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浙江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浙江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浙江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 630年,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这则殖民案例说明 ( ) A自然灾害是导致海外殖民的最重要因素 B海外殖民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C海外殖民扩展了希腊人的活动地区 D海外殖民导致了民主政治的建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 “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
2、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说明海外殖民扩张导致了民主政治的建立,故本题选择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原因。 .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 ”显然是不结盟运动奉行 “非集团 ”的原则,不结盟运动是在美苏霸权形式下推
3、行活动,故本题选择 C。 A属于国际组织; B、 D明显带有集团形式。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不结盟运动。 20世纪 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 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 “三尼之说 ”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 )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 20世纪 60年代和材料中 “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 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 ”说明除了美苏争霸之外,还有第三世界国家印
4、度的兴起,说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故本题选择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出现。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 “要知五谷,先看五木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 ”“种好稻好,娘好囡好 ”“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要知五谷,先看
5、五木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 ”“种好稻 好,娘好囡好 ”“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的信息说明农业注重依据时间以及水土保持等农业措施的使用,属于典型的精耕细作特点,故本题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精耕细作。 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 “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 ”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6、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歌谣中 “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 ”说明小农经济典型的经济特征封闭性,故本题选择 C项。 A说法错误; B材料反映是畜牧业; D无从反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特点。 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是: “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曰工;通财货曰商。 ”材料对 “士农工商 ”的划分依据是 ( ) A社会地位 B职业分工 C道德品质 D知识水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
7、巧心劳手成器曰工;通财货曰商 ”说明士以德能为主;农以种植为主;工以劳动为主;商以通货为主,显然对 “士农工商 ”依据职业的特点进行严格分类,故本题选择。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分类。 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 )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 “计日受值 ”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图片信息,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私营手工业,故 A项错误;当时官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故 B项错误; “计日受
8、值 ”的雇佣劳动关系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 C项错误;图片显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故 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私营手工业。 有学者说: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 盐铁官营制度 “早市 ”“夜市 ”出现 商人群体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说明国家政权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过多,导致商业经济发展的迟缓,盐铁官营制度属于政府控制主要生产部门;重农抑商是国家对商业限制
9、,故 符合题意,本题选择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盐铁官营;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成语 “朝秦暮楚 ”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 ) 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 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朝秦暮楚 ”比喻商人为了利益来回奔波的故事,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达导致长途贩运的出现,故 说法均正确; 说法明显错误;故本题选择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商业发展 商业繁荣的表现。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
10、变迁中说: “由于高度的文化优越感,中国人在文化上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同时导致其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而后更逐渐发展为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中国人在文化上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同时导致其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 ”说明当时由于自高自大,国人对世界的不了解,造成以后落后挨打局面,图片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天朝上国 ”的思想,故本题选择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农业发展 农业文明的强大;中国传 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天朝上国思想。 光绪七年 (1881年 ),广东南海知县以 “各省制办
11、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 ”以及机器缫丝厂 “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 ”, “夺人之生业 ” 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 )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 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 ”“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 “说明封建官僚和封建思想阻碍民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本题选择 C。其它选项均没有全面概括材料主旨。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发展 曲折
12、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史 (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 ( ) A工业化 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 “产业精神 ”是指在中国面临民族危机之时,民族资本家倡导 “实业救国 ”追求民族独立以及国家统一的愿望,这符合当时救过的主潮流,故本题选择 C; A、 B均是经济表现;D从属于 C项。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发展
13、民族工业地位。 欧洲历史行进到 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分裂因素 西欧一批实行民主的国家和中欧、东欧一批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对峙,在这种情况下,古老的 “欧洲梦 ”又被提出了。直接推动这一 “欧洲梦 ”成为现实的核心力量是 ( ) A德国和法国 B英国和法国 C美国和苏联 D英国和德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提及西欧国家的联合,首先从德国和法国开始,因为德国和法国历史上是宿敌,这两个国家不联合不可能推动其他国家的联合,故西欧国家的联合首先从德法开始,故本题选择 A。 考点: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西
14、欧的联合。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 “长时期的和平 ”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 “长时期的和平 ”说明是从积极角度评价冷战,由于美苏没有诉诸武力的斗争,使得世界有一个长期和平的环境,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故本题选择 D。 A不符合题意; BC说法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希腊文的
15、 “公民 ”( Polites )一词就由城邦( Polis )一词衍生而来,其原意为 “属于城邦的人 ”。由此判断,希腊的公民是( ) A本城邦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子 B杰出的奴隶 C能干的妇女 D所有 成年男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 “属于城邦的人 ”是指希腊公民的来源,希腊的公民是指本城邦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子,奴隶和妇女被排除在公民之外,故本题选择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的公民。 伯里克利在一次公众演说中曾这样阐述: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 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
16、数人手中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演讲要义的是 ( ) A奴隶和外邦移民能够积极参与民主政治 B各级官职向一切人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 C雅典的民主制是最好的政体,适合一切地区 D公民获得了平等参政的机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民主政治 ”“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说明公民获取平等参政的机会,故本题选择 D。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干材料内涵。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特点。 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
17、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 “不名誉 ”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说明古罗马法 ( ) A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则 B将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 C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 D把诚信作为古罗马法的原则之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 “不名誉 ”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 ”说明诚信在罗马法的原则,故本题选择 D。其它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原则与特点。 .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 “( 它 )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
18、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线。 ”这部法律是 (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线 ”说明该法律适用于国界、民族和文化等范围,是指万民法,该法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过程中形成的法律,故本题选择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万民法。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时说: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浙江 临海市 中学 下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