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8世纪的一位思想家认为: “那种绝对的、无限的权力,不管落到什么人手中,不管是君主,还是自称是人民的代表,结果你将发现它同样都是罪恶。 ”这种认识主要是源自对当时哪国情况的观察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意志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材料 “不管是君主,还是自称是人民的代表,结果你将发现它同样都是罪恶。 ”这里所说的 “自称是人民的代表 ”的人,符合材料的是拿破仑,由此不难判断出法国。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大革命 某人写道: “陛下命令我不要按照习惯的方法
2、走陆路去东方,而是向西取道迄今为止不为人知的海路。 ”文中的 “我 ”是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 C 试题分析: 葡萄牙人两次航行都是向东的(达 伽玛和迪亚士)而西班牙人的两次航行都是向西的(哥伦布和麦哲伦), 葡萄牙人喜欢向东,西班牙人喜欢向西。当时流行地圆学说,西班牙人认为地球是圆的向西一定会到达东方,由此即可知是哥伦布。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 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一些希腊人认为,几何学是引导人类认知宇宙本质的一个途径。按照这个思路创办阿卡德米学园的是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C
3、试题分析:古希腊有两个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后来柏拉图学有所成决定像老师苏格拉底一样招收学生,向世人传授知识和思想。在学院里,柏拉图除了讲授哲学外,还教授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心理学、音乐理论等,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授课,和学生亲切交谈,由此判断出按照这个思路创办阿卡德米学园的是柏拉图。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阿卡德米学园 下图照片拍摄于 1971年 11月 15日联合国会议大厅,前排人物是中国外交代表乔冠华和黄华。该图反映了中国某项外交成就。该成就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得益于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提案 直接
4、推动了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又标志着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还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1955年后,许多亚非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归功于 A “另起炉灶 ” B “一边倒 ”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答案: D 试题分析:万隆会议所确立的万隆精神鼓舞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斗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它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和睦邻友好,有利于提高中国在亚洲、非洲
5、、拉丁美洲国家的影响力。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某文献写道: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该文献可供研究 A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 B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C新中国初期的社会改革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治建设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即可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新文化运动均不符合时间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治建设提的应该是 “社会主义制度 ”,也可以排除掉。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初期的社会改革 毛泽东提出,
6、要在一个短期内在新解放地区建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为准备,然后通过普选实行新制度。历史上起到 “准备作用 ”的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 1931年 B 1945年 C 1949年 D 1954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中认为,在中国,政权组织形式既不能照搬苏联的苏维埃,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议会制,而是在一个短期内在新解放地区先建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为准备,然后通过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把这个设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起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由此不难判断出 “准备作用 ”的会议指的是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时间是 1949年。
7、考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建国初的政治协商制度 “以钢为纲,把树砍光 ”,这是对 20世纪 50年代某项经济建设活动的诙谐描述。其主要影响是 自然环境遭受破坏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 “以钢为纲,把树砍光 ”反映的政策有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运动,其影响主要是消极的。主 要导致了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曲折的道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
8、化运动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 A和平建国,民主联合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的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但比较容易出错。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虽然通过归纳从实验和观测中来论证并不是一般性结论的论证,但它是事物本性所容许的最佳论证方法,而且随着归纳的愈普遍,论证得愈有力。如果在现象中没有出现例外,那么结论就可以宣告是普遍的。 ”最早用这种方法开展研究的科
9、学家是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李四光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如果在现象中没有出现例外,那么结论就可以宣告是普遍的。 ”可知材料认为科学研究应该采取严密的逻辑推理方式进行、采取科 学实验的办法论证观点。结合所学,最早的是牛顿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牛顿的科学研究方法 法学总论规定: “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 ”万民法出现于 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西罗马帝国时期 D东罗马帝国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万民法意即 “各民族共有的法律 ”,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
10、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罗马帝国时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阶段特征 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拿破仑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经济根源 人权宣言是革命的重大贡献 大革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法国大革命发生于 1789年 -1830年,恰值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其中间的人权宣言是革命的重大贡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
11、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大革命 近代某国革命中,对立双方如下图: 该革命是指 A德意志统一 B英国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北美独立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成长,使他们要求政治上当权,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斯图 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激化了一些新生的阶级矛盾。由此,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符合上图的矛盾对立情况。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下列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总统为权力核心 B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C直接
