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 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察古代中国集权体制发展的趋势。古代中央集权之下,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趋势。分化事权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方式,材料体现宰相之权被分割 “行宰相之权 ”,体现了相权被严重削弱。故选 B。 AC项材料无法体现; D 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而不是民主的趋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
2、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皇权的加强。 公元 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抑制土地兼并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D百姓赋税过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唐政府对年满 50岁的老人免征课役,并且授予一定的田地,反映了政府对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的重视。故选 C。 A项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在战国时期逐渐确立的; B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土地兼并的问题,也未体现百姓赋税多少的问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唐朝均田制。 社会流动
3、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 “社会流动增大 ”。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 B分封制逐渐瓦解 C监察制度建立 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答案: C 试题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故 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统治 的内容,没有体现其反侵略的内容,故 错误;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民谣的形式也显得落后,故 正确。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 ,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
4、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陈腐世界的代表 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 贱买贵卖的特权 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 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 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上述材料来 看, “陈腐世界的代表 ”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 ”是英国政府。 “贱买贵卖的特权 ”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对联式悲歌 ”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 “最现代的社
5、会的代表 ”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 .根据以上分析,很明显可以看出 A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 “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
6、,从这句话中可看出,有识之士的主张是要推翻帝制,应该为革命派的主张,即实行民主共和。故选 C。 A项维护的是封建制度; B项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保留清政府; D项主张通过兴办实业挽救国家。因此 AB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的影响。 1912年 5月,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 “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 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 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这一观
7、点主要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C清朝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以近代梁启超的思想变化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表明民国初年梁启超的思想由主张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表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故选 D。 1912年 5月,清朝统治已经推翻,故 C有误。 A、 B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反映出来。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 “早在 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 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
8、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 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授予外国商业竞争者以特权。但他们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因为它既不有效地抵抗外国人,也不去了解现代经济的性质和需要。 ”以下对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材料中叙述的企业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B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此类企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当政者以及外国人的双重阻碍 C “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 ”尴尬的处境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D材料中的此类企业凭借其技术及管理优势 “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
9、商人 ”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企业 ”是指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根据所学只是可以很容易的看出 A、 B、 C项是正确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外国企业,没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故也不可能 “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故 D项说法不正确。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综合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赢政自称皇帝。他说: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赢政创立的政治制度,并概述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 (3分 ) 材
10、料二 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 “销售 ”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对于种种慎重的判断、艰难的决定、令人不悦的选择,以及使人难堪的事实,人民一定会尽力回避。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 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 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雄。 柏拉图全集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四川省 绵阳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