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B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C隶书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 D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可以识读的文字;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是小篆。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的起源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2、“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 ”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人文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BC项说法是错误的; 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根据百濑弘教授在清代西班牙元的流通中所作统计,从 1700到 1
3、835年,由西方流入中国的白银迅速攀升,总额为 12亿两左右。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 B白银主要来自美洲 C中国率先成为 “世界工厂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 B 试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从材料中可以得到一个时间点 “1700到 1835年 ”;世界市场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最终形成; AC项说法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历史课上,讨论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4、乙说:总统为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丙说: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丁说: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 其中涉及美国政治体制的说法是 A甲说 B乙说 C丙说 D丁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说的是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乙说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丙说的是美国政治体制;丁说的是英国的政治体制。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政体的特点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写道: “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
5、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入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 ”符合这一特征的文学流派的名著是: A唐璜 B西风颂 C人间喜剧 D等待戈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的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他是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是人间喜剧; AB两项是浪漫主义风格; D项 是荒诞派风格。所以答案:选 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巴尔扎克 下列四图反映了欧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6、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 中的 “普鲁士 ”和 “奥地利 ”等信息可知图 是德意志统一之前的地图;从图 中的 “立陶宛 ”“拉脱维亚 ”等信息可知图 是苏联解体后的地图;从图 中的 “德意志 ”“奥匈帝国 ”等信息可知图 是德意志帝国统一后的地图;从图 中的 “苏联 ”等信息可知图 是两极对峙时期的地图。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欧洲的演变 以下主张适合解决 20世纪 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是 只有管得少的政府,才是管得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 要使 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则政府机能必须扩大。
7、一个慈善为怀而偶尔犯错误的政府比一个铁石心肠一贯漠不关心的政府要好的多。 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来自我治疗。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各种经济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两项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不利于解决经济危机; 两项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适合解决经济危机。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国家干预经济 有学者说: “在布 雷顿森林体系缺乏早期运作资金的背景下,马歇尔计划通过欧洲主动申请、美国提供有条件援助的方式 ,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各国的经济结算环节 ,实际占据了世界货币的制高点。 ”这
8、表明马歇尔计划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美国 “冷战 ”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C推动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 D推动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马歇尔计划 “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各国的经济结算环节 ,实际占据了世界货币的制高点 ”中可知,马歇尔计划推动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美元的特殊地位 日本学者山影进将战后日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分为 “白搭车 ”型相互依存、 “乘机 ”型相互依存
9、、 “摩擦内含 ”型相互依存三个阶段。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导致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影响了美日的经济战略和政策 C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D促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日关系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日关系的发展导致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促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促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日关系 美日关系的影响 1987年 6月,戈尔巴乔夫在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上说: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正在迅速变化的社会。 我们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相当复杂的情况。我们不能保证不犯错误。 但我确
10、信,最大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 ”此后,戈尔巴乔夫提出 A “加速发展战略 ” B “20年建成共产 主义 ” C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D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祖国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 A项是 1985年提出的; B项是赫鲁晓夫提出的; D项是斯大林提出的。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974年联合国把每年的 6月 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提倡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这反映
11、了 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使不同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 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总的说来,经过改革,旧日的氏族贵族奴隶主不再成为一支政治力量,贵族特权也烟消云散,这就是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津津乐道的 “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 特殊阶级 ”。这意味着 A奴隶主贵族被赶出政治舞台 B雅典国家性质发生变化 C官职向全体
12、国民开放 D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 “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 ”可知,公民享有参与均等的参与政治的机会;公民不等于全体国民。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77年,我国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科教兴国战略正式实施 B 20世纪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 从 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
13、建立 D 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 “神舟 ”五号载人宇宙飞船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能力。 A项的科教兴国战略正式实施是 1995 年提出的; B 项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 C 项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开始。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研究历史的方法 史学三要素 史论 下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自愿互利,发展合作社 C包产到户,走上富裕路 D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图中的内容和文字内容来看,反映的是包产到户,这正与 C项的精神相近。所以答
14、案: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 “凿茨山, 湎 取铁英 ”,铸成 “龙渊 ”、 “秦阿 ”、 “工布 ”三剑。 “作铁兵,威服三军 ,天下闻之,莫敢不服 ”。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A水利事业发达 B青铜铸造业发达 C铁器应用于军事 D铁农具普遍使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从材料 “作铁兵,威服三军 ,天下闻之,莫敢不服 ”可以看出当时铁制武器已经广泛应用。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冶铁技术 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
15、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 A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汉明帝崇儒,重视教育和文化,从而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代儒学 宋人叶梦得说: “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
16、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宋代杭州雕版印刷业水平最高 B宋代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 C宋代印刷业出现竞争之势 D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雕板印刷发端于隋唐,浙江杭州的印刷业培训了写板工、刻板工和印刷工,为杭州印刷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北宋国子监大批史书即交付杭州刊印,其原因无非是杭州刻印书籍质量精良,纸墨皆佳的缘故,并且南方的印刷业竞争激烈;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心的南移;本题要求选出 “理解错误的 ”。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
17、成就 印刷术的发展 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 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 ”;盛泽镇 “俱以蚕桑为业 ”。 嘉兴府 王江泾镇 “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俗皆织绢 ”; “惟湖以蚕 官赋私负咸取足焉 ”;南浔镇 “烟火万家 ”。 商品经济发达 纺织业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自然经济解体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有效获取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知道,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各地以纺织业为主; “郡城之东,皆
18、习机业。 计日受值 ”反映了当时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商业的发展 1840年以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以上叙述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学生的历史素养。 “史实 ”“史论 ”“史识 ”是构成史学的 “三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
19、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是史实, 属于历史评论,是史论。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研究历史的方法 史学三要素 史论 某中学的 “福建乡土史 ”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图)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福建工业化一瞥 B福建,红色的摇篮 C改革开放在福建 D福建近代化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从福建乡土史入手,通过福建历史的变迁来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A 项福建工业化一瞥 ,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BC项 改革开放在福建和红色的摇篮只是片面反映材料中的某些局部。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经济
20、经济近代化 下图是 1954年 12月 30日发行的一套两枚志号 为纪 29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此次大会 A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1999年 3月 “依法治国 ”被正式写入宪法; 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福建省 莆田市 高三一模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