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商鞅变法法令中规定 “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婢) ” 。下列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控制 明清时期该政策阻碍经济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农民努力耕织,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故 正确;军功爵制有利于废除世卿世禄 制度,与材料无关,故 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控制,故 正确;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
2、义萌芽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故 正确,选择 D项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的某部法律文件指出 “我国人民在过去几年内已经胜利地进行了改革土地制度、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分子、恢复国民经济等大规模的斗争,这就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该法律文件是 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再现能力。土地改革是在 1950年,抗美援朝1950 1953年,镇
3、压反革命分子 1950年 12月至 1951年 10月,恢复国民经济 1949 1952年,依据这些可判断 A错误;依据 “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可判断 C和 D错误;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54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 “每一农户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获得耕种一份土地的责任,这份土地以前是由集体耕种的。在卖给国家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产品后,农户可随意处理其产品。 ”下列关于 “这份土地 ”的表述正确的是 A集体耕种 B农民所有 C无偿使用 D集体所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家
4、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 ,实行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 ,“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 “这份土地 ”实行分户经营 ,故 A项错误 ;“这份土地 ”仍然归集体所有 ,故 B项错误 ,D项正确 ;农民要缴纳农业税 ,故 C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这句名言出自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普罗泰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 B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 C柏拉图提出
5、“理想国 ”; D亚里士多德提出 “人是最高级的动物 ”创造了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 思想主张 追寻古罗马中写道:拥有新灵魂的人们,不再憧憬来世的天堂,而是要把天堂建立在地球之上。下列属于 “拥有新灵魂的人们 ”的是 A屋大维 B查士丁尼 C拉斐尔 D克里斯提尼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不再憧憬来世的天堂 ,而是要把天堂建立在地球之上 ”,“拥有新灵魂的人们 ”反对教会虚幻的神学说教 ,追求现世的幸福 ,因此这些人属于人文主义者 ,故 C项正确 ;屋大维、查士丁尼是古罗马帝国的皇帝 ,克里斯提尼是雅典的改革者 ,与人文主义无关 ,故 A、 B、 D
6、项错误。 考点:西方 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下图为 1500年以后的商队路线图,从中可以看出 A全球性物产交流的雏形出现 B亚非拉成为欧洲的商品市场 C工业品在交流中居主导地位 D世界商业的中心转到印度洋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片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线路图。新航路开辟以后,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故选 A;亚非拉成为欧洲的原料产地, B错误;工业品在交流中居主导地位是在工业革命完 成以后; D不符合史实。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影响 马丁 路德、加尔文、伊丽莎白一世宗教改
7、革的共同点是主张 A信仰得救和圣经权威 B是否得救早已由上帝预定 C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D神职人员须宣誓效忠国王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他们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 “信仰得救 ”的原则。认为圣经是基督教徒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会的中介,即 “因信称义 ”。故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 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下表为英国议会立法状况统计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护国主政体结束后确立了议会主权 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后议会地位提高 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议会立法数量大增 议会改革提高了立法数量 A B C D 答案: B
8、试题分析: 1660 1684年议会通过的法案 533个说明 护国主政体结束后确立了议会主 权错误; 1689 1702年议会通过的法案数 809个、每次议会会议立法数 62个,1760 1820年每次议会会议立法数 254个说明 正确; 议会改革提高了立法数量表格数据体现不了,故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议会权力的确立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下列对这部著作的表述正确的是 A总结了工业革命的经验 B形成了完整的数学体系 C体现了科学的理性原则 D颠覆了上帝造人的学说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从 8世纪 60年代到 19世纪中期
9、 ,故 A错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物理学著作,故 B错误;颠覆了上帝造人的学说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故选 C。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下图著作体现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突出特征是 A打破宗教束缚,推动信仰自由 B提倡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自由 C打破神的崇拜,关注人的发展 D反对封建专制,构建理性王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其的核心理性主义,故选 D; A打破宗教束缚 ,推动信仰自由是宗教改革的作用; B提倡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自由和 C打破神的崇拜,关注人的发展都是文艺复兴。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核心 1776年,英国
10、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完成国富论一书。书中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这种主张 突出了市场的经济地位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出现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英国工业革命这一大背景分析,即可 排除 ,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排除 ;符合题意的是 ,故选 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影响 下列属于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不同点的是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海军 C简化地方行政区划 D发展新式教育 答案: C
11、试题分析: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1)经济方面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 a、农业方面,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农作物新品种。 b、工业方面,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 建立民族工业。( 2)政治方面 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建立了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3)文化教育方面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4)军事方面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与洋务运动相比, ABD都是相同点,而 C不对,两者都维护当权者的封建统治,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政治体制,因此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
