设置科目,而俄语设置急速增加,这深受当时的 “冷战 ”形势和 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影响,即积极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联合的 “一边倒外交政策 ”,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无直接关系。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 ) A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B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 “中央 ”有 “大同 ” C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三行是鸦片战争前广州负责对外贸易的唯一商行,十三行是清政府推行 “闭关锁国 ”政策的产物,所以 D项在鸦片战争之前成为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但与题意时间特征要求不符, A B C三项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受西方物质文化影响的生动体现,故答案:选 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
17、习俗的变化 晚清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其后积弊日甚 其势不得不变。 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 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对材料 “天下变局 ”理解准确的是( ) A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 B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 C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D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 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是指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实现了由分封制向中央集权体制的转变,所以 A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B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 C 项属于经济变革不
18、符合题意要求, D项出现在汉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史料与 “此制 ”直接相关的是( ) A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 C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科举制是底层民众通向上层社会,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结合所学内容不难判断出 D项描述的是科举制
19、的重要影响, A项强调的是宗法制中嫡长子继承制, B项描述的察举制, C项符合九品中正制的选官特征,故答案:选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措施中,常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以下机构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 B中朝内阁军机处 C中朝中书门下内阁 D尚书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机构演变中皇帝的侍从秘书机构转变为国家正式政治机构的事例较多,结合备选项答案:完全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十校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