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高考5月压轴卷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福建省高考5月压轴卷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福建省高考5月压轴卷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福建省高考 5月压轴卷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某国 2013年的商品总额为 2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2万亿元。假如 2014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 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 1.8万亿元 B 2万亿元 C 2.2万亿元 D 2.4万亿元 答案: C 试题分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增长 10%,其他条件不变,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需要增加 10%,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2( 1+10%)=2.2万亿元。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流通中所
2、需要的货币量。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 ) A遵循矛盾的普遍性没有实际意义 B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要正视矛盾的特殊性 D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结合起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是漫画题,要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漫画深层含义。漫画旨在启示我们不必苛求自己,要正视自身的特殊性,即个性,只有 C 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 B、 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漫画主旨不符,应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具有特殊性。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倡议:生活从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感恩抓起,文明从说话礼仪抓起。下列选项与此倡议反映的哲理相似的诗句有( )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
3、之源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中生活从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感恩抓起,文明从说话礼仪抓起,说明要注重量的积累, 与其反映的哲理相似。 说明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与题干蕴含的哲理不一致。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 “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 .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 .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 “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 ”。这一
4、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把世界归结为 “活火 ”,认为 “火 ”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 ”,坚持了辩证法的思想,故赫拉克利特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具有朴素辩证思想, A正确。 BC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 “花生 ”叫 “土豆 ”,把 “熊猫 ”叫 “猫熊 ”,把 “公共汽车 ”叫
5、“公车 ”,把 “窝心 ”解释为 “温馨 .贴心 ”,而引发一些 “美丽的误会 ”。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岸因为地域的不同,所以在文化上有所差异,两岸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认识,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地域性,故答案:为 C。材料强调中华文化的地域性,没有涉及共同的文化地域与源远流长,排除 A.B。 D脱离材料主旨。 考点:本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 “欢乐春节 ”到上海世博会,从俄罗斯 “汉语年 ”到意大利 “中国文化年 ”,从欧罗巴利亚 “中国艺术节 ”到瑞士 “文化风
6、景线艺术节 中国主宾国 ”活动 中国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 ( ) 加深理解,密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发挥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主导作用 消除世界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大同 吸收各国文化的长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世界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中华文化起主导作用 ”违背这一原则,说法错误。文化交流有利于不同 文化加深了解,博采众长,发展本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说法正确; “消除世界文化差异 ”即世界文化趋同,走向一致,违背了文化多样性,说法错误。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 月亮在天文学家眼中是一个普通的天体
7、,而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会借景抒情,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见月吟诗是一种文化活动 游子眼中的月亮是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素养高低通过文化活动呈现出来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月亮是一个天体,不属于文化现象,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个人文化素养问题,排除 。见月吟诗属于文化活动,故 正确。通过月亮表达心情,可见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故 正确。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社会。 近年来,在检察机关受理的群众举报案件中,署名举报率逐渐提高。举报人之所以大胆署名举报是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有案必
8、查,取信于民,对举报线索统一受理,严格保密,从严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违法行为,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 1】检察机关采取的措施表明( ) 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居于主人翁地位 C国家工作人员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 D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监督权 【小题 2】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 .失职行为进行举报,有利于( ) 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
9、试题分析:检察机关的行为维护了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是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监督权的体现, D说法正确。 B项混淆了人民与公民的概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包括敌对分子。 A、 C与题意不符。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意义,公民进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说法正确;公民进行民主监督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无关,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权利及意义 。 网民在一些词前加上 “被 ”字,如被自杀 .被就业 .被增长 .被代表 .被
10、自愿等,用来表达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 “被 ”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 “受人摆布 ”的不自由状态。 “被 ”现象的出现表明( ) 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公民必须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被 ”现象是公民没有享受一些权利却被描述为享受了, “被 ”现象的出现表明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同时也表明公民权利意识的觉 醒,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因此 均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新修订的工资条例将工资协商制度 .同工同酬等保障劳动者权益
11、的条款纳入其中。这表明工资条例的修订( ) 实现了工资分配的均等化 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 能够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生产发展 能够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同工同酬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但并不是实现均等化,搞平均主义, 错误。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 与题意不符。工资条例的修订,有利于改变分配不公现象,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说法正确。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小型汽车需求曲线出现图中变化的因素是( ) 国家实施小型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扩能
12、汽油价格的下降 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 析:图中曲线显示在同样价格水平下,小型汽车需求量增加。 会导致汽车供给量增加,与题意不符;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量增加,对私家车的需求量减少,会导致汽车需求量减少, 与题意不符;减免购置税,可以降低消费者负担,从而增加对汽车的需求, 正确;汽油价格下降,会导致对汽车的需求增多, 正确。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多变的原因、价格多变的影响。 综合题 材料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始终把解决好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 “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要促进工业化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福建省 高考 压轴 卷文综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