12、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恩格斯说: “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 ”“这本书 ”是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资本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恩格斯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下列对该政体表述正确的是
13、 A总统可连选连任 B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 C内阁由议会任命 D总统由国民普选产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a行政权: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b立法权: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议案。选民实际上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 C总统任期 七年可连选连任。故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
14、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大企业时代到来。下列对这种大企业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取消了工厂制度 B适应生产的发展 C促进了资本流动 D呈现国际化趋势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中,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的趋势,简单说就是出现了大企业团并小企业的现象,然后进入大企业时代,即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客观上促进了资本流动,同时呈现出国际化趋势,故 BCD正确, A不符 合史实。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著
15、作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史实分析, A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主要叙述了中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态度、作用和地位; B井冈山时期的井冈山的斗争等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共和国时期的论十大关系等主要介绍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应该协调好的各种关系; C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等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性 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故选 C项。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发展 下图显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两次高峰,第二次高峰出现的原因是 A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措施 B西方国家放松经济侵略 C国内政治局势比较稳定 D官办企业刺激民资发展 答
16、案: A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读图识图及史实再现能力。观察曲线图,第二次高峰出现在 1927年到 1936年,该时期是国民政府前十年,据所学知这个时期民族工业的 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主工业的快速发展 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 “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下列方案中 “最合时宜 ”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革命阶级联合 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 B 试题分
17、析: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主要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分为最 高革命纲领和最低革命纲领。 A为一大提出的纲领,但不切实际; C辛亥革命已经推翻君主专制; D为二大中的最高革命纲领。题干中 “最合时宜 ”是指当时的最低革命纲领,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二大(课标外) 1979年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泊地区发掘清理了一批古墓,出土了锦、绢、刺绣、铜镜、漆器、圆形方孔五铢钱,还有木简、纸质文书等珍贵遗物,以及具有中亚、西亚风格的玻璃制品和织造工艺精美的毛织品。这批古墓埋葬的朝代最早应为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宋朝 答案 : C 试题分析:
18、“具有中亚、西亚风格的玻璃制品和织造工艺精美的毛织品 ”说明沟通东西方交流的 “丝绸之路 ”已经开通, “丝绸之路 ”最早开通于西汉,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官府控制下的外贸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是诗经 大雅中记载的有关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史料,其译文为 “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 ”。该史料反映了西周 国家的管理方式 血缘家族的特点 官僚政治的特点 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诸侯是国家的屏障说明分封的目的;大宗是国家的主干说明血缘家族的特点,因此 在题干中都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之一,都体现了国家的
19、管理方式这一整体概念。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国学家钱穆指出 “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是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 “优良的政治制度 ”指的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依据 “优良的政治制度 ”来完成大一统,并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千年之久而不败。可知是中央集权制度,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作用 中国古代某朝皇帝诏书中写道: “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 因是发露,人各伏诛。特诏天下罢中书,
20、广都府,升六部 ”该皇帝为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废行省,设三丝,权分六部。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的措施,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下列属于荀子主张的是 A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再现能力。 A是老子的主张; C是孟子的性善论; D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观点; B是荀子的性恶论观点,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
21、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荀子 著名作家曹聚仁在谈到宋明时期两位儒学大师时,曾经这样比喻:第一个人,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第二个人会让弟子闭目静坐,泰 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 “第一个人 ”是 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黄宗羲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认识。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是朱熹 “格物致知 ”的认识论的也体现;让弟子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是陆九渊的心学主张的体现。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2013年,中央电视
22、台 “汉字听写大会 ”节目引起广泛关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出 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 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再现能力。依据所学知出现于商代的甲骨文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现的标志,故选 A, BCD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甲骨文 下列是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形势图的局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观察图 ,依据所学可知是甲午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北京市 丰台区 上学 期期 练习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