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温州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浙江温州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浙江温州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浙江温州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 “斑马式 ”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 “斑马式 ”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中外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度 D郡县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 ” 说明王国维认为现有宗法制,后才有分封制,故本题选择 B。 A说法明显错误; B材料中没有提及; D不符合王国维的观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汉代郡国并行制度。 下列是周
2、恩来外交活动中的精彩语录,对此排序正确的是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您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印度支那三个国家是兄弟 三国应该接近 中国不在联合国已经很久,中国可以再等一段时间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属于 1955年万隆会议; 是 1972年尼克松访华; 是 1954年日内瓦会议; 是 1971年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依据时间排序,选择 B项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建国初期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建国初期外交活动方针 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外交关系的突破
3、 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和外交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下相关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确立 “上海五国机制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时间是 1978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是 1979年;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是 1989年;确立 “上海五国机制 ”是 2001年上合组织中形成的,按照时间排序,选择 B项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 民主政治制度曲折发展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 告台湾同胞书;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 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上合组织。 .古希腊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下列不能作为其民主政治产生条件的是 A完善健全的法律 B小国寡民的城邦 C宽松自由的环境 D素质全面的公民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到雅典,是与民主政治相联系的,与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自由的环境以及公民素质有较大关系,而法律主要是罗马的,故本题选择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产生原因。 下
5、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古代雅典非常珍视法律 B梭伦颁布 “解负令 ”,废奴隶制 C克利斯提尼改革使所有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D伯里克利时代,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梭伦颁布 “解负令 ”,废除了奴隶制;克利斯提尼改革使所有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伯里克利时代,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均符合雅典民主政治史实,雅典民主政治与法律关系不大,故本题选择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确立与完善。 亚里士多德警惕 “纯粹民主 ”,他如此评价道 : “进行统治的是人民,而不是法律;因为一切都由多
6、数投票决定,而不是由法律决定 人民拥有国王的权力进行统治;他们至高无上,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集体。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投票不应该是民主的唯一方式 B集体统治比个人统治危害更大 C民主是人民结成集体进行统治 D脱离了法制的民主会沦为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进行统治的是人民,而不是法律;不是由法律决定 人民拥有国王的权力进行统治;他们至高无上,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集体 ”说明法制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故本题选择D。 A说法明显错误; B材料中概括不全面; C不符合材料的观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特点。 .西塞罗
7、说: “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B执政官权力最高 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D法律就是执政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说明法律不受到任何人和机构的干涉,从而说明法律至上的原则,故本题选择 A。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干材料意思。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特点。 .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受某些基本权利。下列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C如果故意伤
8、人肢体 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受某些基本权利 ” 不保护个人以及财产权利;不符合题意; D属于选举法不尊重个人平等权,说明财产所有权属于个人, A属于土地国有制,归国王所有,不符合题意; B体现物品所有属于个人,符合题意; C说明王国维认为现有宗法制,后才有分封制,故本题选择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自然法。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 个人的独裁。这里的 “一个人 ”和 “
9、另一个人 ”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说明光荣革命前英国封建君主专制是查理一世,而革命之后克伦威尔却不顾议会反对建立起军事独裁政权,故本题选择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光荣革命。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成为联邦制,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明确了联邦政府和各州的上下级关系 规定了联邦政府是各州的
10、中央政府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注意题干中 “从邦联制发展成为联邦制 ”的问法,独立战争后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制中规定政府是各州统一的中央政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故材料中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 ” 说明王国维认为现有宗法制,后才有分封制,故 符合题意,本题选择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 联邦制。 地图是了解战争的重要工具,下列无法从图中读出的是 A德军攻入了法国领土 B阿尔萨斯被德国占领 C巴黎人民成立了公社 D德意志帝国还没成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地图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
11、据材料地图中 “法国巴黎 ”“色当 ”以及图例中 “普军占领线 ”说明是普法战争失败导致法国国内巴黎人民起义成立了巴黎公社,故本题选择 C。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发生背景。 1949年初,毛泽东在同斯大林密使米高扬的谈话中说道: “我们这个国家 他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虱子什么都有, 我们必须 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柴草、垃圾等比喻中国经济残破 B毛泽东的外交方针是 “另起炉灶 ” C中苏此时已经建立了 “友好同盟 ” D目的是为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
12、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王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 ”显然是毛泽东对独立自主方针的阐述,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是针对帝国主义,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故本题选择 D。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干意思。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建国初期外交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近代中国一直为维护领土主权完整而努力。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A北伐军收回九江和汉口的英租界 B周恩来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 “九二共识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回香港和澳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主义题干 “维护领土主权完整而努力 ”的问法,海
13、协会与海基会达成 “九二共识 ”是海峡两岸民间关系的推动,台湾问题属于内政和领土主权没有关系,故本题选择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中西虽然治国理念不同,但在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方面却不谋而合,下列能够反映这种相同点的有 行省制 联邦制 君主立宪制 一国两制 代议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方面 ”属于地方制度的加强管理方面措施,君主立宪制和代议制均属于中央政府政治组织模式,与地方制度管理关系不大,故排除 ,本题选择 C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14、 元代行省制度;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史学家在研究古代选官制度时发现了如下史料: “选举良才,为政之本,科别行能,必由乡曲。而郡国举吏,不加简择,故先帝明敕在所,令试之以职,乃得充选。 ”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选举良才,必由乡曲。而郡国举吏,不加简择,乃得充选。 ”等信息说选官通过郡国进行察举,是汉代的察举制,故本题选择 B。 A先秦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汉代察举制。 作为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
15、系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史实正确的是 A秦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B清在新疆先后实行 “改土归流 ”,设行省以加强控制 C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建立的是西藏自治 区 D罗马帝国时期公民法较好地理顺了各民族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A中秦朝三公九卿中的典客主要负责少数民族事务,故 A正确;清在西南地区先后实行 “改土归流 ”,在新疆是设立行省,故 B项错误;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建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故 C错误;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较好地理顺了各民族关系;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某同学在研究中英贸易
16、史时,在政府文档中他发现一篇名为 “米切尔报告书 ”的资料,其中说到: “一想到要和 3亿或 4亿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这段资料 A是米切尔呈递给英王的报告 B应该写于 1840年以前 C对中英贸易的未来估计准确 D反映了英国侵华的本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3亿或 4亿人开放贸易 ”以及 “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的信息说明英国对中国市场早已垂涎三尺,言即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故本题选择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浙江温州 中学 下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