12、控制地方事务 D讨论并制定了 1787年宪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美国联邦政府主要包括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大机构,依据三权分立与联邦制度、二大政治思想而制定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独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滥权。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下图是近代某大洲居民比例变化图。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该洲指美洲 该洲居民比例变化始于新航路开辟 火车的发明推动了这一变化过程 黑奴贸易盛行影响了该洲居民比例变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主要反映 的是各个大洲之间的人口居民比例变化,各个大洲之间的居民变化主要是因为水上
13、交通的变化。火车只能在陆地上行驶,与题目的反应的变化无关。 考点: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 十七世纪前期,英国议会拥有的权力是 A任命内阁首相 B决定是否向民众征收新税 C决定王位的继承 D可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答案: B 试题分析: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通过权利法案确定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枢。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终止法律生效和废除法律。只有得到议会同意,国王才能征税。和平时期在王国范围内维持常备军也需得到议会同意。由此可知 B选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
14、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观察下图(图中黑粗线是马可波罗返回威尼斯的路线),马可波罗 A为传播新教来到中国 B返回威尼斯时正值我国的元朝 C是开辟新航路的先驱 D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返回威尼斯 答案: B 试题分 析:马可 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探险家。在中国元朝期间随从他的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回到意大利之后,马可 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 波罗游记,可知 B说法正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马可波罗行纪 1901年 6月,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中写道: “欧洲各国自二百
15、年以来,皆过渡时代也。 ”“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中国)数月以来,凡百举措,无论属于自动力者,属于他动力者,殆无一而非过渡时代也。 ”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凡百举措 ”是指清末新政 英国以渐进改革的方式走向现代化 法国现代化的历程曲折艰难 梁启超希望我国从西方得到借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题目的时间 “1901年 6月 ”, 均符合。材料的大意是英国采取和平的方式进入资本主义,法国通过曲折的道路进入资本主义,但中国的清末新政,不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没有真正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由此 均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
16、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大革命 18世纪,西方某位思想家希望人们 “保持高度的警惕,以便在迷信和暴政重新在地球上冒头的时候,我们立即就能认出它们来,并借助 的力量将迷信和暴政的种子铲除掉。 ”横线上的文字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 C自由主义 D法律 答案: B 试题分 析:启蒙运动发生在在 18世纪初至 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高举理性主义大旗从而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主要观点有:人民主权、三权分立,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制度,符合材料内涵。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西服 “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 ”,民国初年流行起来。这表明西服
17、的流行是因为 A生活方式的变化 B自由思想的传入 C西方文化的入侵 D政治人物的倡导 答案: A 试题分析: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即可。根据材料 “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 ”可以说明西服的流行由于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西服的流行 下列选项,材料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材 料 结 论 A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记载,一位老人用牛车拉炭去长安,在 “市南门外 ”休息 晚唐时期,坊市制度已崩溃 B 清前期,对外实行一口通商的政策 中外贸易日益萎缩 C 为便于戴军帽和打仗,清末部分新军士兵剪掉了发辫 剪发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D
18、 1941年,日本因陆军兵力受困于中国而放弃进攻苏联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 1941年,日本因陆军兵力受困于中国而放弃进攻苏联可以说明中国战场的抗日牵制了西进、北上的侵华日军,避免了德国、意大利的法西斯力量的汇合,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清前期,景德镇某御窑厂有雇工 300余人,其中圆器头、雕削头等工是 “计工给食 ”, “其余工作头目雇请,俱给工价。 ”“御厂所制瓷器,大半备以回贡(回赐给来进贡者),故大内(皇宫)颁样烧造。 ”该窑厂 属于官营手工业 产品主要用于皇室日用
19、采用机器化生产 产品主要用于朝贡贸易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计工给食 ”, “其余工作头目雇请,俱给工价。 ”“御厂所制瓷器,大半备以回贡(回赐给来进贡者),故大内(皇宫)颁样烧造。 ”可知该窑厂属于官营手工业,产品用于皇室日用和朝贡贸易, 仍然采用手工生产。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董仲舒认为: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这种思想 使天文学受到统治者重视 在理论上有助于仁政推行 属于没有价值的封建迷信 指出要实行政治的大一统 A
20、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可知董仲舒主张 “天人感应 ”,结合所学,这有利于使天文学受到统治者重视,在理论上 有助于仁政推行,具有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的作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文中的“今世 ”是指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北宋初年,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21、财政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文人治国 ”,宋代开国帝王做出 “与士大夫治天下 ”的选择,将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赖依托的对象。由此最符合的是宋朝。 考点: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北京历史悠久,关于北京的绘画数量众多。从绘画类型看,下面这幅画属于 A人物画 B写意画 C风俗画 D文人画 答案: C 试题分析:风俗画是以习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它采取客观的视 角,真实地描绘社会习俗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结合上图不难看出符合风俗画的特征。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古代的绘
22、画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是 “上户自足,无假(借)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 名为厚民,实乃剥下;名为惠民,实有利心。 ”这是反对 A方田均税法 B免役法 C青苗法 D保甲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青苗法本是为了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但实际执行却出现偏差: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这样,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正如材料所反映的情况。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9世纪来华旅游的一位外国人写道:中国政府在众多公共场所立有一个长、高大约五公尺的四方石柱,柱面刻有易患的各种疾病、治疗药物及价格,什么病用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
23、由此表明 A药方摘自本草纲目 B政府重视医疗保健 C唐代医疗水平高超 D唐代常出现流行病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9世纪来华旅游 .中国政府在众多公共场所 .刻有易患的各种疾病、治疗药物及价格,什么病用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 ”不难得出当时的官府重视平常民众的医疗保健。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与特征 写于南北朝的某书记载: “自晋宋以来,视 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 ,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中的文字应该是 A洛阳 B成都 C杭州 D广州 答案: A 试题分析:南北朝后期,一位南朝官员到洛阳,感慨的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北京市 西城区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