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连城一中高三5月考前围题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福建连城一中高三5月考前围题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福建连城一中高三5月考前围题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福建连城一中高三 5月考前围题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国家 ”在英语词汇中有三个单词能代表,但所指具体含义却不同,这分别是 “country”(故土,祖国之意)、 nation(民族国家之意)、 state(政治性国家体制,政府、联邦、州)。而中国只需 “国家 ”一词即能清楚表达,这一高度浓缩而清晰的表达最早源于 A西周的宗法制 B宋代的理学思想 C明清的反专制思想 D近代救亡的民族理念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所说的国家在中国的周代时是两个概念,即是政治上的与血缘家族上的家。宗法制的特点是把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与家族的血缘关系相结合,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古代
2、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 某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认为宇宙是有限的,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 “时空连续统一体 ”。该理论 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 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叙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内容,其次对应备选项来筛选答案:。 A项是量子力学理论创立的意义,所以排除 A项。 B项内容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的意义,所以排除 B项。 C项明显错误。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
3、论 相对论 未来学家杰里米 里夫金在其著作欧洲梦: 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 “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 ”“欧洲梦 ”的含义 是 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 C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D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战后的欧洲各国实力大减,所以任何一个单独的欧洲国家都不可能与美苏对抗,所以欧洲必须走联合之路,故 A项错误。 B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全面,所以排除 B项。 D项是无关项,与材料内容不相
4、符合。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一体化发展 下表是 1983年英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收入数据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有职业时 每月英镑 失业后 每月英镑 工资 120 00 失业救济 44 05 儿童补助 13 00 儿童补助 13 00 房屋补助 8 29 房屋补助 27 00 纳税 19 88 税收回扣 3 00 国民保险金 10 80 附加补助 4 75 实际收入 110 61 实际收入 91 80 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 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 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影响 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战后西方国
5、家的福利制度的资金来源由三部分组成,不只是国家全部承担,所以 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错误。社会福利只能是在一定程度改善贫困者的生活,不可能消除社会贫困,故 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错误,所以答案:选择 A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社会福利制度 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 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 D “文革 ”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
6、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项明显错误,材料内容反映的应该是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的史实,国民经济调整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C项为错误项,与当时的史实不符合。 D项的错误与 A项基本一致,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 1956年,而文革开始于 1966年, 1956年至 1966年已经是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实行这种体制是由于新中国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式,不是文革导致的。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曾两次大规模出国作战,一次是参加中国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结合部 缅甸作战;另一次就是抗美援朝。在这两次作战中,
7、许多英雄儿女埋骨于异国他乡。 2011年 9月, 1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终于被护送回国,归葬于腾冲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 2014年 3月, 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归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对此,下列评价准确的是 A两次遗骸归葬都反映了政府对海外侨胞命运的关注 B两次遗骸归葬都有助于中国加强与 周边国家的结盟 C两次出国作战都为实现亚洲和平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D两次出国作战都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项明显错误,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B 项与我国的外交原则不相符,同时也与材料内容不相符。 C 项内容不符合二战期间材料内容的意义,故答案
8、:选择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中国军队的缅甸作战;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 2014年 2月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中,有一场景(见右图):在布满苏联革命的红色中,蒸汽机车缓慢驶入,接着忙碌的交通,大工业拔地而起。这象征着俄国十月革命火车头带领俄罗斯进入一个新的工业时代。下列对苏联进入新工业时代的世界意义评价有误的是 A开辟世界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B为战胜德日法西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C由此确立的模式一度成为多国学习榜样 D为日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巨变奠定了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俄国的新工业时代的世界意义与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无
9、关,新工业时代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容,而民族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属于政治内容,故答案: A符合题意。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苏联工业化的影响 2014年是甲午年,在最近的两个甲午年( 1894、 1954年)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及其影响, 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下列对这两个甲午时期的概括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国签订首个资本输出条约;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B中国政治民主探索开始;中国首次以大 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初具规模 D中国救亡探索模式转型;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探索的开始 答案: D 试题分析
10、: A项错误,马关条约签定是在 1895年,不是 1894年。 1954年中国出席的日内瓦国际会议是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出席的,所以 B项错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是在 19世纪的 70年代前后,不是在 1894年,所以 C项错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特点及作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马关条约;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法制的建设 “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 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
11、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 ”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 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 “围剿 ”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 ”表明红军已经转移,不在江西的老根据地,所以 A项错误。材料整体内容表明此时的红军已经开始了长征,并不是这次内容发表后才开始的,所以 B项错误。C项明显错误,第五次 “围剿 ”后长征才开始,所以 C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红军长征 “江南役重甲天下, (徐光启 )祖父以役累中
12、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 )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 之。 ”材料反映出 赋役沉重 抑商政策削弱 商品经济发展 科举免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植蚕 )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不能表明抑商政策减弱,它只能说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所以第二项错误,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农耕文明的特点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
13、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罗马法有关证人出廷作证的相关内容,不体现阶级性,所以 C项错误。罗马法是一种创举,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与传统相关的内容,所以 B项错 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契约内容,所以 D项错误,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2014年 3月 21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 奥巴马访问北京一所中学时尝试了一把中国书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
14、丽媛书写了 “厚德载物 ”四个字,随后将其赠送给美国客人。 米歇尔练习书写了汉字 “永 ”(见右图)。上述材料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有 中国书法以汉字文义为内容,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德 ”是孔子及儒家的核心思想,能匡正社会秩序 新闻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均成型于春秋时期 儒家思想与书法艺术均可包含在中国古代文化之中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 新闻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均成型于春秋时期明显错误,材料中的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产生地魏晋时期,所以第三项错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 ”不是德,所以第二项错误,故答案:选择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
15、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的演变 综合题 ( 36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 “误读 ”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 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 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 “龙 ”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 “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 “龙 ” 西方观念中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 vs 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福建 连城 中高 考前 围题文综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