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宁波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浙江宁波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浙江宁波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浙江宁波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形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商品流通不畅 B传统手工产量不高 C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D小农经济盛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说的是农业,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说的是手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珠联璧合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所以此观念的社会背景是小农经济盛行。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盛行 我们习惯上称第
2、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蒸汽时代 ”就是蒸汽机给众多的机器提供动力, “电气时代 ” 就是电给众多的机器提供动力。所以,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C主要动力不同。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划分的主要依据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
3、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迪亚士到达亚洲的印度,达伽马连亚洲都没到达,哥伦布到达美洲,所以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只可能是 D 麦哲伦。 英国学者尼尔 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 工业革命 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 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
4、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 ”说的就是市场的扩大,所以英国学者尼尔 弗格森的主要观点是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市场扩大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世纪 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 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5、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中国 20世纪 80年代的改革和苏俄新经济政策其实有很多本质的相同点,都是重用市场,都是重视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所以两者都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下列各项,体现斯大林模式特点的是: A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 B不劳动者不得食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计划就是法令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斯大林模式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斯大林模式特点的是计划经济,并且他的计划就是法令,必须严格执行。不劳动者不得食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计划就是法令 罗斯福新政期间,设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哪一方面的内容 A实施直接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C保护劳工权利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
7、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这些都是常见的工程,所以,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的内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 “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 ”“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 ”为主要目标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煤钢共同体就是以 “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 ”为主要目
8、标的一个组织,而煤钢共同 体慢慢的就演变成了欧洲联盟,所以,以 “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 ”“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 ”为主要目标的是 D欧洲联盟。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经济共同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下列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是 A美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9、的是D日本。其实从明治维新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开始,政府主导一直就是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日本政府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政府主导型 下列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布雷顿森林会议直接相关的有 关贸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与布雷顿森林会议直接相关的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和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和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世界贸
10、易组织的前身就是关贸总协定。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会议 “供应学派 ”(兴起于 20世纪 70年代)认为: “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忽略供给。 ”该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不同主要是 A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 B扩大国家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 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高增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供应学派 ”就是强调 “供应 ”二字,它的本质特征就是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刺激消费,
11、通过这些刺激达到解决经济滞涨的作用。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供应学派 ” 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D中国汽车企业已被外企吞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 “世界 ”汽车集团合资,足以说明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
12、经和 “世界 ”汽车集团融合在一起,已足以说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已经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下图是 “中国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的徽标,这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改革分配形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改革产权制度,建设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 企业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中国石油化学
13、股份有限公司 ”中的 “股份有限公司 ”就是建设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 “中国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成功的典型,同时也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大的成果。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股份制为主要形式 2013年 1 7月份,我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83 832亿元,其中民间投资额比重占 63.9%。这体现了私 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被明确肯定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14、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被明确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私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被明确肯定是在 D中共十五大。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共十五大 1983年 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
15、了城乡商品市场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1983年 4月当然并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其实,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计划经济管理过死的弊端,去活跃即将死亡的城乡商品市场。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城 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规定 中国经济网 2013年 7月 6日: “在法国人眼中,中国文明的象征是动态的变化的: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
16、瓷器,五百年前是茶叶 ”。信息不能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未能突破 B东西方贸易 交流不断 C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居于入超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其实古代中国一直处于领先世界的发达水平,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也一直处于出超的地位,所以本题答案:是D另外,丝绸、瓷器、茶叶的本质还都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所以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未能突破。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中国文明的象征是动态的变化的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杜甫的这首诗
17、描写的是古代 A浙江的青瓷 B四川的白瓷 C河南的 “唐三彩 ” D江西的粉彩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大邑的制瓷业,而大邑所在地就是属于四川,所以,说到底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四川的白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四川的白瓷 宁波辖区内有三七市镇、二六市村(乡)等城镇,从城镇的形成来看, 下列有关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A由草市逐渐发展而来 B由工商业市镇逐渐发展而来 C由夜市逐渐发展而来 D因特色农业经济逐渐发展而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
18、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三七市 “镇 ”、二六市 “村 ”,村就是农村的意思,古代的城镇并不等同于城市,古代的城镇本身就存在于农村。所以从城镇的形成来看,城镇就是由农村的草市不断的演变而来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城镇的形成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A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B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C “待农而食之 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 D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
19、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仍然是重农抑商政策,只有 D“农 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和重农抑商是吻合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农 为天下本务 明清时期,中国人仍然以米、麦为主要粮食。从 16世纪中叶到 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 3亿多亩,不到 50%,而人口增加了近 3倍。近代以前,中国解决人多粮少的最主要的方式是 A发展租佃经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进一步深化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在全国广泛种植国外高产农作物 D发展工商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20、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近代以前,中国解决人多粮少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就是靠精耕细作,明清时期更是如此,进一步深化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发挥到顶点,据说连皇帝康熙都亲自春耕,当然不是发展工商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中国解决人多粮少的最主要的方式 1876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参观该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 “约居十之八 ”,而中国 “竟无一物于此 ”,造成中国这 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B中国政府关于世博会信息不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 D中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浙江 宁波市 一下 期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